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方的新年不,公主每主日送我一个苹……(2 / 2)

“可你能来,就代表你很勇敢了。你现在的医术不精是因为你才刚学没几年,等时间长有经验了,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医者。”刘璃鼓励道:“大汉未来的医术,还等着你发扬光大呢。”

卫燕儿被刘璃说得心中一阵开怀,嗔怪道:“我哪有你说得这般厉害呀,义妁女医和荀熠先生才是真的厉害。”

真正论起来,楚服也是个半吊子巫医,她是从阴阳学摸索到医学方面去的,真正的中医还要属荀熠和义妁这样的。

其实如果卫燕儿能够和荀熠或者义妁学习医理的话,应该会更好吧。不过见卫燕儿如此想家了,刘璃终究没有将这个提议说出口。

院落的雪还没有融化,刘璃突然玩心大起,拉住卫燕儿的手道:“姐姐,不如我们来堆个雪人吧。”

卫燕儿年长刘璃六岁,在大汉而言,此时的她早已经是一个可以嫁人的姑娘了。但因为先前天子改了法令,女子可以二十岁之后嫁人,她才可以继续跟着楚服学习医术。

她见刘璃这般好兴致,唇角露出温柔又宠溺的笑容:“好呀,不过不能玩太久,会冻伤的。”

刘璃兴致颇好道:“我们将尔雅叫来一起吧。”

星河明月下,陈非染着一身的酒气安静的靠在回廊的柱子边,目光深邃又柔和的看着在雪地里玩耍的三个女孩。

最后他的神情逐渐凝固在那个身披白羊绒披风,身影几乎和雪地融为一体的女孩身上,月光下的小公主,是如此的圣洁且高贵,

他的黑眸中逐渐浮现了一层温柔笑意,心中好像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他要守护好如今的大汉,还有眼前的肆意的笑容。

**

翌日清晨,刘璃起床洗漱后,便展开了信笺,咬着笔尖给远在长安的父母写一封家书。将最近城中发生的事情,还有她对他们的新年祝福都一一写了下来。

写好之后,刘璃让人取来信鸽,将自己的家书绑在了信鸽的脚上,然后将信鸽放飞。她仰头看着信鸽飞向了远方,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房间,伸手将暖炉抱在怀里,对着桌上的地图,继续研究规划未来的朔方城。

今天是公元前126年的新年第一天,百姓们都还没开工。等新年过后天气转暖,落在田间的雪融化了,给土地里的冬小麦充分的水分,这样冬小麦就可以生长了。

冬小麦六月份可以收获,这个期间可以安排百姓们多种一些水果蔬菜,丰富一下大家日常的吃食,还有补充一下维生素。三四月份的时候,还可以规划出一片土地种植棉花。

等棉花长成了,给城里的百姓们做棉袄,届时再到冬天的时候就不怕寒冷了。而那个时候,朔方城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完工了。

刘璃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画画,将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先记录下来,以免之后会忘记。

对了,听说沃野县耕种的一头黄牛已经老了,干不了活了。到时候可以安排人将这头黄牛处理了,给工人们加餐。

刘璃支着脑袋开始想,关于牛肉的烹饪法。

可以做咖喱牛肉,或者做牛排,炖牛腩也不错。

刘璃越想越有些馋了,她连忙晃了晃脑袋,将脑海里的那些美食给甩掉,现在可不是想吃的时候。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疾行的马蹄声,刘璃侧耳听了听,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她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匆匆站起来走到房间门口,推开门听得更清楚了。

有马蹄铁的声音,应该是陈非的精锐骑兵部队。

外屋的竹青见刘璃出来了,连忙站起来问:“公主,怎么了?”

“竹青,你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刘璃吩咐了一声,心中觉得奇怪。

陈非的骑兵有一部分一直守着郡守府的,除非是要打仗,不然不可能这样大规模的动这些骑兵的。

难不成长城那边发现了敌情?

竹青很快回来了,她一边喘气一边对刘璃道:“公主,听说在鸡鸣塞口发现了好多匈奴人,陈非知道后,就带着骑兵过去了,好像要打仗。”

刘璃:“!”

还真被自己猜中了?

可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啊,匈奴人怎么回选择今天来入侵呢?刘璃心中不安的在屋内来回走了两步,总觉得不太对。

竹青以为公主害怕,开口安抚道:“公主,陈非一定可以将匈奴人打跑的,他那么厉害!”

想当初陈非刚刚出现在公主身边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又瘦又矮的小宦官。

谁能想到六年之后,当年那个小宦官,摇身一变成了厉害的将军,甚至还封了侯爵呢?

刘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后吩咐道:“你叫两个人去盯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竹青:“诺。”

虽然朔方郡中有陈非的两万精锐骑兵守,可以不用害怕匈奴人打过来,但是城还没建好,就被攻城的话,于民心不稳。

她好不容易才让百姓们坚定了留下来建城的决心,可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

陈非将军带骑兵往鸡鸣塞那边跑的消息,已经被很多百姓知道了,大家也在猜测是不是匈奴人又杀过来了。

想到以前边郡被匈奴人烧杀抢掠的事情,很多人都心有余悸,甚至想要不要提前撤出城。

边郡果然一点也不安全。

一直到中午,安排去调查的侍卫返回来向刘璃汇报边塞的情况。“公主,不是匈奴人攻打来,而是匈奴人来投降了。”

刘璃诧异:“匈奴人来投降?”她没听错吧?这才元朔三年啊,匈奴人就投降了,那历史上之后十几年的战争,大汉和谁打的?

侍卫回道:“陈将军此时正押着来投降的匈奴人往城里来了。”

这边侍卫刚刚向刘璃汇报完,那边陈非便已经单枪匹马的回来了。他入郡守府,求见公主。

刘璃连忙让他进来,眼巴巴的看着他,希望他将事情给说清楚。陈非也不作隐瞒,将匈奴人投降的事情和刘璃说清楚。

原来,去年十月秋天,匈奴人之所以没有来偷袭大汉,是因为他们的军臣单于病危了。匈奴内部其实也不和谐,这个军臣单于病危之后,匈奴各部落的势力便也在暗自争斗。

一直到去年冬天,军臣单于死了。

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并且要迫害军臣单于太子于单。这个太子于单没办法,只能带着他的一部分亲信向南逃跑到大汉边境。

安排在长城上的士兵发现了太子于单的踪迹,便通知了城内的守军,陈非便是这样带兵出去的。

太子于单表示愿意投降于大汉,现在陈非已经将这些人全部扣押下了,打算亲自押送这些投降的匈奴人回长安。

刘璃听完之后,这才恍然:“原来是这样。”

陈非道:“我怕这个太子于单投降有诈,所以并没有将他们带进县城。如今我回来只是想和公主只会一声,我得离开朔方郡。”

“我知道了,你放心带那个匈奴太子回长安吧。”刘璃道:“朔方郡这边你暂时不用担心,匈奴人内部大乱,又更换了政权,一时半会恐怕也不会再来骚扰大汉了。”

“公主在城内还是要注意安全。”陈非不忘叮嘱一句,默默地补充道:“臣会尽快回来的。”

刘璃抿了抿唇,颔首道:“好。”

等陈非离开后,刘璃出于好奇,闭上眼睛搜了一下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结果还真被她给找到了。

同样是元朔二年的冬天,匈奴的军臣单于死了,随后被他的弟弟伊稚斜给夺了政权,太子于单跑来大汉投降,然后汉武帝还给这个太子于单封为了涉安侯。

看来这个太子于单是真的来投降的。

陈非带着匈奴太子离开不多久,刘璃便宣布让百姓们正式开工,继续建造朔方城。随后她则从系统商城兑换了一些适合在这里种植的水果蔬菜的种子,交给了治粟都尉,并且告诉了他这些东西的种植时间和办法,让他教给耕种的百姓们。

一切按照之前的模式进行,大病初愈的百姓们,在经过新年期间的休养,现在干活儿更加有力气了。

大家的病基本已经好了,所以来城中治病的医官也可以回长安向天子复命了。刘璃想到如此一来,荀熠和义妁恐怕也会离开。

刘璃之前询问过义妁,愿不愿意留下继续为城中百姓治病,但是义妁说家中还有母亲和弟弟要照顾,之前揭了皇榜过来,已经不容易了。现在百姓们都恢复了健康,她也要回家去了。

义妁这边,刘璃也只好放弃。

至于荀熠那边,刘璃还是想再争取一下的。

荀熠的住所就在医官们的隔壁,刘璃也不知道荀熠喜欢什么东西,特意从系统空间里兑换了一些水果当作礼物,这才郑重的登门拜访。

荀熠身边的护卫似乎已经在帮他收拾行李了,见到行至门口的那位公主,护卫扭头冲着屋内喊了一声:“先生,有人来访。”

刘璃听到护卫对自己的称呼,嘴角抽了抽。她在心中默念,自己此时就是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刘皇叔。

荀熠的声音从屋内传来:“让她进来吧。”

刘璃让跟在自己身边保护的士兵就在门口等着自己,然后她提着手中的果篮走了进去。

“荀先生。”刘璃将手中的果篮放在荀熠面前的桌上,一双漂亮的眸子清澄澄的看着他:“听说先生要离开了,为了感谢先生这段时间对朔方郡百姓的医治,阿璃特意选了一些珍贵的果子送给先生。”

其实就是苹果,但谁让这个时代没有苹果呢?

此时的荀熠也在整理着手边的东西,因为在家里,他的衣衫都没有穿戴整齐,很像刚睡醒的样子。

听到刘璃说送来很珍贵的果子,他下意识瞥了一眼,心想自己作为医者,什么样果子没见过呢?结果这位小公主送来的,还真是他从未见过的果子。

“这是何物?”荀熠起身走到桌案旁,拿起篮子里的一个苹果仔细的打量着,又小心翼翼的放在鼻息间闻了闻味道。

这果子的表面似乎还散发着一种很奇怪的香味。

刘璃见荀熠对苹果如此感兴趣,心里便知应该还有戏,她开口道:“这个果子名为苹果,是阿璃赠与先生的离别礼物。”

荀熠闻言,终于转头看向眼前的女孩:“你过来只是为了送我这些果子?”

“自然。”刘璃来了一招以退为进:“上次阿璃本想挽留先生留在朔方城中为百姓治病,但被先生拒绝了。阿璃想先生仁济于天下,定然是觉得朔方城的百姓太少了,所以才不愿意留下来。”

荀熠:“……”

顿了顿他动了动眉梢道:“你这小姑娘,倒是挺会颠倒是非黑白的。”他何时说过是因为朔方城的百姓太少,才不愿意留下的?

刘璃的神情显得有些无辜:“朔方郡和五原郡两地的百姓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人,自然是达不到先生提出的万万人呀。”

“公主言之有理。”荀熠唇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来:“多谢公主相赠这个苹果,我们明日便离开。”

刘璃:“额。”

很显然,荀熠并不吃刘璃的以退为进。

刘璃有些急了:“先生真的不再考虑一下留下来吗?日后城中百姓难免会再生病,若有先生妙手回春,也可帮助大家少一点病痛之苦。先生的师父淳于意前辈,所教授的医理不正是这个吗?”

“你竟然知道我师父?”荀熠有些吃惊,师父过世的时候,眼前的这个小公主应该还没出生吧,她是怎么知道的?

刘璃清了清嗓音道:“那日除岁,阿璃听到先生和旁人聊起了恩师,之后便向大家打听了一下关于淳于意前辈的事情。仓公一生都在救治百姓,阿璃相信荀先生揭皇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想来救人。”

“公主,你将鄙人想得太清高了。”荀熠微微一笑:“我确实是为了赏金,才会来朔方城的。”毕竟周游四方,治病救人也是需要经费的,或许这便是他没有师父那么受人爱戴的原因吧。

“那先生究竟如何才愿意留下呢?”刘璃试探性开口道:“先生既然想要赏金,那我若给你赏金,你可愿意暂时留下?”

荀熠垂眸看了看那一篮子苹果,又擡眸对上眼前这个小公主真诚而又期待的目光,他缓缓说道:“你和我见过的那些权贵都不一样。”

今年二十八岁的荀熠,在师父淳于意过世之后,便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周游大汉各地,为百姓治病。一路上他也遇见不少官威很大的权贵,却从没见过和眼前这位公主一样的人。

他所遇权贵,皆喜欢仗势欺人,不将百姓当人看。一路走来,他见过太多惨状,但更多的时候也无能为力。

百姓的疾苦,又岂是医术高超就可以医治的?

而她贵为公主,却从不曾将平民百姓当成蝼蚁,甚至还处处为他们着想。这些日子他也亲眼目睹了,两郡的百姓是如何拥护她的,她又是怎么为百姓出力的。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公主。

他忽然有点期待,眼前的这座城,在这位公主的带领下,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荀熠说:“公主,你说服我了。”

刘璃愣了一下:“啊?”果然还是需要钱来解决吗?

这样想着,刘璃倒是松了一口气,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基本就不是事了。而且她也不觉得喜欢钱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她自己也很喜欢钱呀。

于是刘璃道:“只要先生愿意留下来,日后每个月我都会赠与先生一块金饼作为酬金。”她刘璃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啦。

荀熠却道:“不,公主每日送我一个苹果就好。”

刘璃:“。”我宁愿每天送你一个金饼!.w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