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阿璃是么?”刘陵的眼中带着欢喜的笑意:“好聪明呀,一见面便知道叫我姑姑。”
刘璃腼腆一笑:“因为刚才母后和阿璃说起过姑姑。”
刘陵亦欢喜的看向刘彻:“阿娇姐,阿陵这次会在长安多住些日子,你若是觉得无聊,便可叫阿陵来陪你。说不定,阿陵还能看见你肚子里小皇子的降生呢。”
刘彻只点了点头:“嗯,用膳吧。”
这顿晚宴只是很寻常的菜色,刘彻并没有用神女赐予的那些食材来招待刘陵,等用完后,刘陵本来还想和刘彻说会话,刘彻却已经表现出因为怀有身孕而不舒服的模样。
刘陵只好屈身告辞,返回长乐宫。
她临走前,刘璃非常乖巧的伸出手握住了刘陵的手:“姑姑,阿璃代替母后送你出去吧。”
刘陵点头:“好呀。”
【滴,解锁刘陵好感度:0。】
刘璃的嘴角带着甜甜的笑,将刘陵送到了车撵上,目送她随着车撵离开了。关于刘陵对自己的好感度为0这件事情,刘璃倒也不觉得意外。
只能说,这位刘陵姑姑好会演戏呢,明明刚才在晚膳的时候,她表现出很喜欢自己的模样,可实际上好感度是0。
**
如今寒冬已经过去,天气也逐渐转暖,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到来了。
二月初,皇长子刘据弥月礼,朝中臣子都派人来送了礼,王太后也安排人给这个长孙送来了贺礼。
卫子夫在房间里养了一个多月,在她儿子的满月礼的时候,总算可以下床活动了。
披香殿内摆了宴席,卫子夫的几个姐姐还有弟弟们都会过来道贺皇长子满月。
卫家的众人一起过来,长姐卫君孺早年丧夫,又没有孩子,便也回了卫家,如今帮着母亲一起打理家务事。
二姐卫少儿,便是霍去病的母亲,和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怀了孕。结果霍仲孺回了老家后,自行娶了妻子。卫少儿独自生下了霍去病,因为没有正经的婚嫁,卫少儿如今也住在卫家。
说起卫家姐弟,就不得不说他们那传奇般母亲。
大汉民风较为开放,对女人的约束比较少,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贞洁一说。就连当今的王太后,在入宫之前,也曾嫁过人还生过孩子。如今王太后和外人生的孩子,还被刘彻封为了修成君呢。
卫子夫的母亲本是平阳侯府的仆人,后来嫁给了一个姓卫的男子,史料记载她的时候,都称呼她为卫媪,便是卫家老夫人的意思。
卫子夫是卫媪第三个女儿,而卫青则是卫媪和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下来的。
卫青从小在郑家受苦,过着被奴役的生活。卫子夫怜惜这个弟弟,便将卫青带回了母亲身边,在平阳侯府当骑奴。所以卫青和卫子夫这个姐姐的感情是最好的。
如今卫青在未央宫当差,而卫子夫又是天子的美人,卫家也算是脱离了为奴为婢的日子。
宫人将卫子夫的姐姐和弟弟迎进殿内,卫少儿直说要去先看看小外甥,便拉着长姐卫君孺去了后面的寝殿。
卫青带着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以及外甥霍去病先在厅内入座。
卫子夫在寝殿内给儿子换上了新衣服,她的目光温柔中带着些许不符合年纪的沧桑,给儿子穿好衣服后,她缓缓低头在孩子的额头落下一吻。
动作格外的珍惜又小心。
“三妹。”卫少儿跨进门的时候,便唤了一声,随后人便已经进来了。
卫子夫擡头看向进来的两个姐姐,晃了晃神后,才露出一丝笑容:“长姐,二姐。”
卫少儿一边恭喜妹妹生了皇长子,一边看向了在襁褓中的孩子:“好俊的孩子呀,给我抱抱。”
卫子夫迟疑了一下,还是将怀里的儿子交给了卫少儿。卫君孺也凑过来看着小刘据夸道:“小皇子似乎和三妹长得很像呢。”
卫少儿点头:“是呢,鼻子嘴巴像三妹,眼睛好像有点像陛下。”
卫君孺擡头看向卫子夫:“皇长子的满月宴,陛下会来吗?”
卫子夫从卫少儿的怀里将儿子接过来,抱在怀里,眸中带着几分冷意:“陛下……应该不会来吧。”
孩子三朝礼(出生第三天)的时候,天子都没有过来。准确的说,除了皇长子出生的那天,陛下过来看过后,便再也没来过。
他好像一点也不在乎他的第一个儿子。
“陛下好不容易才有了我们据儿,竟然一点都不关心吗?”卫君孺感觉到诧异,毕竟当初三妹怀阿玥和阿玲的时候,陛下对三妹可珍惜了。
卫少儿嘴快:“长姐你忘了吗,椒房殿的那位也有了身孕,陛下恐怕更关心皇后肚子里的吧。”毕竟皇后腹中的孩子,才是嫡长子。
这话让卫子夫的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善,卫少儿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她连忙道:“三妹,你也别太担心,想想当年你怀阿玥的时候。那位陈皇后虽说也怀了身孕,可她生下的女儿却是个痴儿,比不上我们阿玥半分。”
“如今呐,保不准她腹中的孩子依旧是个痴儿,和我们据儿没法比。”
一旁的卫君孺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周围,确定没有外人之后,才训斥卫少儿:“你闭嘴吧,三妹在宫中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你方才的话若是叫别人听了去,你是想害死我们卫家吗?”
卫少儿捂住嘴,小声嘀咕:“我这不也是想让三妹高兴一下么。”
卫子夫垂着眼帘,眼中的思绪万千,最后终究化成了一缕虚无,她擡眸道:“前殿的宴会应该准备好了,两位姐姐走吧,一起庆祝据儿满月。”
卫君孺拉住卫少儿点头道:“好,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今日我们都是来给小皇子庆祝的。”
卫子夫抱着儿子缓缓的走在前面,她微微擡着头身姿直立,走路的动作也非常有仪态感。
跟在后面的卫少儿小声对姐姐道:“我怎么感觉三妹怪怪的?”
卫君孺看着卫子夫的背影,低声道:“我也觉得她有些奇怪,听闻她生据儿的时候,过了一趟鬼门关,等会我们多照顾一下她吧。”
**
阿娇是被苏文提醒之后,才想起来,今天是皇长子刘据的满月日,她想了想决定不过去了,只是派人去刘彻的私库里挑一些东西送过去。
如今桑弘羊的财政改革还在进行中,长安城内的太学也在建造,大概到了秋季的时候,太学就能建好了。
刘彻还说,等到时候就安排刘璃还有一些侯门子弟,一起去太学学习四书五经。阿娇能感觉到,刘彻对阿璃越发的重视了。
“陛下,皇后和建陵公主到了。”苏文在门口提醒。
阿娇回过神,微微颔首:“请他们进来。”
如今刘彻的身子已经快有五个月了,让他这样来回在椒房殿和宣室殿之间奔走实在不妥。阿娇本想让内侍们将奏疏都送去椒房殿,但刘彻不同意。
他宁愿从椒房殿跑来宣室殿。
反正折腾的是他自己,阿娇便没有再说,随他怎么做。
一般上午,阿娇在宣室殿处理政务,朝中三公有事便会在这个时候来宣室殿上书。今日本没什么事,偏偏丞相田蚡过来,向天子弹劾了一个叫灌夫的豪强。
田蚡叽里呱啦的说了半天,阿娇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便随口说:“这种事情你这个丞相自己不会做主吗?”然后就将他打发走了。
刘彻听到阿娇转述之后,也觉得没什么,便点头问:“还有其他事吗?”
“你的儿子今日满月,我没有过去,但是安排人送了礼物。”阿娇扬眉道:“你若是想去,等一会我可以和你一起再去看看。”
刘彻抚了抚自己的肚子道:“罢了,我不去。”相比自己的皇长子,此时的刘彻确实更加期待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
阿娇看着眼前的刘彻身上突然散发出来的母性,她有些诧异的扬了扬眉,只感觉有些好笑。
而一直在旁边的刘璃却笑不出来。
从阿娇和刘彻说田蚡和灌夫的事情时,她脑海里的系统就开始发出了提示:【滴,触发“田窦之争”事件。】
田,便是如今的丞相田蚡。而这个窦,便是窦婴。窦太皇太后的侄儿,也是窦家外戚的最后一股势力。
历史上随着窦婴的死亡,代表旧外戚的势力也彻底退场了。新外戚势力卫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创了大汉的新时代。
站在汉武帝的角度,窦婴的死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站在阿娇的角度,窦婴的死就代表了能够让她依靠的最后一股力量也没了。
所以,在元光四年末的时候,窦婴被处死后。元光五年,阿娇就被废了。
如今的形式,阿娇是天子,刘彻才是阿娇。那么在这个时空的田蚡和窦婴,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刘璃知道,他们的结局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她要不要改变历史,将窦婴给保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