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领们陆陆续续到齐,独孤易对众人说道:“各位,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天地间总该有一派新的气象。可在青州关,黑莲教的乱匪依然盘踞,并且据我所知,他们又侵占了不少的城池。我奉圣主之命围剿黑莲教,不知道各位可否做好了准备?”
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吭声。沉默了片刻,一名参将开口说道:“黑莲教乱匪祸国殃民,理当尽快除之。可是四殿下,咱们赤羽军统共才三万人马,要想对付黑莲教十几万之多的乱匪,会不会太势单力薄了?”
独孤易看了说话的参将一眼,点点头说:“你说的没错,我们的人马的确是少了一点。但是你们不要忘了,黑莲教的乱匪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绝大部分的乱匪以前只是种庄稼的农民而已,对于这样的乌合之众,我们三万人马难道还不够吗?”
“殿下说的在理,黑莲教的乱匪们确实都是乌合之众,但是恕末将直言,就算他们都是乌合之众,毕竟有十几万之多啊!”
“那按照你的意思,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黑莲教乱匪们继续肆无忌惮?”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末将的意思是,殿下能否向圣主请命,至少再派些军队来协助我们,争取一次性就铲平黑莲教乱匪,不要留下任何的遗患。”
参将说的听上去好像十分在理,但是独孤易明白,他们是在故意发难。要知道,到现在为止,他们连黑莲教的面都还没见到,在双方尚未开战的前提下,自己就向独孤庸寻求更多的支援,那岂不是显得自己一是没有自信,二是没有能力?在天下人的眼里,三万大军对付黑莲教,都已经是白捡战功了,如果再调集更多的军队,那还不被天下人嘲笑死?
独孤易问参将,“那如果圣主就让我们自己去围剿黑莲教呢?”
“呃,这个嘛,圣主的旨意当然要遵循,可是我们也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还有一点,末将有个问题一直想问殿下,却又不敢轻易开口。”
参将心中有问题要问独孤易,不用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就算不是好事,躲肯定是躲不掉的,于是独孤易说道:“我既然做了赤羽军的神羽将军,你们有什么事尽管说,不需要瞻前顾后。”
“那好,末将就直说了。末将想知道殿下与江南的那些富商巨贾们的关系如何?”
“嗯?”,独孤易有些疑惑,参将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回道:“我此前一直在大周边境,从来没有去过江南,自然也不认识那些富商巨贾。”
听独孤易说不认识江南的富商巨贾,参将砸了咂嘴,面露难色,他说:“哎呀,要是殿下不认识那些富商巨贾的话,恐怕就有些麻烦了。咱们这仗一时半会估计还很难打的起来。”
参将的话让独孤易更加糊涂,他不明白围剿黑莲教与那些富商巨贾有什么关系?
“我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朝廷大军围剿黑莲教与江南的富商巨贾何干?什么叫不认识他们,这仗就一时半会打不起来?”
“殿下应该知道,青州关位于咱们唐华帝国的东边,出了青州关就是一望无际的不毛之地了。因此,大军前去围剿黑莲教乱匪,军饷粮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军饷粮草?我们前去围剿黑莲教乱匪帝国自然会调拨军饷粮草,这有何担心?”
“帝国会调拨自然不假,可是殿下,青州关离着咱们唐华内陆实在太远了,大军前去征讨,所需花费又必然是巨大的,光靠帝国的调拨远远不够。殿下以前一直带兵驻扎在大周边境,虽然说是边境,可是驻扎所在附近商农发达,加之也无战事,所以不愁军饷粮草的问题。”
“那这些与江南的那些富商巨贾们又有什么关系?”
“江南的那些富商巨贾们腰缠万贯,如果他们能够支持殿下,军饷粮草的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并且,富商巨贾们大多还拥有自己的私属卫队,只要他们愿意,那我们兵力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笑话!”,对于参将的解释,独孤易嗤之以鼻,“帝国打仗居然还要依靠富商巨贾的支持?若是传出去,帝国的颜面何在?”
“殿下,末将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剿灭黑莲教,只要能尽快剿灭黑莲教,殿下的威望必然能大涨,帝国的颜面也能保住。”
独孤易看了看帐内的其他将领,问道:“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众将皆是点点头,看来他们都认为要想成功围剿黑莲教乱匪,就必须先得到江南的富商巨贾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