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烟花我有秘密武器,可护朔灿方平安……(2 / 2)

天空中炸开的光亮,一瞬间照亮了他们的眼眸,在他们的眼中绽放光彩之后,又渐渐熄灭。随后又是一道光亮在空中炸开。

刘璃道:“这便是烟花,是天神送给咱们朔方城的新年贺礼。”她一边解释,一边仰头看着在空中炸开的烟花。

火光照亮了她的白净的脸颊,她仰头看着烟花,而她身边的那个少年郎却垂眸看着她。

刘璃开心的转头看向陈非,伸手指着天上的烟花:“陈非哥哥,听说对着烟花许愿,会梦想成真哦,你要不要许个愿望?”

似乎被她的笑容感染,陈非缓缓勾唇,低声道:“好。”

见他许久都没有动作,刘璃以为他不会许愿,于是打算给他示范一下。她双手交叉合在一起:“你看,像我这样,然后对着烟花就可以许愿啦。”

说着她闭上眼睛,认真的许下了一个新年愿望:“我希望以后每一年都像今年一样,年年岁岁,平平安安,万事顺遂。”

许完之后,她悄悄睁开一只眼睛,想要看看陈非有没有在许愿,却不想发现他一直看着自己。

“你看着我做什么?”刘璃纳闷:“你的愿望许好了?”

陈非轻轻颔首:“嗯,已经许好了。”我之愿,便是你所愿皆可实现。

他们站在这么高的地方放烟花,基本上在朔方城内的百姓都能看到。在集市中逛街的百姓,仰头看着头顶突然绽放的烟花,纷纷被眼前的景象所惊住了。

也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天神显灵了,一定是天神显灵了!”

酒楼上,一直在等着烟花的众人,在看见天空中突然绽放出来的烟花,无不啧啧称奇。

卫燕儿喃喃道:“原来这就是公主说的烟花吗?”

尔雅和竹青也趴在了窗口:“这一定就是公主说的烟花,公主好厉害!”

“好漂亮啊。”

……

朔方城天空中出现不明火光的事情,很快就在整个大汉流传开了。有点人说是天神降临了,也有人说是天神送给朔方城的礼物,还有人说这是建陵公主送给大家的礼物。

远在长安的阿娇很快收到了来自朔方郡郡守的折子,郡守绘声绘色的向天子描述了,他们朔方城的除夕夜是如何的热闹,并且也和天子解释了,那天上突然冒出来的火光是从何而来。

阿娇单看郡守的文字描写,大概就能想象出朔方城在阿璃的带领下,是如何的热闹。

刘彻看完奏疏之后,挑眉评价了一句:“这郡守的文采不错。”

随后又想到没有阿璃在的这两年宫中的除岁夜,好像变得冷寂了许多。刘彻开口道:“阿璃已经离开两年多了,应该可以回来了。”

大汉可不止朔方郡一个地方呢。

阿娇挑眉道:“阿璃说了,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朔方城才建一半,她是不可能回来的。”

刘彻笑道:“桑弘羊说,当初花在朔方城建设上的铢钱,已经收回了一半。阿璃比我想象中的有本事。”

单说这个展销会,就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了,现在就连除夕夜都让阿璃变成了一种活动,赚了一波。

他的阿璃呀,简直就是大汉的宝贝。

然而烟花的事情不仅在大汉传开了,甚至还传到了匈奴去。匈奴人经过了之前的内乱,如今也算逐渐平息了下来,伊稚斜成为了新的单于,统治着如今的匈奴。

伊稚斜知道他的侄儿逃去了大汉,并且被大汉的皇帝收留了。他本来就因为这件事情,想要伺机报复大汉,结果这天听到手底下的人来汇报,大汉出现了“天火”

“据说这个天火在黑夜中绽放,一大片火亮亮的,非常好看。”

伊稚斜问:“这个天火在何处?”

手下人回答:“在过去我们占领的河南地,汉朝皇帝将河南地分成了两个郡,朔方郡和五原郡,还安排了汉朝的公主住进了朔方城里。现在这个城非常的繁荣,有吃不完的粮食,喝不完的美酒,天火出现在这个城里。”

伊稚斜冷笑道:“如果不是无能的楼烦王和白羊王,那片地区是属于我们的!既然现在这里这么繁荣,那我们就再将它给抢占回来吧。”

“听单于安排。”

——公元前125年,元朔四年夏,匈奴单于伊稚斜各遣三万骑攻代郡,定襄郡及上谷郡。天子闻讯,命长平侯卫青领骑兵3万守代郡,骁勇侯陈非领兵守上谷郡,下辖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出五原,守定襄郡。

朔方城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之后,一切又恢复如常。

刘璃看了一下城市规划图,朔方郡和五原郡的郡守叫来开会。如今朔方城里的百姓越来越多了,除了工厂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项目,那便是学校。

年前,刘璃让各个县令进行了人口统计,两郡里目前大概有一千多个10岁以下的孩童。等日后大汉没了战乱,人口越来越多,孩子也会越来越多。

大汉如今想要发展思想教育发掘人才,那么创建学校,让孩子们读书写字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学校的成功案例参考长安的太学院,只不过太学院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贵族学校。所以刘璃很想在朔方城建一所平民学校。

但她也知道,自己目前的想法还是太过理想化了,毕竟现在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就别谈将孩子送去学校读书了。

但不管怎么说,学校还是要建的。

开春之后,大汉很多地方的流民听说了朔方城的富饶后,纷纷从各地涌入了朔方城。对于这些人,刘璃让各地放的官员都采取了收留的政策。

凡是来到朔方郡和五原郡的流民,先去官府登记,然后官府会给这些流民安排统一的宿舍和工作。

以劳动力换取留在朔方城的资格,若是有好吃懒做,投机取巧者,一旦发现即刻驱逐出城。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其他地方流民的生存问题,还增加了朔方城的劳动力。

刘璃安排郡守先在城内建一座规模比太学院小一点的学校,另一边刘璃也让各县的县令去走访百姓,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让孩子去学校念书,做个初步的统计。

以大汉目前的情况,让普通百姓花钱送孩子去上学,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真正的国泰民安,国家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了,百姓们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学校才可以运作起来。

所以现在,刘璃也只是搞了一个小小的抽样调查,并没打算立马就让学校投入使用中。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也很显而易见,一大半的百姓都不会送家里的孩子去读书。

春天来了,百姓们再次投入耕种中,朔方城的各个方面都在运转。刘璃坐上马车用了一个星期时间,走访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大大小小的县之后,最后决定是时候回长安了。

她离开长安两年半,用这两年半,在边陲之地,建造出了一座小长安城。

坐在马车上,刘璃迎着温暖和煦的春风,心情愉悦。

回到朔方城之后,刘璃让竹青和尔雅开始收拾东西,她再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谁知这时候,护卫阿诚却敲响了她家门。

侍卫将阿诚带进来见刘璃的时候,刘璃还觉得很奇怪:“黑脸阿诚你怎么来了?”

阿诚皱眉说:“有匈奴人。”

刘璃一愣:“什么?”

“定襄郡附近,有匈奴人,很多。”

听阿诚这么说,刘璃也跟着正经了起来:“很多是多少?”

“很多很多。”阿诚也说不清是多少,反正就是很多。

刘璃暗道一声不好,之前两年的安稳生活,倒是让她将北边的这个敌人给忘记了。如今元朔四年,匈奴人恐怕是不死心又来进犯大汉了。

刘璃看向阿诚:“你等会和我去郡守府,我给你看地图,你能指出你具体在什么地方看见匈奴人的吗?”

阿诚迟疑了一下点头:“可以。”

刘璃立马起身:“那好,我们走吧。”

匈奴人如果想要入侵朔方郡和五原郡的话,要么从鸡鹿塞进攻朔方郡,要么就要饶过整个阴山,先攻击定襄郡,然后才能进攻入五原。

所以有阴山这个自然的屏障在,也是一件好事。

刘璃带着阿诚去了郡守府,和郡守要来了边防图,阿诚低头看着地图,最后在定襄郡和云中郡中间的地方指了指:“采药,看见匈奴,在这里,好多人。”

郡守听着阿诚的话,一脸问号。

刘璃连忙翻译:“他的意思说,他在这里采药的时候看见了很多匈奴人。”

“臣立马给陛下写传书!”郡守连忙道。

刘璃看了眼地图,突然觉得不对,她问阿诚:“你是什么时候在这里看见匈奴人的?”定襄郡距离五原郡还有一段距离呢,就算快马加鞭也得一天才能回来。

阿诚道:“昨天傍晚。”

刘璃:“。”

居然是昨天傍晚!

刘璃盯着布防图看了一会,拉住郡守分析道:“我怀疑匈奴人的目标不是五原郡,而是后面的雁门郡和代郡。”

雁门郡太守如今是李广的弟弟,匈奴人惧李广威名,应该会饶过雁门郡去攻上谷郡。

“我不知道这些郡的布防情况如何,总之你快点我父皇传个信,我们好有个准备。”刘璃谨慎道。

郡守连忙点头:“诺,臣现在就给陛下传书。”

刘璃本来打算这几天就回长安的,现在看来走不了了。而且这才刚过了春天,才到初夏,匈奴人就开始打过来了吗?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不方便,若是有手机的话,不就一个电话的事情了,哎。

等了三天之后,长安方面才给郡守回了信息。

刘彻在收到朔方郡传递出的消息之后,立马就做出了战略部署,安排了卫青和陈非领兵去边郡守城。

这个时候朔方城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之前遇见这种情况,都是从长安运送储备粮食送往边关,路途遥远不说,路上还容易损耗粮食,但是现在可以直接从朔方城开仓运粮给其他边郡。

刘璃也十分配合这次的行动,她让苏建带着士兵开仓放粮,让他带着人亲自将这些粮食送到卫青和陈非两位将军手中。

苏建有些不放心:“公主,我带人走了,万一匈奴来攻打朔方郡怎么办?”

“放心吧,不会的。”刘璃自信道。

明年就是元朔五年了,漠南之战后,匈奴人就再也蹦跶不起来了。

“快去吧。”刘璃道:“卫青和陈非两位将军还在等着你送粮食呢。你送完粮食就回来,几日时间应该不会有问题。”

苏建想了想,应下:“诺。”

这两年的时间,朔方城粮仓的粮食都快要堆不下了。刘璃也大方,直接让苏建运走了粮仓一半的粮食给卫青和陈非送了过去。

朔方郡和五原郡一共有三万的守城士兵,苏建运送这么多粮食,一共调用了一半的守军,剩下的守军继续按照部署守城。

刘璃也在关注着其他郡县的情况,听说匈奴人这次安排了九万骑兵入侵,上谷郡险些失守,郡守已经被杀了,幸好陈非将军带兵赶到,又将匈奴人给打了回去。

刘璃一边看着边防图,一边计算着以苏建押运粮草的行军速度,多久才能将粮草送到陈非那边。

苏建不眠不休的赶路,最快也要三天才能送到。

还是交通不方便啊。

早知道去年的时候就应该安排人,将边郡几个城市之间的路都改成水泥路的。不过如今钢铁已经被她给研究出来了,等这次战争结束,她可以安排人去修一条钢筋水泥路了。

钢筋水泥路可比单纯的水泥路要更结实呢。

“报!”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急报声。

坐在郡守府议事殿的刘璃猛地回神,外面的郡守问:“什么事?”

“鸡鹿塞外,发现匈奴人五万大军,只需半日就能赶到!”

郡守:“什么?!”

屋内的刘璃:“?”

她连忙看向地图,鸡鹿塞是整个朔方郡的军事要塞,也是塞北的隘口。匈奴人一旦通过了鸡鹿塞,那就意味着朔方郡失守了。

可是现在就算将五原郡和朔方郡所有守军调去鸡鹿塞,恐怕也守不住匈奴人的五万铁骑啊。

郡守转身进门:“公主,这……这可如何是好?”苏建带走了一半的守军送粮草去了,城中还有一万多的守军,如何抵挡匈奴人的五万铁骑?

想到这里,郡守不禁有些埋怨起刘璃:“之前公主就不该让苏建将军带人离开。”

刘璃明显也没想到,匈奴人都安排了九万人去攻打定襄等郡县了,今日还能出五万骑兵来攻打朔方郡。

她盲目的相信历史上朔方郡没有再被攻占过,所以便觉得这里是安全的。却没想到匈奴人也学会了孙子兵法,来了一套声东击西。一边出兵其他郡县,引得大汉调动大部分兵力去防守。一边却趁着朔方郡守军虚空的时候,带兵压境。

刘璃死死的握住了拳头,不管怎么说她有责任,她必须要保护好城内的这十几万百姓,更不能让匈奴人将自己辛苦建造出来的朔方城给毁了。

想到这里,刘璃倏地站起来,目光坚定道:“郡守,你去准备最快的马车,送我去鸡鹿塞。”

郡守倒吸一口气:“公主你要……万万不可啊公主!”之前的埋怨归埋怨,但郡守还是拎得清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年仅十二岁的公主去鸡鹿塞啊。

“公主,一旦匈奴的五万铁骑攻来,朔方郡肯定守不住了,趁着现在你快点离开吧。”郡守说。

刘璃看向郡守,神情凝重:“当初是我将各地的商人吸引来的,如今出了事情,我却要丢下城中的百姓逃跑,那我便不配当大汉的公主!”

郡守:“!”

“不管怎么样,我会和朔方城共进退!”刘璃朗声道:“我绝对不会丢下百姓先跑的。”

“可……”郡守心中佩服建陵公主的大义,却不得不说:“就算您去了鸡鹿塞,又有什么用呢?”

刘璃深吸一口气,握拳道:“我有秘密武器,可护朔方平安。”.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