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规则怪谈(35)(1 / 2)

七宗罪规则怪谈(35)

【我这时已把双膝跪落,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我刚开始这样做,他就单凭听觉,发觉我的恭敬动作。】

【他说,“什么原因令你躬身下拜?”

我对他说:“鉴于您的尊严,我的良心令我愧对于保持站立姿态。”

“立起你的双腿,站起来吧,兄弟!”他答道。】

【“我与你和其他人一起,都是奴仆,为一文权威效力。”我说,“魂灵啊,你赎罪的果实正在成熟,而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无法返回上帝身前。”】

——但丁《神曲·炼狱篇·阿德里亚诺五世》

或许博物馆内的“死祭”与“活祭”本就是一体两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青铜器陈列室内的上百套盔甲为何与倒置人头如此契合。

在青铜器陈列室中时,但凡徽昭出手更晚一些,或许便会被周遭蜂拥而至的“死祭”层层困在博物馆中。

——一旦走到那一步,若她想要全身而退,便只能彻底损毁地上陈列室了。

徽昭微微垂睫,遮住了眼中翻涌的情绪,金光熠熠的灵力丝丝缕缕涌向宫廷王冠,将冠冕细细密密地围裹起来。

王冠右侧底部的深褐色痕迹仿佛更艳了一些,如凝固后再次流动的血。

痕迹周围蜿蜒流动的灵力仿佛瞬间找到目标一般,纷纷向那处痕迹涌去,却如同撞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灵力被尽数阻隔在外,难以寸进。

她穿梭几世,自身实力几乎是以指数级别翻增,饶是放眼诸天大荒,能与她匹敌的仙神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门后世界没有灵气,徽昭体内的灵力得不到补充,用一点少一点。她眸色微沉,索性指尖微动,将逸散在外的灵力尽数收回体内。

耗费再多灵力都是枉然,“贪婪之门”幕后之人的实力绝不在她之下。

每扇门后世界的危险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判官的实力。在她目前打过交道的几位审判官中,路仪的实力最弱,顾斯年的实力最强,可饶是几位审判官加在一起,都不会对她造成这样强烈的威胁。

——或许七名审判官手里尚有不为人知的底牌,或许……

原主从未死去。

徽昭指尖微弹,黑色卡牌瞬间如离弦的箭一般疾射出去,直直刺入王冠顶端的红宝石中。

异象突生。

丝丝缕缕猩红微粘的水液从红宝石下端流出,诡艳如鸽子血。恍惚间,徽昭竟将那颗硕大的血色宝石看成一只布满血丝的眼睛,鼓膜下似乎有蠕虫缓缓爬动,每行动一步,宝石下滴落的液体便更黏稠深红一分。

——依旧是精神攻击,或许还有几分心理暗示的意味。

傲慢者书房内的人脸蜘蛛也好,嫉妒者衣帽间内被刻意模糊抹去的记忆也罢,精神暗示在门后世界仿佛具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味。

如果说在前几扇门后,精神攻击所导致的恶果只能算初露端倪,那么在“贪婪之门”后,幕后之人已经不加掩饰地向受审者展露出最深切的恶意。

——东窗未启,图穷匕见。

心神崩溃在门后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者换种说法,门后规则的隐藏逻辑是什么?

原主是第一个进入门后世界的人,科洛尼斯是第二个。除此之外,门瑜也好,顾斯年也好,他们只是门后规则的守墓人,却绝非制定者。

规则是由“人”制定的,在黑色卡牌的第一任主人进入“地狱之门”前,门后世界原本没有规则存在。而想要重新制定规则,必然要将门后世界原有的秩序推翻重来。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令幕后之人大费周章重铸门后世界的规则与怪谈,甚至不惜将她拖入了这方世界?

——原主还活着,徽昭在进入这方世界前,却分明感受到了她的召唤。

以及最大的一处疑点。

【守则十三:博物馆在20:13开放,在20:14闭馆,请参观者注意观摩时间,以便拥有良好的参观体验。】

第十三条守则中的时间究竟是什么?

徽昭指尖微动,金色的灵力再度涌出,恰好接住红宝石下滴落的液体。

是死人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