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捉虫)(2 / 2)

舅舅?

那岂非就是那位知县了?

姜芸措不及防的同时还生出一点好奇。

自从穿越而来后,她见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倒还未见过古代的官员究竟是什么模样。

尤其这些时日来,她也曾听人提到这位知县几次,据说是位清廉正直、心系百姓、御下有度的父母官。也不知是不是像后世画里的那般,通身气派,威严迫人。

站在崔云落身后,姜芸恰好能够率先偷偷打量一番这位知县。

只是出乎意料地,她看见的竟是一个面容白净、身形修长、颌下蓄着一小撮髯须的中年人。

那人眉宇间是寻常人罕有的从容与儒雅。

但想来今日还未曾过堂,故而他只着一身月白色细布葛衣,那衣裳显然已经穿了有些年岁了,洗得都有些发旧。

此刻他整个人除了身上那股子非同一般的气度,乍看上去和村里的教书先生几乎没什么不同。

林殊见是崔云落,便温和地笑道:“你这小皮猴子,今日又去哪里疯玩了?”

“才没有呢。”

林殊宠溺地摇摇头,不欲责备,转而问:“不跟舅舅介绍一下你身后这位小友么?”

因为崔云落的遮挡,他只能瞧见一角衣摆和少女莹润的耳垂。

“哦,对。”

说完,她微微侧身,让出身旁的视野。

姜芸垂首恭谨地行礼,“民女姜芸,问大人安。”

林殊连忙摆摆手,“小友既是落儿的朋友,那便是我的晚辈,不必拘礼。”

姜芸点头称是,而后擡起头乖巧地对他笑了笑。

本是带着一脸笑意的林殊却突然瞳孔骤缩,似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般。

但仅是一眨眼的功夫,他的神色又恢复如常,方才的反常亦未曾被人注意。

“不知小友如今年芳几何了?”他似不经意地问道。

“十六。”

十六。

林殊看向姜芸的眼神里多了一种隐晦的复杂。

又仔细看了她两眼,林殊道:“小友在此处不必拘束,若是想用什么尽管吩咐人便是。我府衙里还有些公案处理,先走一步。”

说完,不等二人答话便匆匆离去。那背影看上去竟带了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像是在躲避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姜芸困惑地眨了眨眼,看向崔云落时却发现她亦是一脸茫然。

半晌,崔云落才不确定地道:“舅舅估计确实是有什么公务急需处理吧……”

姜芸微微一笑,“无妨。”

“今日我舅母不在家中,等她回来了我再将这事跟舅母说,你放心,她定会同意的!”崔云落几乎是拍着胸脯地跟她笃定道。

姜芸离开时好不容易才婉拒了崔云落要家中备车送她和周氏回去的提议,并再三保证四日后还会再来镇上卖糕点,到时再来拜访,崔云落这才依依不舍地放行。

回到摊位时,已经过了晌午,今日带来的那些糕点几乎都卖光了,只剩下几个定胜糕。

因为先前没料到会耽搁这么些功夫,想着到午饭时怎么也该已经回去了,所以姜芸和周氏二人并没准备午饭。

姜芸索性决定不再等了,直接和周氏两人将卖剩的那几个定胜糕自个儿吃了,垫垫肚子。

毕竟光是方才崔云落付给她的那笔钱,就是他们一上午挣得的数倍。

彼时姜芸固执地和崔云落推搡着,怎么也不肯收下她塞来的银子。

一块定胜糕姜芸仅卖六文钱,即便方才为崔云落做了不少,可用的材料都是县衙后厨的,自己不过是出了人力而已,哪里能收她这么多钱?

可姜芸最终还是没拗过她,只好想着下次再来时多做几种后世才有的糕点给她尝尝。

*

姜芸和周氏一回到魏家,赵氏就迎上来一阵嘘寒问暖,见她们俱是累得筋疲力尽,连忙倒了两碗温热的水送到二人手中。

只是还没等姜芸把板凳坐热,便听赵氏凑上来问:“弟妹,你今日赚了多少文?说出来让大家伙一起替你高兴高兴呗!”

姜芸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去继续小口喝着碗里的水,不发一言。

赵氏脸上的笑意立马消失了个干净,等了片刻见姜芸依旧没个动静,站起身来嘟嘟囔囔地就往外走,“不给说就不给说呗,当谁眼馋那几个钱似的,估计就凭那几块破点心也挣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