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回来若不让他去征战匈奴了,他还…,…(2 / 2)

她想了想说:“如果你去打匈奴,你只能活到二十多岁。但是如果你不去,或许你可以活到一百岁。”

“哈哈哈。”霍去病突然大笑,他的神情中多了几分傲然:“战场之上本来就是你死我活,若真不幸战败死了,那也是我霍去病不如人,我绝无怨言。”

刘璃:“……”

“但是我霍去病,绝对不会输。若不让我上战场,不如直接杀了我。”

她看向眼前这个自信有张扬的少年郎,缓缓的弯起唇角道:“好吧,你确实不会输。”她给忘记了,这个人是霍去病啊。若不让他去征战匈奴了,他还是霍去病吗?

刘璃深吸一口气:“那我回去了,你继续刷你的马吧。”

霍去病连忙道:“等等,我送你出去。”

**

阿娇在医馆休养了一个星期左右,这时长安城里却传来了一个噩耗。

王太后病危了。

自从元光五年的那场事故之后,王太后彻底离开了政治的舞台。元朔二年的时候,她的身体情况就不太好,经常生病。宫中医官为她诊治用药,却也不见好转。

王太后毕竟是刘彻的母亲,在朔方城流感结束之后,刘彻便将在朔方城中立功的民间医者义妁给召进了宫,为母亲治病。

有了义妁的诊治,王太后的病情稍稍稳定了,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传来了她病危的消息。

刘璃查了一下,历史上的王太后也确实是在元朔三年的时候过世的。

刘彻心中还是放不下母亲的,他转头看向还在养病中的阿娇,眉头皱起来。阿娇现在受了伤,伤口还没痊愈,现在肯定不能回长安。

刘璃小声提议:“父皇,你若是担心,不如先回去看看祖母吧。等阿母的伤口愈合可以移动了,她再回去也不迟。”

刘彻沉吟片刻,颔首道:“也只能先这样了。”

他看向阿娇:“我先回去看母后,若母后无碍,你便安心养伤,痊愈后再回去。若母后……”他的话顿住,一时竟说不下去了。

阿娇应了一声:“好。”

由卫青带一部分人护送刘彻回长安,桑弘羊和桑迁在朔方城的任务完成了,也顺道一起回去。陈非带着剩下的亲卫队,继续留下来保护天子的安全。

“你什么时候回长安?”桑迁临离开前,询问刘璃。

刘璃鼓着唇道:“可能还要一年半载吧。”现在朔方城虽然多了人气,但远远还不够,还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完成。至少要等朔方城的一切都初具规模了,她才能安心离开。

“啧。”桑迁突然问了一句:“公主,你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什么为了什么?”刘璃有些不解的看向他。

他伸手戳了戳她的发髻道:“作为公主,你何必让自己这么累?”在未央宫里享受着作为皇家公主的福利,岂不是更好?何必来这个边陲之城吃苦受罪。

“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刘璃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理由。”

桑迁一怔,对上她漆黑却又格外明亮的眼眸,缓缓勾唇道:“我明白了。”

刘璃看着他:“你明白什么了?”

他突然微微俯身凑近到她的面前,让刘璃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脸上,他眉若弯墨,眼神剔透温泽,整个人像是经过精雕细琢的琼玉一般,剔透清澈。

“我明白公主心中所念。”他说着便又微微直起了身,唇角带着笑:“我在长安等你回来。”

刘璃眉心微跳,一脸莫名的看着他。

送走刘彻之后,刘璃来看望阿娇的次数也越发的勤了,每日都变着花子给阿娇送来她特制的小吃,给阿娇回血,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

她的伤口隔一段时间还要换药,之前都是刘彻按照医嘱,亲自动手给阿娇换药的,现在刘彻离开了,换药的事情就变成了荀熠。

荀熠:“脱衣服吧。”

阿娇:“。”

她迟疑道:“荀先生,不如等阿璃来了,让阿璃帮我换药吧。”

荀熠:“?”

他不解:“为何要让阿璃帮你换药?刘公,你我都是男人,你顾忌什么?”

阿娇:“……”

她只是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而已,虽然现在他们两人都是男人。阿娇犹豫着伸手解开外衫,有些别扭的脱掉了衣服。

荀熠奇怪的盯着眼前的天子看,他怎么越看越觉得“他”的举动像是个女人?好在荀熠也没有多想,毕竟天子之躯金贵,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袒露也很正常。

给阿娇换了药,又帮她重新包扎了一下,荀熠说道:“伤口差不多要愈合了,再换两次药就可以下床了。”

如今是夏天,基本上两天换一次药,也就是说再有个四五天,阿娇就可以活动了。

阿娇听罢微微颔首:“麻烦荀先生了。”

荀熠动了动眉:“刘公客气了。”

阿娇:“。”

她没忍住开口道:“荀先生,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刘公?”真的好难听!

“那要叫你什么?”荀熠挑眉:“陛下?”

似乎感觉荀熠话中的嘲讽,阿娇转头看向他:“你……对我有意见?”女人的第六感觉告诉她,眼前的荀熠虽然表面上对自己还算礼貌,但实际上他的语调和态度好像有那么一点不敬。

“鄙人一介草民,怎敢对天子有意见?”荀熠微微低头道:“刘公……子好好休息吧。”说着,他转身出了房间,

阿娇:“……”真是莫名其妙的人。

等阿璃再过来的时候,阿娇悄悄的告诉了女儿,自己对荀熠的感受。刘璃听了也觉得有点奇怪:“荀先生平时人挺好的呀。”

她想了想道:“会不会是因为荀先生师父的缘故,所以荀先生才会这样呢?”

“他师父?”

于是刘璃便将荀熠的师父淳于意的故事,还有淳于意的女儿淳于缇萦舍身救父的事情告诉了阿娇。

阿娇听罢微微一愣:“淳于缇萦?”

刘璃点头:“阿母,你知道淳于缇萦?”

阿娇擡眸看向刘璃,轻声道:“阿璃,淳于缇萦曾经救过我们母女。”

“欸?有故事?”

建元四年,重生后的阿娇意外怀上了孩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胎位很不稳定,好几次莫名其妙的就见血了。

为了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阿娇再次找到了淳于缇萦,希望她能够留在自己身边,一直到自己将这个孩子生下来为止。

也是因为有淳于缇萦在,阿娇才能生下刘璃。

刘璃没想到他们之间竟然还有这样的渊源,她出门再看见荀熠的时候,顿时又觉得他亲切了许多。

“荀先生。”刘璃笑眯眯的站在他面前。

荀熠正在教卫燕儿晒药材,听见刘璃的声音,他转头看向她:“有事?”

“荀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好想问问你。”刘璃迈开脚步,在他身边走了两步。

“什么问题?”

“荀先生马上要到而立之年了,可曾想过在哪里安个家?”刘璃真诚道:“若是荀先生想留在朔方城,阿璃可以送一套房子给先生。”

荀熠微微一笑:“我倒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既然阿璃提出来了,那我便好好考虑一下。”

卫燕儿问:“阿璃,若是我也想在朔方城住下,你可会送一套房子给我?”

刘璃笑道:“燕儿姐,你可不能留在朔方城,你要回长安将你跟着荀先生所学的东西传承下去。”

**

长安方面暂时并没有关于王太后的噩耗传来,阿娇的伤彻底愈合了,刘璃便安排阿娇搬出了荀熠的医馆,住进朔方城的宅院里。

朔方城住宅区的房子基本上是三层楼高的小洋房,一个宅院大概可以住下十几口人。刘璃给阿娇安排了一个顶楼通风凉快的屋子住了一段时间,阿娇彻底喜欢上了这种闲适的日子。

刘璃也从郡守府搬到了这个宅院来,这里以后就是她在朔方城的小家了。院子里有一个歪脖子树,刘璃让陈非帮自己在树上悬了一个吊床,傍晚的时候她往吊床上一躺,晚风习习小日子格外的惬意。

就是蚊虫特别多,在树下呆了一会,就被叮了一脸的包。

大概九月中旬的时候,刘璃收到了从长安传来的飞鸽传书,刘彻催促阿娇快点回长安。看着刘彻信中的口吻,阿娇猜想王太后可能真的要不行了。

陈非连忙整顿了亲卫队,安排好马车,准备护送阿娇回长安。

刘璃有些不舍的抱了抱她,阿娇也有些舍不得离开,但是她必须要走了:“阿璃,早点完成朔方城的事情,早点回长安。”

刘璃点点头:“好。”

送走阿娇之后,刘璃便继续投入朔方城的建设中去,大概过了五六天左右,刘璃突然注意到,自己的好感度列表上,属于王太后的那个进度条,变成了灰色。

而一直到最后,王太后对她的好感值,都停留在-5,不曾变化过。

王太后一直吊着最后一口气,在见到“儿子”最后一眼后,这才彻底咽了气。阿娇心情复杂的看着最后缓缓闭上眼睛的王太后,伸出手轻轻的握住了她还留有余温的手。

人死如灯灭,即使曾经有再多的不满,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化为了虚无。

王太后崩,与汉景帝合葬于阳陵。等办完了王太后的葬礼,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刘彻整个人失魂落魄的回到了椒房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间里。

他从没想过,自己的母亲会这么快就离开了。

阿娇在寝宫门口站了一会,最后没有进去打扰他,一转头却看见了自己的母亲窦太主。

“阿……姑母怎么来了?”阿娇定了定心神,看向眼前的母亲。

刘嫖目光狐疑的盯着眼前的大侄儿看了一会,缓缓开口道:“方才在太后下葬的时候,我见阿娇的情绪不对,她没事吧?”

阿娇道:“可能是因为操办母后的葬礼太累了,姑母不必担心。”

刘嫖瞥了一眼关紧的寝殿门,还是不放心:“吾进去看看她。”说着便也径直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阿娇顿了顿,便也没有阻拦她。只是在刘嫖从她眼前经过的时候,阿娇清晰的看到了母亲两鬓发白的发丝,她的心一紧。

王太后其实比母亲还要年轻一些,都已经过世了,那自己的母亲呢?要不要问问阿璃?

刘璃在朔方城的发展暂时还算顺利,只是某日,她在跟着系统学习如何炼钢的时候,突然发现系统任务“三王叛乱”其中关于衡山王的分支显示完成了。

又过了不久,便听到了关于衡山王刘赐意图谋逆,刘赐自杀,衡山国被除国的消息。

刘璃托腮看着这个任务支线,心里暗道一声活该,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两个支线,也就是淮南王和江都王这两个诸侯。

她特意查了一下,历史上在元狩元年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可以彻底给解决了,距离现在也不过还剩两年时间。

她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她已经来到这个时空快六年了。

今年的秋天的边境依旧没有匈奴人的骚扰,农民们忙着耕种,往来朔方城的商户们也渐渐地变多了。刘璃安排了一批人去五原郡的山上开矿挖煤,然后送去新建的煤场制作成蜂窝煤。

毕竟现在已经入秋了,再过几个月冬天来了,她要给百姓们准备好过冬的东西,以免再发生去年那样的集体流感。

今年收上来的棉花量足够给朔方城里的每一个百姓都做一件薄薄的棉袄了,按照制作羽绒的办法,刘璃先设计出了一件棉袄,穿在身上感受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便交给纺织厂批量生产棉袄。

于是没过多久,朔方城中出现了一家卖棉袄的商店,一些来城里摆摊的百姓,在结束了一天的摆摊之后,路过这家商店,摸摸口袋里今天赚到的钱,决定进去买一件棉袄,留着天冷的时候穿。

朔方城的寒流比刘璃想象中来得还要快,天气很快就冷了下来。刘璃让各县的县令来郡守府报告每个县的人口,然后去煤矿长领取相对应的蜂窝煤。

每一户可以领到三个蜂窝煤,百姓们领到煤球之后,纷纷感谢公主的慷慨。刘璃想到去年这个时候,大家纷纷病倒了,今年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心中甚是欣慰。

眼看着又到了十二月,刘璃看着城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甚是满意。

朔方郡和五原郡的郡守都过来询问刘璃:“公主,今年我们大家是不是可以在朔方城中过年了?”其实他们是想留建陵公主。

因为眼看着朔方城已经初具规模了,那就代表着公主建城的任务完成,建陵公主就要离开了。不论是百姓,还是两郡的官员都挺舍不得的。

刘璃笑着说道:“放心吧,今年我还是会留下来的。”毕竟整个朔方城都是她的心血,她得陪朔方城过第一个新年。

这是她来朔方城的第二年,却是整个朔方城的第一个新年。

刘璃道:“今年让咱们朔方城里的百姓,过一个不一样的新年!”她可能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了。

两个郡的郡守连忙道:“公主有什么吩咐尽管和下官说。”只要公主在他们这里,他们就不愁每年需要上缴的税收完不成了。

刘璃又怎么不会不知道郡守的心思?她只不过不想点明而已,等今年过了年,之后若没有什么意外,她就可以回长安了吧。.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