第67章(捉虫)(2 / 2)

她一边推拒着姜老太太想要挽上来的手,一边笑道:“您老人家多虑了,老四媳妇儿是再听话孝顺不过的了,哪里像您说的那般?想来您也是年纪大了,记糊涂了,才把旁人做的事儿错认到了她身上。村里谁人不知道,我这媳妇儿又聪明能干又有孝心,才开了没多久的铺子,拢共也没挣着多少钱,竟就都那么拿去买了宅子给一家人住了。若不是心心念念,想叫我们老两口早点住过去享福,她哪里又用得着这么着急了?”

听她这么说,离她们最近处的那一桌上开始有人跟着点头:“是啊,确实是这个理儿。”

“不错,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

“可是……若是这样,那这老太太说的又是怎么回事儿?”

听到这些议论,自然就有知道内情又嘴快的憋不住了,小声跟周围人解释起来:“你们不知道,魏老六的这小儿媳妇儿姜家可不是什么好人,那可是一家子狠心的,尤其是这老太太。我听说,当初可就是这老太,为了十两银子把自己这孙女儿卖到魏老六家来冲喜的呢!”

“啊?冲喜?”

“这是啥时候的事儿啊?我们咋没听说啊?”

“我也不知道啊。”

“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哪能人人都知道啊?你们可还记得,先前他家老三从崖上掉下来,险些就没命了,后来好不容易保住了条命却又一直不醒的事儿?”

“自然记得!”

“记得记得,这哪能不记得……”

“我当时还上门去瞧过,给送了几个鸡蛋呢!”

“就是为了这事,当时有人跟老三他娘说家里得办件喜事儿冲冲喜,这不才把这媳妇儿买回来的嘛。”

“我也知道,听说是这老太太的儿子要上学塾,交不起钱了,才把这孙女儿卖了。”

旁边一桌有个年轻的妇人听她们聊得火热,也跟着凑过来。听了一会儿,忍不住将自己知道的那些也都抖搂了出来。

“啥?这天底下怎么还有这样的事儿?为了儿子上学塾就把亲孙女卖了?”

“你可不知道,这哪是什么亲孙女?这位秀才娘子命可苦得很呢!我听说这老太太是她爹的后娘,看他们爷俩从来就跟看见仇人似的,后来干脆打着‘分家’的名号给赶出去了。她爹身子不好,下不了地,家里可全靠她撑着,要不说她如今这么有本事呢!”

“九儿她娘,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啊?”

“那可不,我三姐可是嫁到他们村儿里去了呢,我能不知道么?”

“怪不得呢。”

“哎,你还知道啥?再跟我们讲讲呗?”

“就是,再跟我们讲讲……”

阿芸离得近,讲这些话听了个七七八八,不由暗暗觉得好笑,就连姜老太太带着儿子儿媳上门闹事这事儿带来的郁气也跟着消散了。

果然不管到哪儿都少不了吃瓜群众。

眼看那群妇人就快要将自家的家底都抖搂干净了,姜老太太顿时快步走过去,大喝一声:“你们都胡说些什么?这是我们姜家自家的事儿,轮得到你们这些长舌头的在这里嚼舌根子!”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我说怎么了?我说的都是事实!你要是没做,那还怕人说吗?”

“就是,你这么怕咱们说,那不就说明都叫咱们说中了。”

一般爱嚼舌根子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偏生姜老太太一辈子强硬惯了,对谁都是吆五喝六的,从来就没软过口气。

她上去便对人出言不逊,自然会让这些硬茬呛回来。

刘氏是个有心眼儿的,她见势不妙,忙期期艾艾地委屈着道:“各位嫂嫂、婶婶,话也不能这么说。虽说当年我婆母因家里头实在生计艰难,迫不得已叫这丫头父女俩出去另立了门户,但也不是什么都没给他们,存心要叫他父女俩冻死、饿死啊。只是家里本就人口多,都是吃大锅饭的,大伙儿也都明白,这么过日子那自然是家里兄弟都要出力掏钱才行。不然爹娘年纪大了,哪里能单靠他们就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可……”

刘氏说到此处,顿了顿,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似乎是纠结了许久,她才又怯怯地擡头,颇难为情地继续说:“可他们父女俩在家里,实在是有些不像话。若只是交不出钱来也没什么,常帮衬着家里些也就罢了,咱们也是能体谅的,可偏他们……婆母这才只好忍着心痛,狠下心叫他们出去自己过了。婆母这也是为他们好呀,想着叫他们能练出本事自个儿谋生。这才是正经事啊。否则,婆母一味惯着,他们父女俩这辈子,岂不是都要靠旁人过活?”

“这……竟是这样么?”有人转头去看九儿她娘,向她求证。

“我,这我也不清楚啊。”九儿娘挠挠头。

她三姐只同她说了前头那些,可没说有什么隐情啊?

看着刘氏脸上的神情,她也跟着困惑起来。

好想把刘氏的嘴缝上(无语望天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