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2 / 2)

皇姐为夫 程十七 1773 字 4个月前

他现在知道她想要什么,要谋求她的真心,也不是太难。

姬珩在此地待了几个时辰,直到天色微黑,才离开。

崔颖姑姑进来收拾茶具,见主子脸颊鲜红,水眸晶亮,心中一动,暗想:看来主子回京,也不完全是被迫。她对陛下,显然也有情意。

姬珩要立阿芙为后,虽有一些朝臣反对,但拗不过他。

双方争执数日后,终是年轻的陛下占了上风。

当然,具体的婚期还未定下。

若是普通纳为妃妾也就罢了,既是明媒正娶的原配皇后,终究是要多些尊重。

尽管阿芙生父不堪,也断无要她孝期大婚的道理。

姬珩虽想早日与她成婚,但这点耐心还是有的。

元宵未过,朝中又发生一件大事。

南蛮使者递交国书,请求与中原交好。

昔日大盛还在时,曾许以公主和亲,想换取蛮国相助。但是和亲之事被西南义军毁了。

蛮国国君忙于处理本国内务,无暇他顾。

等终于腾出手来时,大盛已亡,大周复立。

蛮国君臣合计之后,决定继续同中原交好,只是交好的对象由大盛变成大周。

使者年前从蛮国出发,直到正月中旬才赶到京城。

姬珩在朝堂上接见了蛮国使者。

蛮国使者战战兢兢递上国主的亲笔手书,心中忐忑极了。

姬珩接过国书,看得几行后,便皱起了眉:“重续两国姻亲之好?”

“……是。”蛮国使者勉强扯一扯嘴角,额头生出了些汗,“敝国国君确有此意,还望大皇帝成全。”

他心内暗暗叫苦。

五六年前,大盛还在时,当时的皇帝萧宬曾将安远公主许给蛮国国主,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暂停了婚约。

去年,大周复立,善待萧氏皇族,消息传到蛮国。

蛮国国主便又动了念头。若能和大周皇室联姻,自然更好。若是不能,重娶安远公主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并不觉得此举冒昧,听闻中原的前朝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新建立的朝廷与蛮国交好,有联姻之意,但不愿意将亲生女儿下嫁和亲,就将亡国公主收作义女,仍封为公主,嫁到蛮国去。

然而就在两刻钟前,蛮国使者就知道此事成不了。

中原的皇帝年纪极轻,既无女儿,也无妹妹。至于那位安远公主,刚被他立为皇后。

姬珩居于上座,轻笑一声,慢条斯理:“这恐怕不行,朕还未大婚,哪来的公主嫁过去?”

再说,即便真有公主,他也不愿意她去和亲。

无能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让女儿和亲。

“是……”蛮国使者自然也不再提安远公主的事情。

“两国交好,不动兵戈,互有来往即可,不必非要联姻。”年轻的皇帝淡淡地道。

蛮国使者连忙施礼,再次称是。

姬珩下令命人将蛮国使者先安置在四方馆,稍后再设宴款待。

退朝后,年轻的副使悄声用蛮语问:“怎么不提公主啦?”

使者皱眉,低声道:“殿下莫要胡闹!殿下难道不曾听闻?中原的皇帝没成婚,既没女儿也没妹妹,不愿意跟咱们和亲。”

陪同的副使不是别人,而是蛮国的忽律王子。

他会几句中原官话,又自幼得宠爱,便磨了父亲同意,到中原来涨见识。

“以前的那个公主呢?父王不是说,见机行事,可以奏请中原的皇帝陛下收她为义妹,全两国之好吗?”

两人用蛮语交谈,也不担心旁人听到。

年老的使者道:“殿下有所不知。觐见之前,臣得到消息,那位安远公主……”

“突发疾病?死了吗?”

“不是,新皇帝要娶的皇后就是她。”

忽律王子愣了愣:“消息属实?”

“千真万确。”

忽律王子性子直,一根筋,当天便用生疏的汉话向四方馆的官员打听,得到的讯息一致。

封后的圣旨是前几日下的,还曾被朝臣反对过。

忽律王子叹道:“那是咱们消息不灵通了。”

“是啊,近来一直赶路,没留心,疏忽了。还好没在大殿上提出来。”使者庆幸不已。

“那和亲的事不提了?”忽律王子皱眉,“回去怎么跟父王交代?”

“如实说就是了,咱们是来交好的,又不是来抢人的。国主应该不会怪咱们。”

忽律王子点一点头,心里不免遗憾,又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安远公主生出几分好奇来。

究竟是怎样的绝色,能让大周皇帝陛下力排众议要立她为后?

他们用蛮语交谈,但四方馆内不乏精通蛮语的人。

当晚,姬珩就几乎原样听到他们的对话,他长眉皱起,心想,希望蛮国的使者识趣一些。

不好意思啊,章节名字重复,需要再按一下确定。我以为我已经发出去了,没想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