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影后(1)
徽昭再次恢复意识时,只觉得大脑昏涨,四肢僵冷,眼前影影绰绰,什么都看不分明。
她精神一醒,勉力咬破舌尖。强烈的刺痛唤回了她的神智,让她终于有余力观察周遭的环境。
原身躺在一个巨大的浴缸里,浴缸里被放满了水。她左手手腕上被割出一道口子,皮肉外翻,深可见骨,血液将浴缸中的水染得通红。
割腕自杀。
失血过多让她的精神极度恍惚,视线模糊,甚至眼前都出现了重影。徽昭强行用右手支起身体,踉踉跄跄地走到客厅,拿起摆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拨出了急救电话,音细如蚊蝇。
“盘宁区曲河路宜江小区703室。陆徽昭。女。23岁。失血过多……”
徽昭的声音越来越细微,终于彻底支撑不住,昏倒在茶几旁边。
她再次醒来时是在医院,一位约摸三十岁出头的女士守在病床边,眼底微微泛青,一见他醒来便关切道:“醒了?现在感觉还好吗?”
是原主的经纪人梁瑛。
徽昭勉力扯出一个笑,声音虚弱无力:“好多了。”
“要我怎么说你好?”梁瑛倒了一杯温水,用小勺盛了喂到她嘴边,“润润嗓子。”
徽昭顺从地咽下,终于觉得唇齿间不那么干涩发苦。
梁瑛一点点将整杯水喂进她嘴里,严肃道:“小陆,干这一行压力大是常事。如果遇到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你随时可以寻求我和公司的帮助。”
而不是独自躺在冷冰冰的地上,把公寓弄得像恐怖片凶杀现场。
天知道她急匆匆从微博追到医院,又从医院赶到陆徽昭的公寓,看到满屋子的血时是什么心情。
梁瑛叹了口气,生怕刺激到她,温声说道:“有些事情你不想说,我便不问。既然醒过来了,便要想想怎么应对记者和媒体。”
想想也知道,原主好歹是娱乐圈的新晋花旦,不大不小有些名气。她深夜进医院被记者拍到,当天凌晨就登上了微博热搜。
医院的几个进出口堵满了记者,梁瑛不知道打点了多少关系才挤进来。她一边照顾原主,一边还要处理网上的舆论,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
这次的世界背景依旧是现代。原主名叫陆徽昭,是娱乐圈这两年崭露头角的新秀演员,出道即二番,大火之后剧本接到手软,年纪轻轻已经跻身于二线演员行列。
陆徽昭演技卓绝,容貌堪称瑰丽,是最典型的浓颜系美人。她运气、实力、相貌样样不缺,又敢打敢拼,真正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样板。
但只有梁瑛知道,原主罹患微笑抑郁症已有五年之久。
陆徽昭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
破烂斑驳的筒子楼,烂醉出轨的父亲,同样患有抑郁症的母亲,以及一条秃毛老迈的狗,构成了原主灰白惨淡的童年。
她从小成绩名列前茅,因为想要改变现状,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高考结束那天,刚好是陆徽昭的十八岁生日。她畅想着心仪的大学和光明的未来,步履轻快地走进筒子楼,推开门却看到满目的血。
她的母亲终于不堪承受经年累月的痛苦压抑,躺在床上割腕自杀。
记忆中鲜红刺目的血,从此成为陆徽昭短暂人生中唯一的色彩。
那天之后,原主独自搬出了筒子楼,照常上学、社交、找工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没人知道,她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患上了抑郁症。
进入娱乐圈之后,原主的病情一度加重了许多。
伴随名气而来的是诸多非议。原主走红的速度太快,触碰到了许多人的蛋糕。诽谤与谣言甚嚣尘上,冠绝的容貌成了她背靠金主的最好证明。她有多少名气,就有多少莫须有的黑料。
原主在面对观众和经纪人时,永远保持最完美的状态。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能稍稍宣泄内心的痛苦。她失眠、脱发、厌食、心悸、体重减轻、拒绝治疗,病情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自残。
直到梁瑛发现了她的异样。
她没有贸然追问原主的遭遇,而是请一位心理医生扮成原主的临时助理,暗中为原主诊断治疗。
她们为原主找到了最适合她的治疗方式。
陆徽昭是典型的沉浸派演员,入戏容易出戏难。她无法面对现实的惨烈,只有在幻想自己是剧中人物的时候,才能暂时从痛苦中脱身。
有些剧本会让原主被虚拟世界绑架,难以回归现实。但有些剧本却是原主自我宣泄的最好途径。
梁瑛开始精心为原主筛选一切活动。
她为原主推掉了一切综艺和gg,亲自打理她的公开社交账号,屏蔽了外界对她的所有负面评价。制片方送来的所有剧本在递到原主手中前,都要先经一遍心理医生和梁瑛的眼。
这种治疗方式显然卓有成效。原主的病情日渐好转,甚至面对梁瑛和助理时,偶尔已经敢于展露自己的真实情绪。
她深居简出,一心拍戏,时间一久便积累了强大的路人缘。原主在网上的风评越来越好,事业更是风生水起。
陆徽昭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她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下,观看了一部名为《危楼》的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