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规则怪谈(27)
【有的人希望自己出类拔萃,而把他的邻人一笔抹煞,只是为了这一点,他便指望,邻人会从他的崇高地位上被人打下。】
【有的人因为他人的荣升,生怕自己丧失权力、恩宠、荣誉和名声,因此,他忧心忡忡,甚至切望他人遭到相反的命运。】
【还有的人似乎因受侮辱而勃然大怒,一心只图报复,因此,他必然要给他人造成痛苦。】
——但丁《神曲·炼狱篇·爱的理论和炼狱的次序安排》
镜子迷宫内的光线是从哪里来的?
【守则三:保持良好的睡眠是人类的好习惯。请在每天早上7:00醒来,并在每天晚上23:00睡去。】
到目前为止,徽昭在迷宫内并没有看到钟表一类的计时用具,在这一层门后世界,衡量时间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是光线。
第三条守则说,人类应当保持良好的睡眠,而打造优质睡眠的先决条件正是静谧黑暗的环境。只有在“黑”环境下,人的机体活动才会自然降低,细胞得以充分休息,精神状态才更加饱满。
眼下她的处境,显然既不符合“安静”的要求,也和“黑暗”沾不上边。
第三条守则的潜台词其实是,受审者务必在光亮消失前排除一切可能会发出声音的因素,并在黑暗降临时迅速进入睡眠状态。
鼻尖的空气愈发稀薄了。满室抓挠耳蜗的窸窣声中渐行渐近,仿佛不是响在徽昭耳边,而是发源自脑海深处。
她双眼微眯,蓦地迅速伸手向身后探去,攥住了一截伶仃细瘦的腕骨。
“嘻嘻,你抓疼我啦!”
徽昭微微勾唇,一脚踹开凑上前的另一只影子,强行将那截腕骨扯到自己面前。
入目所及,是一张与原主几乎一般无二的脸。
——只有一点不同,这张脸口鼻俱全,却唯独少了一双可堪视物的眼睛。
徽昭定定地望着它,忽然擡手遮住了自己的右眼:“你吃蜂蜜吗?”
如照镜子般,影子几乎在她动作落定的同时便不受控制地遮上了自己左眼的位置,唇角的纹路却骤然变得阴冷,满溢某种垂涎意味:“嘻嘻,你吃蜂蜜吗?”
“躬行亲践总归是好的。”徽昭神情温和,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留情面,骤然将影子翻了个面。
锋利坚硬的黑色卡牌若即若离地抵上了影子的某颗脊骨,女人温和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响在影子耳边:“我认为,你应当试试。”
影子在转身的一瞬间便如挣脱某种桎梏般放下了遮面的手,它感受到脊骨处的触感,身形微微一僵,过了几息才重新嬉笑道:“嘻嘻,我应当试试。”
徽昭眼帘微垂,果断忽略了周遭陆续苏醒的影子们,用卡牌逼迫着身前的怪物向前行进。
在“暴怒之门”后的伊甸园中,银针暴凸的黑色卡牌能够伤到红塔二层的猿头巨怪,或许并不只是银针的作用。
因为黑色卡牌同样能够划破无脸幽灵平滑如纸的肌理,倘若银针能够刺穿无脸幽灵的防御,那些怪物在门后世界游荡多年,应当早便十不存一才合理。
或许黑色卡牌本身便象征着对门后世界生灵的绝对压制。
她之前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
黑色卡牌是有主的——不是任何一任受审者,而是卡牌最原本的创造人。
怪谈世界门门相扣,黑色卡牌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和规则世界的其他诡物一般,同样来源于某扇门后。
这意味着卡牌出生的那扇门必然凌驾于所有“门”之上。
徽昭步履从容,保持着对影子的绝对压制,时刻警惕着周遭可能出现的险情。
象征七罪宗的“门”可以被排除了。
——在基督教各个分支流传的不同版本的教义中,“七罪宗”虽各有轻重,却都不存在绝对的压制关系。
【罪恶的受审者,你走了九次,终于来到这里。】
密林尽头,山丘脚下。
徽昭进入怪谈世界的第三天,在地狱之门外,通身金黄的狮子毫无预兆地口吐人言。
“门”后有门。
她走遍九遭密林终于来到地狱入口,最终逃离地狱同样需要推开九扇门,有始有终,不是很公平吗?
徽昭推开的第一扇门不是青铜雕刻的“傲慢之门”,而是黑暗森林深处,表象圣洁华贵的“地狱之门”。
此后经历七重审判,七罪七“门”,“门”后有门,最后要推开的那扇门才是至关紧要的“人间之门”。
——凌驾诸门之上的“门”,只会是“地狱之门”或“人间之门”。换句话说,谁主宰着这两扇门,谁便是黑色卡牌真正的主人。
那么黑色卡牌的创造者会是谁?
是为门后世界制定规则的人。
无论是“傲慢之门”后的十三幅油画,还是“嫉妒之门”后由人皮纸鞣制的书信和画,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不谙世事的红裙少女误入一片幽深的密林,在怪物的追杀下慌不择路逃入地狱之门,并在门后世界受尽折磨,不死不生。
徽昭曾经怀疑油画里的少女是上一任受审者,现在却改变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