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影后(13)
《山献仪》作为一部标准的商业片,并没有在国际上激起太大的水花。
等到第二年六月底各大奖项公布获奖名单时,《山献仪》却一举斩获了包含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五项奖项。徽昭也凭借“献仪夫人”一角成功捧回了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的奖杯。
当她几年后凭借战争主题影片《红色黎明》斩获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时,她以年仅二十九岁的年龄,成为有史以来第七位大满贯影后,同时也是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大满贯影后。
当她身着一袭纯黑色镶钻礼服,手持镀金奖杯站在镁光灯下致辞时,几乎典礼现场和屏幕前的所有观礼者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四个字。
荣耀等身。
徽昭的演艺生涯却远远没有结束。她不再接拍综艺,但平均每年都会接拍两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将更多心神放在打磨演技上。
她所能带动的流量不是娱乐圈中最强大的,粉丝却遍及各行各业的各个年龄段,名气与影响力渐渐辐射出亚欧大陆,一步步在国际影坛上站稳了根基。
等到徽昭三十七岁那年,她已经主演过十多部电视剧和二十多部电影,几乎部部大爆,斩获国内外奖项无数。以《惊梦》为代表的一众作品更被奉为经典,经久不衰。
演员做到她这种程度,早就不需要用一部部大热影视剧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彼时的她,距离登顶珠峰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徽昭很快便等到了这个时机。
国际上的著名电影导演威尔·马蒂尔达为拍摄影片《非法移民》筹备多年,却迟迟因为寻不到合适的女主角,不得不搁置拍摄。
徽昭得知消息后,专程登上了飞往D国的航班,前去拜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
威尔·马蒂尔达在摩泽尔的一座酒庄接待了她,并在会面后的半小时内敲定徽昭为电影《非法移民》的女主演。
《非法移民》是一部奇幻史诗类大电影,讲述了大教堂时代下人性逐步走向扭曲堕落的群像悲剧,全片充斥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巴黎。当时的F国刚刚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乱,人文思想渐渐萌芽,宗教神学却依旧不容挑衅。新生王权逐步压倒旧时代的封建领主,社会各阶层饱受压迫,迟迟寻不到真正的出路。
故事的女主人公则是一名刚刚经历了二战的华夏女人。她在轴心国签署投降书的当天晚上穿越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巴黎,并亲眼见证了群星陨落的历史悲剧。
人类一切最深刻的情感都源于共情。女主人公和四百多年前的巴黎人民同样饱经压迫和战乱之苦,思想却更为深刻先进。
她对底层人民抱有最深切的同情,试图用尽毕生所学改变这个时代,终究沦为了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粒尘埃,见证并亲历着这个时代的一切,与同时代的所有人类一样渺小而伟大。
这部电影历时两年才终于拍摄完毕,后期的剪辑工作同样繁重艰巨。徽昭拍完电影并没有急着回国,而是登上了前往佛罗伦萨的航班。
那是署名的世界艺术之都,同时更是欧洲的文化中心。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这里发源,歌剧同样在这里诞生。
徽昭穿梭于三千小世界,真真切切地度过一生也好,在戏里戏外感悟情感也罢,对人物或角色的每一次沉浸式体验,都是独特而深刻的悟道历程。
她经历过战乱,建立过封建王朝,引导过人权革命,也曾在现代社会度过一生,却唯独不曾见证一个民族从蒙昧走向觉醒的全过程。
《非法移民》带给她的冲击的前所未有的——末世中的人格觉醒更倾向于人类自由意识的“复苏”,十五世纪的人格觉醒则源于人类灵魂深处振聋发聩的呐喊。
那是封建社会建立以来,人类第一次集体从蒙昧中惊醒,从而一步步认清了人格的本真。
佛罗伦萨的许多旧址显然极具研究意义。
《非法移民》从拍摄起历时三年,才终于在国内外各大影院上映。
倾慕与憎恶,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宿命与抗争,原罪与救赎,沉沦与升华……剧中人物一点点敲碎了固有的思想藩篱,又一次次陷入更深一层的伦理困境。影片一再反转,冲突不断,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堪比歌剧的戏剧张力。
抛开影片本身的故事性,《非法移民》的思想内核同样深刻。
无论是影片中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和封建贵族卑劣道德行为的抨击,还是对人文精神的颂扬,都同样发人深省。
来自神秘东方的女主人公则赋予了影片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核。近代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强烈反差,东西方的思想碰撞,跨越时空的精神破壁,无疑都让影片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非法移民》一经上映,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张巨大的风暴。影片以十五世纪末的巴黎为背景,却在全世界人民的心头敲响了一记警钟——尤其是今日陷入criseigratoire(移民危机)的欧洲。
七年前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六年前发生在新年前夜的D国科隆性|侵案,今年从墨西哥边境地区涌入M国的非法移民……桩桩件件,都能从影片中找到相似的影子。
国际上对这部影片赞誉不断,国内媒体同样大肆报道,各种溢美之词如雪片一般飞上了徽昭的案头。
徽昭整整三年不曾有作品问世,复出后知名度却丝毫不减。无数剧迷影迷纷纷涌向影院,在观影途中几度热泪盈眶。
影片结尾,无数观影人在听到由徽昭亲自献唱的中文主题曲《异乡人》时,不禁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这是徽昭为全世界的观影者精心准备的小彩蛋。
西方世界对亚裔的歧视客观存在。威尔·马蒂尔达起初并不计划邀请任何一位华语歌手演唱电影的主题曲,却在徽昭的据理力争之下终于妥协。
低沉微哑的女声回荡在全世界的无数影院,再一次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到那个黑暗却伟大的时代。
“时代兴起又倾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