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之兆生了!(2 / 2)

皇后昏迷不醒倒也好说,关键是天子可不能这样昏迷不醒啊!

大汉刚刚迎来两位嫡出的皇子,满朝的臣子们都还在等着天子颁布昭令呢。结果这都几天了,天子都不曾露面,实在是奇怪。

也有臣子稍稍一打听,便也探听到了,在皇后产子的当天,天子就无缘无故的昏睡了过去,至今还没清醒。

之前天子昏迷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宫女和内侍知道了,这件事情刘璃现在想隐瞒也隐瞒不住,偏偏不管请来多少个医官过来,都诊不出天子究竟是怎么了。

一时间,椒房殿的宫人都慌了神。

大长秋作为管理整个椒房殿的宦官,他匆匆找到刘璃:“建陵公主,如今内外朝都想知道陛下究竟怎么了,甚至还有人传言,皇后所诞下的双生不吉利,所以才导致了陛下和小君双双陷入昏迷。”

“不吉利?”刘璃冷嗤道:“那当初皇后刚刚被诊出怀有双生子的时候,怎么没有人站出来说不吉利?”

大长秋随声附和。

刘璃沉了沉眉道:“绝对不能让双生子不吉利的传言流传开。”不管这个传言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在刘彻还昏迷的情况下,她必须要保住自己刚出生的两个弟弟。

“大长秋,你帮我秘密找大农丞过来。”刘璃吩咐道:“不要让别人看见。”

大长秋连忙应道:“诺。”

等大长秋离开之后,刘璃的心慌的情绪已经压抑不住了。她不知道刘彻和阿娇究竟为什么会昏迷了四五天都不醒,但是她隐约觉得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刘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要怎么做,还有之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首先皇后虽然诞下了两个嫡皇子,但他们都还不是太子。如今天子和皇后都昏迷不醒,皇子还尚且年幼,宫中还没有太后坐镇,之后朝政大事由谁来管?

其次,刘氏诸侯们若是听闻天子昏迷不醒,会不会有异心?

最后一点,天子和皇后到底还能不能醒过来?如果再也醒不过来了,该由谁来继承这个天子之位。

刘璃感觉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考验她的能力,简直是要命了!

万一阿娇和刘彻真的醒不过来了,朝中的大臣们联合拥护刘据为太子,那自己还有活命的可能吗?毕竟不久之前,自己的“母亲”才刚刚逼死了他的母亲。

怎么办?现在的自己要怎么办?

刘璃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她不停的暗示自己,如果换成是刘彻面对这样的困局,他会怎么做……以刘彻的手腕,应该是先掌握住未央宫禁军,确保自身安全之后,再开始清除异己。

那么如今自己的异己是谁?

在大长秋的秘密安排下,桑弘羊被请进了椒房殿,他神情凝重的看向刘璃:“建陵公主,陛下究竟是什么情况?”

此时已经是天子和皇后昏迷不醒的第五天了,不管是内朝还是外朝的臣子们都已经坐不住了。而所有朝臣中,刘璃接触最多也最信任的就是桑弘羊了,所以现在的她需要桑弘羊的帮助。

“我也不知父皇和母后为何会昏迷不醒。”刘璃声音有些沉重感:“现在才第五天,我只怕他们还会昏迷更久,所以特意找你来商量一下后面会发生得状况。”

天子如果很快就醒来,那么一切都好说,怕就怕他再也醒不来了。

“我也听到了不少风声,似乎都在说因为皇后诞下的双生子不吉利,所以才导致了陛下和皇后陷入昏迷。”桑弘羊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公主站出来,稳定众心才是。”

刘璃点点头,却看向眼前的桑弘羊:“这个我知道,我找你来,是想确认桑叔叔会站在我这边,对吧?”

面对眼前的小公主乌溜溜的眸子,桑弘羊勾了勾唇,擡手作揖道:“臣听从公主吩咐。”

有了桑弘羊这句话,刘璃心中也算真正的有了底气。

**

帝后昏迷的第六天,双生子不吉利的流言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有不少臣子聚集在椒房殿前,要求处死一个皇子,以换天子平安。

刘璃听到这些话,心中异常窝火。两个刚刚出生才六天的孩子,居然仅仅因为子虚乌有的传言,就要被处死一个?

看来是她的“异己”已经坐不住,开始行动了吗?

竹青紧张的站在刘璃身边:“公主,怎么办啊?椒房殿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了,他们都在建议,要处死一个小皇子。”

刘璃抿了抿唇道:“先不管他们,等窦太主来了,我再出去。”自己的年龄毕竟小,这个时候出去肯定镇不住场子,只有等刘嫖来了才行。

很快,乔匆匆跑来通知:“公主,窦太主过来了。”

刘璃眯了眯眼,倏地站起来道:“让乳母将两个小皇子抱来,和我一起出去会一会这些大臣们吧。”

椒房殿外闹哄哄的,如同现代的菜市场。刘璃穿戴好衣服之后,慢慢的出现在椒房殿高高的台阶上,她的目光环视着

因为窦太主刘嫖来了,原本还在议论的大臣们,倒是闭了嘴。瞧见建陵公主带着两个小皇子过来了,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

刘璃隐约还能听见“不吉利”等等字眼,她皱了皱眉,朗声问:“诸位卿家,你们今日何故聚集在这里?”

有一个头铁的郎官上前一步道:“建陵公主,《易经》有云:一为阳二为阴。双星降世是不祥之兆,会影响国运,所以陛下和小君才会因此昏迷不醒啊。”

有人起了头,其他官员便也开始各抒己见道:“请建陵公主交出一位皇子,将其处死,方可保佑大汉,保佑陛下!”

一旁的刘嫖听罢,怒喝道:“什么狗屁阴阳,你这么说可有依据?”

刘璃轻轻的拍拍刘嫖,示意她稍安勿躁,随后她转身从乳母怀中抱过一个弟弟,让乳母抱着另外一个跟在她身后。

刘璃缓缓的走下椒房殿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到这些臣子面前。官员们下意识给建陵公主避让出一条路,刘璃便抱着孩子在他们中间来回走了一遍。

最后她站在众人面前道:“刚才大家也都看到两位皇子了,敢问他们和正常的婴孩有什么不同吗?”

众人说不出话来,刘璃继续道:“既然他们和正常的婴孩没什么不同,那你们凭什么说他们是不祥之兆?我母后确定怀了双生子的时候,怎么没有人站出来说,双星降世是不祥之兆?”

有人辩驳:“陛下和皇后无缘无故的昏迷了数日都不曾醒来,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是不祥吗?”

刘璃冷嗤一声,转眸看向开口说话的官员,冷冷的开口:“好啊,那本公主就按照你的意思,将一个皇子送去处死。但若处死了一个皇子,我父皇和母后还没有醒来的话,就用你的九族来给我的弟弟陪葬如何?”

这话一出,开口的人瞬间就怂了。

刘璃又看向其他人:“你们刚才不是都在建议处死一个皇子吗?谁敢站出来保证,只要处死一个小皇子,我父皇和母后肯定能醒过来,那我就依你们之言。但若我父皇和母后没有醒来,你们在场所有人,以谋害皇嗣的罪诛灭九族!”

话音一落,刘璃身后的士兵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仿佛准备将所有人都拿下一样。

刚才吵得很凶的官员都乖乖闭嘴了。

刘璃见状,趁热打铁道:“谁说双生子就是不祥了?我记得《战国策》中好像记录了不少双生子的存在。晋惠公夷吾有一对龙凤双生子,战国时期的楚考烈王同样有一对双生子,长子熊扞便是楚幽王,次子熊犹是楚哀王。怎么到了大汉,我母后诞下了双生子,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不祥之兆?”

一席话让众人哑口无言。

这时候,收到刘璃命令的廷尉府的官吏也从少府那边赶了过来,刘璃看向张汤,将自己怀里的小皇子交给乳母。

随后她开口道:“张汤,义纵听令。”

官吏中的张汤和义纵站出来:“臣在。”

“日后再听见有人说双生子是不祥之兆,那便是公然诅咒我大汉国运,其心当诛。你二人便直接将人逮捕,就地正法!”

两人掷地有声的应道:“诺。”

张汤就不必说了,这个义纵是之前那个医女义妁的弟弟,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义妁之前去朔方城医治百姓,后来回到长安后,她便被安排去给王太后治病了。刘璃在知道义妁的历史背景之后,就给阿娇推荐了义妁的弟弟义纵。

如今的义纵已经官升长安令,素有“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之称,成语不寒而栗,就起源于义纵的执法手段。

聚集的官员们见状,哪里还敢再出声,互相看了看彼此,纷纷低头称是。

将这些闹事的官员赶走之后,刘璃这才缓缓的松了一口气。她转头看向刘嫖:“外祖母,这几日还麻烦你留在椒房殿中,照管一下两个弟弟。”

刘嫖连连点头:“阿璃你放心,只要有我在,谁都不能动我的两个小外孙。”顿了顿,她微微弯腰,擡手揉揉刘璃的脑袋:“刚才的阿璃,真有气势。”

刘璃深吸一口气道:“那也是因为有外祖母在啊。”

刘嫖轻叹一声,担忧道:“也不知道你父皇母后何时才能清醒过来。”

然而刘璃却知道,这件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和刘嫖进入寝殿后,刘璃让所有人退下,转头和刘嫖道:“外祖母,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父皇母后昏迷不醒,就有人开始针对我两个弟弟了,只怕这背后是有人为在作祟。毕竟这个所谓的不祥之兆,不是空xue来风。”

刘嫖闻言,怒声道:“是什么人?”

刘璃抿了抿唇,谨慎的说道:“我怀疑是平阳姑姑。”

“她?”

不用怀疑,就是她。

从这个所谓的“不祥之兆”流言出来之后,刘璃就兑换了上帝视角看过了,最开始叫人传出流言的人就是平阳公主。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这之前,刘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的提亲,让她觉得很没面子。如今她就利用双生子不祥这样的流言,企图对付刘璃。

当然她也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刘璃,她还要拥护刘据成为太子。

如今天子和皇后都昏迷不醒,在没有太子和太后的情况下,朝中事务暂时由丞相公孙弘代理。

现在天子已经昏迷六天了,虽然查不出什么昏迷的原因,但也没有任何清醒的迹象。若天子一直这样昏迷着,那总归要选出一个继承人出来,执掌朝政的。

平阳公主被刘璃狠狠的拒绝之后,心中自然气恼,又观朝中动向,她的弟弟现在昏迷不醒,她作为天子的姐姐,怎么能坐视不理?

既然刘璃不愿意嫁给自己的儿子,那她就找一个听话的,愿意嫁给她儿子的公主。她同样可以学当年的馆陶姑姑,扶持刘据成为太子!可惜了,自己当年没有生女儿,不然也可以效仿馆陶姑姑,将女儿许给刘据当太子妃。

到时候等着刘璃和阿娇的,就是当年薄皇后的下场。

刘嫖不理解:“平阳她这是想做什么?杀了嫡皇子对她有什么好处吗?”

刘璃撇了撇唇道:“外祖母,你没发现这一幕似曾相识吗?”

刘嫖:“?”

于是刘璃就将之前自己拒绝嫁给曹襄的事情,和刘嫖讲了一下,刘嫖瞬间明白了过来,她听罢冷笑:“这个阳信的野心真不小啊!”不是所有人都能学自己当年的事迹好么!

刘璃暂时还不知道平阳公主之后会怎么出手,毕竟上帝视角只能看发生过的事情,没办法预知未来。

而这一次刘璃也不打算坐以待毙了,她总不能等着平阳公主来对付自己。

“外祖母,若是宗室府的人找你去商议选太子一事,你不要发表任何意见。只要他们选择的人不是我两个弟弟,你就随他们去。”

刘嫖大为不解:“这是为何?他们要是选择了别人,难道我还要支持不成?”

刘璃郑重道:“父皇会醒来的。”

既然现在的刘彻只是昏迷不醒,那么刘璃就有理由相信,他肯定会醒来的。如果在不经过他意愿的情况下,臣子和宗室就自己选定了太子,等他醒来后……不仅这个太子要遭殃,连那些选择太子的人也会遭殃。

刘璃抿唇道:“总之你听我的,准没错。”

“那要是你父皇和母后一直醒不来呢?”刘嫖还是不能接受,万一弄巧成拙了怎么办?

刘璃眨了眨眼道:“外祖母,你现在是父皇在世上仅剩的长辈了,就算这个太子选择出来了,他也未成年,是需要太后或皇后垂帘听政的。可现在太后已经驾崩,皇后昏迷不醒,你说谁更有资格成为辅佐太子之人?”

平阳是长公主,而馆陶却是大长公主。

刘嫖听着刘璃的话,只觉得自己心中热血沸腾,她眯了眯眼道:“好,吾听阿璃的。”

刘璃抿了抿唇,心中也有自己的思量。

刘彻若是醒来,刘据这个得位不正的太子必定会被废。刘彻若是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她就利用刘玥的身世,让刘据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她再随便选一个弟弟成为太子也不迟。

果然不出刘璃所料,在“不祥之兆”计划失败之后,帝后昏迷的第十天,平阳公主见天子还没有清醒的迹象,便召集了宗室府的官员,一起商议要给大汉选定一个太子出来。

刘璃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将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欧以及现任长安城禁军统领的李广等三公九卿一起邀进了宣室殿。

此时的刘璃还真庆幸,之前出征匈奴的时候,将李广给留下了。不然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她还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调令长安城禁军呢。如今有李广在,倒省下了很多事情。

平阳公主在商议太子人选,刘璃则要和众臣商议日后的朝政大事最后要交由谁来定夺。.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