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蔗糖
太学院的视察结束,正好赶上了放学时间,刘璃便准备和父母一起回去。帝王的车驾还停在太学院门前,卫兵们排成列队护送帝后上车。
其他放学的学生们都远远的跟在后面,如同现代人追星一样簇拥在一起,踮着脚尖脖子也伸长了,就想目睹一下天子的真容。
然而他们也只来得及看见天子玄色长袍的背影在眼前一闪而过,最后车轱辘缓缓转动,渐渐远去。
学子们议论纷纷,感叹着天子的英姿。
当然也有和刘玥关系不错的同学为她抱不平:“同样是公主,为什么陛下只接走了建陵公主,却对你们姐妹视而不见呢,陛下好偏心。”
刘玥咬着唇,努力保持着淡定不在乎的表情:“嫡庶有别,我与妹妹有专程的车辇来接。”
李敢等天子的马车走远了,这才小声对他老父亲道:“父亲,我觉得刚才那位建陵公主可能看上儿子了。”
李广:“?”
李敢抓了抓耳朵,压低了声音道:“刚才这位小公主不仅故意接近我,还冲着我笑呢。”他说着嘿嘿的笑了一下,脸上多了几分羞赫的神情。
回想起刚才建陵公主冲着自己那甜腻腻的一笑,李敢大约认定了这位小公主一定是被自己刚才骑射时的英姿给吸引了。
毕竟在雁门郡,一大半女郎都倾慕于他呢。
李广想到建陵公主好像对谁都是笑意盎然的模样,自己这个傻儿子怎么就以为公主对他另眼相看了?而且刚才在校场的较量,这傻儿子不是输给了那个叫霍去病的少年了吗?
李广迟疑了一下,不想打击傻儿子的自信,只道:“若想得到公主的青睐,之后你和那霍家小子较量的时候可不能再输了。”
李敢突然被点燃了斗志,他用力点头道:“阿父你放心,之前是我轻敌了,这一次我绝对不会给我李家丢脸!”
李广擡手重重的拍了拍李敢的肩,夸赞道:“好样的,走,回家老父给你特训一下。”
李敢微微仰头看向自己的父亲,而后用力点头:“诺。”
跟在后面的霍去病虽然听不见李广李敢父子说了什么,但是他们父子这样的互动,让他发自内心的羡慕。
若是自己也有父亲,那他的父亲是做什么的呢?
是贩夫走卒,又或者是和舅舅一样,在某个军中当差?
倘若有一天,自己能够见到父亲,一定要问问他为什么不认自己……
帝王车驾内,刘璃靠在阿娇身边闭眼休息,然后就瞄到了李敢的好感度,刷的一下从原先的0点,变成了80点。
刘璃一脸懵逼,发生什么事了?
一直到回了未央宫,刘璃都没搞清楚为什么李敢对自己的好感度,一下子就涨到了80点。
椒房殿的大长秋见主人们都回来了,连忙小跑过来,喜滋滋的说道:“陛下,小君,中郎将司马相如派人送来了蜀地的水果,说是夏日解渴的良物。”
“哦?”刘彻扬了扬眉问:“何物呀?”
大长秋道:“此物上古时候唤作柘,蜀地的百姓都称之为甘蔗。”
刘璃一听这个,非常机敏的竖起了小耳朵:“甘蔗?”
大长秋点头:“是呀。”他说着拍了拍手,便有两个宫女手中捧着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中正是甘蔗——这个甘蔗还没有去掉外面黑色的皮。
刘彻伸手拿了一节甘蔗在手中把玩,纳闷道:“这东西要如何吃?”
大长秋想到进献此物的人说的吃法,连忙道:“放在嘴里咀嚼,然后吐掉残渣。”
刘璃噗嗤一笑,看着大长秋道:“不对不对,这外面的黑色要去掉才可以咀嚼。”
大长秋一愣,再仔细回想一番,连连称是:“是奴给忘记了,还要去掉这黑色的外皮。”
于是大长秋又命人先将外皮去掉,这才再次给帝后呈上来。
刘璃倒是挺想吃甘蔗的,奈何她抱着一根啃了半天就只啃下一小块来,最后她选择了放弃。
若是有榨汁机,倒是可以直接榨甘蔗汁喝,哪里还用这么费劲的啃着吃。
刘彻也嫌弃甘蔗啃起来费劲,吃了几口便也不吃了:“甜倒是蛮甜的,可惜吃起来太费劲了。”
刘璃还在想着榨汁的事情,她突然“呀”了一声,倒是将一旁的阿娇和刘彻给吓了一跳。
“你又想到了什么,如此一惊一乍的。”刘彻好笑道。
“父皇,我突然想起来,这甘蔗是可以做成糖的。”她怎么就将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呢?
如今大汉用的糖,基本上是麦芽饴糖,就和酿酒一样,需要大量的粮食谷物来做成饴糖,所以饴糖是非常昂贵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到甜。糖的普及大概在西汉中后期。
这也难怪上次自己给了小赵兴一块糖,他会欢喜得不行。
如果这个时候利用甘蔗将蔗糖做出来,那糖的价格就会下降,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糖了。可以尝到甜的滋味,那国民幸福指数也会随之上升的。
刘彻自小生活在宫廷中,对于糖这类的东西倒也不觉得稀罕,所以听到刘璃说可以用甘蔗做糖,他的反应也很平淡。
刘璃才不管刘彻是什么反应,反正她现在放暑假了,正好可以去尝试一下将甘蔗转变成为蔗糖。
另外她还想到了一个被她忽略的东西,那就是日常做菜用的油,其实也可以通过压榨菜籽来提取出菜籽油的。
不过她来大汉这两三年,好像没怎么见过油菜花,可能因为她一直住在未央宫内的原因,又可能因为她出宫的时候错过了油菜花开的时间。
刘璃在纸上大概画出了油菜花的样子,然后交给花收籽的时间。”
油菜应该是遍布整个中国的植物,刘璃记得每年的四五月份,特别是五一的时候,乡野之间遍地都开满了黄色的油菜花。
她不确定的是,这个油菜究竟是中国本来就有的植物,还是从外邦传进来的。
另外一方面,刘璃便请阿娇传了口信,让司马相如将蜀地的甘蔗全部收购,运送来长安。
这一笔收购自然又算在了财政支出上面,桑弘羊看着建陵公主列出来的采购清单,便猜到小公主又要做出新的东西了。
刘璃则趁着收购甘蔗的这段时间,好好的学习了一下提炼蔗糖这一项技术。
原来在后汉时期,百姓们就已经学会从甘蔗中提取蔗糖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的做法还很原始,用高温蒸煮的方式将甘蔗汁中的水分给去掉,就可以得到粘稠的糖浆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提取蔗糖的技术在唐代才有了跨越性的进展。据说是学习了当时印度的制糖经验,做出了红糖。
而白砂糖则是在明朝才有的。
菜籽油的做法和蔗糖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这两个东西可以一起进行实验。
甘蔗被快马加鞭从蜀地送了过来,刘璃便直接在未央宫闲置的一个宫室中,开始了她的制糖炼油的实验。
先将甘蔗去皮切成一个个小段,然后放在平日里磨面粉的石磨台上开始碾压榨汁,最后将这些甘蔗汁都收集到一起。压榨出来的甘蔗渣也不浪费,放在一起蒸煮。
好在未央宫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即使工序繁琐,一切都能进展下去。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糖浆总算是熬出来了。
但是等糖浆冷却了,依旧还是糖浆,并没有出现结晶成糖的迹象。
刘璃又仔细得查了资料才知道,甘蔗汁一旦接触了空气,就开始发酵了,发酵之后就很难结晶了。
刘璃看着为了方便图方便,提前就削皮的甘蔗,陷入了沉默。
第一次制糖工程实验,失败。
不过好在做出来的糖浆也是可以吃的,那这也不算是浪费了。刘璃安排了一下,让宫女将这些糖浆分装在碗中,然后给未央和长乐两宫的主人送去。
就这样了还剩下很多糖浆,于是再装碗,给三公九卿们都送了一碗。
这不是逢年过节,宫里突然赏赐了糖浆,倒是让臣子们有点摸不着头脑。负责给各家送东西的内侍笑吟吟的说道:“这糖浆是建陵公主赐给诸公的,公主说夏日流汗多,又晕厥感的时候,可以喝一碗糖水便可以解暑,治头晕之症。”
诸公爵们闻言,纷纷感谢建陵公主的赏赐,他们发现自从大汉有了建陵公主,为官的福利也变多了呢。
——李广府邸。
为了开学后那场和霍去病的比试,李敢最近在家里非常勤奋的锻炼身体。练得满头大汗,眼前发昏的时候,府中家仆将宫里赏赐的糖浆冲成了糖水送了过来。
家仆一边给李敢扇风,一边将糖水递给李敢道:“三公子,喝一碗糖水吧。”
李敢一抹额头的汗,摆手道:“不喝不喝,这大热天,你还叫我喝热的,是怕我不够热吗?”
李敢以为这糖水是用饴糖(麦芽糖)煮出来的,摆手间脸上也写满了嫌弃。
家仆连忙道:“三公子,这是建陵公主特意命人送来的糖浆做出来的糖水,只用了一点点,味道就非常的甜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