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传位密诏(上)(2 / 2)

老太后对众人说道:“这火烧的实在太不寻常了,不管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都不是个好兆头,依我的意思,现在应该立刻打开锦袋以免夜长梦多。”

原本持反对意见的那部分人这下也动摇了,突如其来的大火幸亏烧的是内殿,万一是烧在了正殿,把那锦袋给烧了,麻烦可就大了,唐华的新主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确定,所以在合议了半天之后,所有的皇子大臣们都同意立即打开锦袋。

随着首辅参政大臣索伦慢慢的接近锦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因为那里面极大的概率是一封传位诏书,也就是说片刻之后就能知道独孤庸打算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谁,而不管传给谁,唐华帝国必定都将掀开一页新的篇章。

大臣们心里暗自祈祷自己押对了宝,而皇子们则祈祷那上面是自己的名字,尽管他们心里都清楚,按照目前的态势,即使名正言顺的坐上了宝座,也很难消停,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各怀鬼胎的皇子们早就做好了备案,哪怕不会立刻面对权利争夺的腥风血雨,至少也会是狂风暴雨来临之前的电闪雷鸣,不过那都是后话,如果那传位诏书真是自己的名字,即使要面对什么,那也会名正言顺很多,至少不用去绞尽脑汁想些乱七八糟的借口理由,从道义上来说就占得了先机,而在冷兵器时代,师出有名或者说有理有据是十分重要的。

索伦缓缓的打开了锦袋,不过并没有急着去拿里面的东西,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盯着他手里的锦袋,生怕错过每一分每一秒。索伦对众人说道:“诸位,在取出里面的东西之前我有些话要说。唐华帝国自立国以来,历经沧海桑田才有了如今的万里江山,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所以作为唐华的臣民理当以唐华的百年社稷为重,尤其是诸位皇子们各个都是文韬武略举世无双,可圣主只能有一位,希望不管传位诏书上写的是哪位皇子的名字,大家都要谨遵先主的遗愿,放下一切杂念偏见共同全力辅佐新主。”

众人此刻的心思都在锦袋之上,哪里听得进去索伦的唠叨,所以都只是口头上随便敷衍了两句,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听清索伦说的是什么。索伦无奈的摇摇头,然后从锦袋里取出一卷密诏,密诏上有封印,乃是独孤庸的御印,看来就是传位密诏无疑了。

索伦展开密诏,看了一眼之后脸色大惊,众人纷纷围上去一瞧,只见那密诏上写的是传位与七皇子独孤尚!并且除了传位给独孤尚之外,还有一条任命,任命神武学院叶干为首辅参政大臣辅佐新主。

这下众人都炸开了锅,五皇子独孤优率先嚷嚷道,“不可能,不可能,先皇怎么可能传位给老七呢?这,这密诏一定是假的!”

大皇子独孤复也说道:“我也觉得有问题,七弟向来淡泊名利无心过问政事,这点先皇是知道的,所以一直以来也没给七弟安排过官场历练,怎么可能会突然传位给他呢?”

“嗯,确实很奇怪,先皇若真早就写下诏书传位七弟,怎么会一点征兆都没有呢?还有,那个叶干又是什么人?父皇怎么会好端端的任命他为首辅参政大臣?这密诏有问题!”二皇子独孤启附和道。

除了独孤尚之外,其他几个皇子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表示质疑,在他们的心里想到过任何的可能,唯一没想到的就是独孤庸会传位给独孤尚,一时间无极殿中乱成了一团。

索伦看到独孤尚的名字十分意外,不过更让他意外的是叶干,独孤庸怎么会任命一个神武学院的学员为新的首辅参政大臣呢?他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叶干的名字!

索伦将密诏递给了身旁的其他几位参政大臣,几位参政大臣看完之后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们都确认那上面的字迹乃是独孤庸亲笔所写,最后的印章也确实是独孤庸的大印,总得来说密诏的内容让人困惑,但密诏本身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突然,老太后带来的几位老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参拜起了新主,犹豫了片刻之后,一些大臣们也纷纷跪了下去。

老太后看了一眼没有跪拜的皇子厉声质问道:“怎么?你们几个是打算抗诏不遵?”

五皇子独孤优不服气的说道:“这密诏有问题,在没有弄清楚真假之前,我绝不会承认什么新主!”

“混账!几位参政大臣都已确认了密诏乃是先皇亲笔所留,你还在这怀疑什么?要不然让你拿回去再比对比对?”

“就算如此,那也不能说明就是先皇的真实意思,难不成就不能是先皇被人所逼迫,或者,或者一时糊涂?”

老太后被气的浑身颤抖,举起手中的拐杖就要打独孤优,剩余的几位皇子赶紧上前劝阻,二皇子独孤启说道:“太后不要动怒,老五向来说话粗莽,您别和他计较。只是我觉得老五说的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就说那个叶干是什么人?我想大殿之中应该没人知道吧?我们也都没听先皇曾今提起过此人,所以先皇怎么可能会随便任命一个陌生人为首辅参政大臣呢?”

大皇子独孤复看了一眼军部大臣齐白问道:“齐大人,我听说你与那神武学院的院长关系很好,也经常会去神武学院走动,不知道你可听说过有位叫叶干的人?”

齐白悄悄的瞥了一眼十皇子独孤星,然后摇摇头说道:“我只是与神武学院的院长私交不错,可神武学院那么多学员,就算有叫叶干的,我也不可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