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算(2 / 2)

桑迁想到她可能还没放弃跟着使团一起出发,便再次劝道:“阿璃,就算你和南越国现在的小国君认识,你也不要胡来。那南越国的丞相经历三朝位高权重,可不是轻易好对付的。若他真起了反心,可就危险了。”

刘璃当然知道南越国的丞相不好对付,不然这位丞相也不可能直接在朝堂上反杀赵兴和樛太后,最后甚至敢明目张胆的反叛大汉。

历史上这位南越国的丞相不仅杀了国君赵兴和樛太后,甚至连大汉的使臣都没放过。汉武帝听后十分震怒,最终安排了十万大军攻入南越,最后南越国灭亡。但刘璃知道,至少元鼎四年的这一次出使是不会有危险的,毕竟政变发生在元鼎五年。

桑迁又劝道:“我知道你不想看见战乱,所以才会向陛下请缨来东海国。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在南越国遇见什么危险,让陛下知道了,只怕陛下会安排铁骑踏平南越吧。”

这倒是刘璃没想到的事情,她对上桑迁关切的目光,轻轻的撇了撇唇角低声道:“好吧。”

顿了顿她又道:“不过,我准备的这些物资你都带着吧,就当我送给赵兴继位的礼物。”

刘璃准备的东西基本都是东海国本地的特产,装箱整齐之后,便安排人送使臣团出发了。

要说刘璃就这样放弃了吗?当然没有。倒也不是她不相信桑迁的能力,只是她知道这次使团出使,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达成最终目的的。

南越国和闽越国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并不能用对付闽越的情况来对付南越。

南越国的百姓大多数都是本地人,这个南越国丞相吕嘉更是权倾南越的朝中元老。吕氏宗族和南越王室通婚,根据《史记》记载——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于王。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吕氏家族的男子最后都是娶南越王室女的,而吕氏家族的女子最后都会嫁给王室宗室。吕嘉这个本土酋长比南越君主更得人心。

在一个地方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倘若南越国类比诸侯国归顺了大汉,那么吕嘉的地位肯定不保。赵兴当然还可以照旧做他的王,但是国相,中尉等官员就是从大汉派遣来的了。刘璃想如果自己是吕嘉,肯定也不愿意归顺。

所以丞相吕嘉宁愿守着南越国这块地,在这里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历史上樛太后和使臣安国少季谋划着在宴会上刺杀吕嘉,然而安国少季忌惮吕嘉守在宫外的弟弟,没有动手,这才造成了未来剑拔弩张的局面。

倒也不怪安国少季的无能,若是刺杀成功,只怕吕嘉的弟弟也会带兵冲进宴会,将使团拿下。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次出使南越国最后的结果应该都是无功而返。更坏的结果是吕嘉将大汉使团扣押,刘彻出兵讨伐南越。

这可是刘璃最不想看见的结果。

南越国的军权掌握在吕嘉的弟弟吕得手中,而吕嘉又直接把控了朝政,深受南越人信任。

吕嘉本就不是汉人,想让他归顺大汉恐怕给再多的利诱都不成。所以想要以怀柔的政策收复南越,恐怕是行不通的。

这也是刘璃来到东海国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多方打探南越国的情况后,所得到的结论。

既然怀柔政策行不通,那只能用武力解决了。要想南越归汉,吕嘉必须死。与其等着吕嘉杀汉使造反,不如先下手为强,在他们还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先出兵拿下吕嘉的弟弟。

可出兵也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若无缘无故的出兵攻入南越,就算日后南越归汉了,越人恐怕也会心生不满。更何况,刘璃也想尽量减少一下伤亡。

所以她才会提出跟着桑迁一起出发去,以身做饵让大汉的军队师出有名,进入南越。

南越国的军队依旧处于秦中期的水准,和如今的大汉军队相比,根本就不堪一击。

因为最近汉使臣要来南越,所以南越边境的守军大将都变成了吕嘉的弟弟吕得。

她已经联系了屯兵桂林郡的符离侯路博德卫尉,让他在使臣团进入南越地界后,就想办法拿下吕得,并且换下所有守城军。这一点对于跟随过霍去病北征匈奴的路博德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另外一边,陈非也会率领五万将士从水路前往南越,配合路博德的行动。

之后南越国会怎么样,就要看吕嘉的选择和刘璃的运作了。

若吕嘉依旧不愿意归顺,那么路博德将会打着营救公主,清君侧的名义率大军直逼国都番禺。

若吕嘉就此归顺,那么南越国就撤除和大汉交界的边境要塞,由大汉中央派兵入驻,南越王每三年朝见天子一次,吕氏宗族需要集体迁居大汉其他地方。

今天有一点卡文,所以更少了一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