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命
暖黄色的夕阳透过宣室殿的窗子,斜斜的笼罩在刘璃的身上,给她附上了一层浅浅的金光,琉璃般清亮澄澈的眼眸中是与日月同晖的光。
刘彻黑沉锐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和她的视线交汇在一起,看着她因为紧张而微微抿紧的唇,他剑眉高挑:“阿璃想当诸侯王?”
这句话问出来似乎有点惊讶,他想不到刘璃会想离开长安这个政治权力的中心。
刘璃眨了眨明媚的眸子,然后一脸坦然的摇头道:“不,阿璃是想帮父皇收复河山。”在中央日益集权的情况下去当诸侯王?她脑子又没坏。
分封制度早晚会被取缔,毕竟这不利于中央的统一。
她最根本的目的是想帮大汉收回闽越国以及南越国的治理权,培养一股只拥戴于自己的势力。
刘璃握着茶杯浅浅的润了润唇,而后说道:“父皇,之前十多年对匈奴的战争,受累的不仅是国库的金钱还有大汉的百姓。如今暂时太平了,总该给百姓们也留下一些喘息的机会吧?”
“闽越国这些年为什么敢挑衅大汉?从闽越王无诸被高祖皇帝封王侯立国后,他们发展生产力发展农业种植,锻造铁具武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国家逐渐的强大了起来,所以有了和大汉抗衡的底气。”刘璃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大学时的辩论赛上,有条不紊的向眼前的“导师”刘彻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
“虽然闽越是百越族的一支脉,但闽越国是由战国时越王无疆的后代所建立起来的,追溯根源闽越和我们大汉都是华夏后人,而非蛮夷。所以我觉得在能不动用军队的时候,还是不要兵刃相见。待闽越国百姓都心向大汉时,就算闽越的两个王无归顺之心,那只需杀了这两个王便好了。”
这些道理刘彻作为天子又怎么会不明白?等闽越的百姓心向大汉,那要等到猴年马月?还不如派遣十万大军直接将闽越给灭了,又快又省事。
刘璃看着刘彻眼里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道:“父皇,现在大汉的人口本来就少,再去闽越打仗的话,又要死多少人?”要知道古代的人口都是生产力,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流血和死人。
内陆地区不像匈奴的大草原地广人稀,一旦开战受苦受累的就是老百姓。
“那么……阿璃打算用多长时间让这些臣属国的百姓都心向大汉呢?”刘彻缓缓的开口问。
刘璃歪头想了想,回答道:“时间我拿不准,也不知道我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但是父皇可以给我五年时间,如果那时候闽越国依旧没有归臣之心,父皇再派兵灭闽越也不迟。”
在历史上,闽越国的东越王余善在公元前111年秋起兵反汉,私刻了汉武帝的玉玺自立为帝。距离现在正好有五年的时间。
不得不说,阿璃口中的不费一兵一卒让刘彻有些心动了。更让他心动且期待的是他的阿璃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能将远离中原的南夷之地变成什么样子。
为了让刘彻安心,刘璃还道:“待闽越和南越归顺之后,阿璃也会自请除国。到时候不论是会稽郡还是归顺的臣属国,都会变成大汉的郡县。”既表明了要帮助刘彻收复河山的目的,也向他表明了自己无意占领一方当诸侯王。目前也只是借用,等事成之后都会还回来。
“如此说来,朕……甚是期待。”刘彻缓缓的开口,心中已经有了思量。不管怎么样,阿璃是真心为了大汉着想的,若是真的可以用五年时间让闽越和南越归顺大汉,似乎也不是不行?
他自认为只要自己在,阿璃一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至于封公主为诸侯王这种事情会牵扯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朝中会存在反对的声音,压根就没有在刘彻考虑的范围之内。
整个大汉都是他的,他送几个郡给爱女搞建设发展怎么了?
刘彻让人取来大汉舆图,目光落在刚才刘璃要的会稽郡和豫章郡两个地方,这两郡正好就是和闽越国相邻的。会稽郡在闽越国的正北方位,豫章郡则在闽越国的西侧,将整个闽越包围在其中。
三个臣属国,刘璃之所以只拿闽越国说事,是因为东瓯国基本上已经算不存在了。
建元三年时,东瓯国王在天子的命令下,为了躲避闽越国的骚扰举国搬迁去了庐江郡。之后一部分的东瓯国土归为会稽郡,还有一部分则被闽越国给占了。而闽越也就此一分为二,一半是东越王余善在治理,一半是闽越繇王在治理。
至于南越国还在地图的更南边,虽然距离远但是南越国王是曾经在大汉当过侍卫的赵婴齐。赵婴齐是有心归顺于大汉的,只要将闽越国搞定了,南越基本不成问题。
而且刘璃还知道,明年赵婴齐就要病逝了,他儿子赵兴继位,南越国将迎来一次内乱。
“两个郡就想作侯国,未免也太小了一点。”刘彻擡手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点道:“再算上庐江郡以及丹阳郡吧。”
刘璃一开始只要两个郡,都还害怕刘彻不愿意给,没想到他倒是大方,竟然将丹阳郡和庐江郡也给了自己,也就是说日后淮河以南的地区,都将是自己的封国。
或许在刘彻看来,这些地方远离中原、山高路远,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对于刘璃而言,这一块地方可是传说中的江南宝地呀,基本上来说江浙沪都被自己收入囊中了。
会稽郡的郡治地是未来的苏州,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是南昌,再算上丹阳郡和庐江郡的话,差不多就是三国时期江东东吴所在地了。
既然刘彻愿意送,刘璃也不客气,她擡手指向丹阳郡上方的那一小块地方:“既然如此,那阿璃原本的封地东海郡也干脆归为侯国之中吧。”
她的东海郡和丹阳郡、会稽郡比起来,就如同手掌上面的指甲盖一样大,小得可怜。不过东海郡虽然地方小,但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作为自己开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东海郡本来就是封给阿璃的,刘彻自然不会计较这些,便微微颔首:“准了。”
当然了,这也是他们父女私下讨论的结果,等刘彻颁布政令最后生效还需要一段时间。刘璃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做一些准备,例如如何将新研制出来的蒸汽搅拌机给运到自己的封国去。
日后她算是下基层去历练,待历练归来……她微微哂笑一下,不便再往后想了。
刘璃本以为这件事情真的落实下来要等很久,没想到不过几日,便听桑迁说今日在朝堂上,有不少臣子向天子奏疏,请立太子以安江山社稷。
关于立太子的事情,基本上是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出来一次,但每次都被刘彻给搪塞了过去。这次又有人提出来之后,刘彻看向众臣,缓缓开口道:“朕之嫡长子和次子,众卿家以为当立谁为太子?”
这两位皇子都是皇后所出,不管天子立谁为太子都没什么关系,反正都站皇后这边就对了,关键还是看天子的意思。
善于猜测天子心思的张汤听到天子这么问,便隐约能猜出陛下意属嫡次子。否则这个太子之位早就给了三皇子刘旦了。
一旁有一儒生老臣站出来道:“陛下,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旦皇子当立太子。”
刘彻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又有臣子站出来道:“旦皇子体弱恐难当重任。胥皇子和旦皇子同为皇后所出,臣以为或可立胥皇子为太子。”
老臣反驳:“胥皇子并非嫡长子,此番不妥。”
“谁说胥皇子并非嫡长子?”这时张汤站出来道:“陛下,臣听老人言,双生子在母胎腹中时,先出生是因为后长成,后面出生是因为先长成。所以按照这个说法,胥皇子才应该是嫡长子,旦皇子应是次子。”
民间确实有这个说法,只不过那个时候刘彻和阿娇都处于昏迷中,刘璃也没有认真追究两个弟弟究竟谁才是大哥,便这样定下刘旦为老三,刘胥为老四。
如今这个事情因为要立太子而被说起,倒也引发了众臣子的讨论。如果按照御史大夫的这个说法,那刘胥确实可以是嫡长子,而刘旦才是嫡次子。
刘彻对于这个说法也甚是感兴趣,于是让宗正商议一下,是否真的可以这样认定双生子的长幼关系。
宗正的几个官吏自然也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假装讨论了两句后,点头道:“陛下,民间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三殿下和四殿下或许应该交换过来。”
其实关于两兄弟的长幼问题,要怎么样都可以,主要还是看父母的意见。如今刘彻意属让次子为太子,那么嫡长子自然就变成刘胥了。
刘彻道:“既然宗正都这样说了,那就按照这个说法改一下两个皇子的座次,日后亦按照三皇子胥,四皇子旦的顺序来。”
听到天子这个决定,大臣们倒也没什么意见,总之能够早日定下太子的人选才是最重要的。
随后也有臣子提出:“二皇子闳年岁已过,但尚无封号爵位,还请陛下封爵让二殿下早日就国。”
刘彻仿佛就在等有人提出这个,颔首道:“准。”
朝堂上争议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后宫,关于两位嫡皇子次序的问题,众人一时间还不能习惯。但是天子的用意,大家却都能够get到了。
这是在为立四皇子……不对,三皇子刘胥为太子作铺垫啊。
刘璃听到桑迁转述的朝堂事后,已经无语到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两个弟弟如今都已经七岁了,一些认知也都全面了。
特别是刘旦,他本来就因为身体不好而特别的敏感,为了不立他为太子,让他由哥哥变成弟弟,真的不会让他心里产生其他想法吗?
想到自己之后也要离开长安了,刘璃想了想道:“我还是进宫一趟吧。”虽然现在已经不能改变什么了,但至少好好安慰一下刘旦幼小且受伤的心灵吧。
朝堂决策的时候,刘旦和刘胥都还在太学院里上课,等回去的路上听侍卫管刘胥为三殿下,刘旦为四殿下时,两个孩子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么说我以后是兄长了?”刘胥闻言一脸兴奋,压根没有想到这样更改的背后意义,他只是因为自己当兄长而开心。
说着他就转头看向坐在身旁沉默不语的刘旦:“聪聪,聪聪你快叫我一声兄长。”
刘旦一脸别扭的转过头,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模样。当了七年的哥哥,现在一下子要变成弟弟了,这换谁能接受啊?
“你叫嘛,以后兄长保护你!”刘胥说着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表情倒是很诚恳。
他们兄弟一起长大,基础感情还是很好的。再加上刘旦的身体不好,阿娇和刘璃也经常让刘胥好好保护刘旦,所以以前刘胥也没拿刘旦当兄长。
如今父皇公开承认自己才是哥哥,刘胥的想法也很简单,感觉刘旦就应该叫自己兄长,自己就应该是哥哥。
刘旦眼帘微垂,而后侧眸看向他:“之前你也未曾唤过我一声兄长。”他们兄弟两人一直以小名互称的。
刘胥:“额……”
两兄弟别别扭扭的回了椒房殿,却在殿中看见了姐姐,刘胥非常兴奋的冲到刘璃面前,叽叽喳喳:“阿姐,我当兄长了。”
刘璃:“……”她瞥了一眼后面安安静静的刘旦,就知道他们两人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且很明显的,刘旦在因为这件事情而不开心呢。
再看傻乐的刘胥,刘璃在心里叹了一声,撇开刘胥,牵着刘旦的手带他走出大殿。
走在宫殿外的回廊上,两边的宫人微微屈膝行礼,刘璃牵着刘旦一直走到了没什么人的阁阙中,拉着他坐下。
她伸手轻轻的揉揉刘旦的额头,又捏捏他白嫩的脸颊:“是不是因为从哥哥变成了弟弟,就不开心了?”
刘旦乌黑的眸子看向姐姐,小声问:“阿姐,是不是因为我身体不好,所以我就要变成弟弟?”
面对这个问题,刘璃微微一窒,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从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如果刘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恐怕刘彻都不用拖延到现在才决定立太子。
如今刘璃只能安慰他:“其实当弟弟也没什么不好,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刘胥作为兄长都要让着你,这样也不是挺好的吗?”
刘旦微微垂下眼帘,纤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嘲讽。因为哥哥要让弟弟,所以他现在要让嫡长子的身份,还有太子之位吗?
其实道理刘旦都明白,自己的身体不好父皇将自己排除掉也能理解,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刘旦的心里又挺不是滋味的。
如果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哪里轮得到刘胥来当这个嫡长子?听说双生子如果出现一强一弱的情况,一定是因为强壮的那个抢走了属于体弱的那个的养分。
如果不是刘胥,自己也不会如此体弱多病吧!
“而且你是兄长的时候,壮壮应该也有在照顾吧?”
刘旦轻轻点头,算是承认了这一点。
“就算以后他变成了你的兄长,他一样会照顾你的,阿姐相信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不过这一出之后,这两兄弟恐怕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阿姐,我知道了。”刘旦小声的应了一句,将自己所有的情绪都隐藏在乌黑的眸子里。
见他这样,刘璃拉住他笑着说:“要用晚膳了,我们回去吧。”
姐弟两人回到大殿中,却见阿娇也来了,刘胥正靠在她身边不知道说什么,她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刘胥见刘璃带着刘旦回来了,小嘴微微一撇有些不高兴道:“阿姐偏心,总是带着聪聪玩。”
刘璃戳了戳他的脸颊:“以后你就是兄长了,要拿出一点当哥哥的样子。”
他立马扬起小脑袋,露出一个憨憨的笑:“诺。”在阿姐面前,他永远是个乖小孩。
用晚膳的时候刘彻也过来了,刘胥毕恭毕敬的给他作揖,搞得刘彻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心里纳闷这孩子怎么了,难道是因为当了哥哥所以变得稳重了?
刘彻清了清嗓音,看向刘胥道:“刘胥,从明日起,你从太学院下课后去宣室殿,朕要亲自检验你的课业。”
这话一出,刘胥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父皇,只有我要去吗?”他看了看刘旦,很想问问刘旦要不要去,他可不想一个人去。
刘彻哼笑一声:“刘旦的课业从不曾让朕失望,倒是你……朕听说你和昭平君在上马术课的时候,用马鞭惊扰了其他人的马,导致了李敢的儿子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了伤,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