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苍见状笑着摇头,轻拍了拍萧玥的背,“阿玥,以后要听你二叔的话,知道吗?”
萧玥狠狠擦去还未流出眼眶的眼泪,转头眨巴着眼睛看向玄离,一脸诚恳,“阿玥会听二叔话的。”
这些天她本就跟在玄离身边接受教导,对今后要听二叔的话并不排斥。
玄离不甚赞同的看着兄长,“兄长此言差矣,既有神迹出现便是我等机缘,兄长定能长命百岁。”
他与兄长不会死,也不惧死。但当下的身份是个凡人,自该在旁人面前表现出对生死的敬畏。
朝臣们先前只知道陛下患有心疾,就算当初有御医请求还是太子的陛下好生休养,朝臣们也以为陛下心疾不甚严重,完全可以正常理事。
此刻后世人的猜测却犹如当头一棒,逼迫他们不得不直视以往明明存在、却被他们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
陛下在位十八年,照天幕的说法之后岂不是要萧玥公主登基?
可如今萧玥公主才三岁有余,登基之时也才不过二十一岁左右,比二十五岁登基的陛下足足少了四年的阅历。
萧玥公主真有那个能力,当好一个皇帝吗?
何况陛下方才告诫萧玥公主的话,怎么听怎么像是托孤,更是不祥的征兆。
这种情况下,他们倒宁可摄政王有不臣之心了。
眼看摄政王身体健康,还能活上几十年,岂不是比英年早逝的陛下要好得多。
偏偏,后世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在说摄政王没有这个念头啊……
【关于荣明帝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宸王,我们在这本疑似是荣孝帝所写的日记本中并没有找到理由,但不妨碍我们对此作出猜测】
【或许是因为荣明帝曾经救过宸王,荣明帝相信他不会辜负自己的信任,做出谋夺江山的事情;也或许是荣明帝和宸王兄弟情深,荣明帝在这世上最信任的就是他】
【总之,荣明帝放心的将所有权力都移交给了宸王,自己仅保留名义上的皇帝身份】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若是宸王有任何不轨之心,就凭他当时手中掌握的权力,足以登上龙椅】
【但事实证明,荣明帝托政于宸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终荣明帝一朝,宸王没有任何逾越之举】
【从这本日记本中记载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宸王完美执行了荣明帝的每一项政令,荣朝在他的治理下日益繁荣】
【甚至在荣明帝驾崩之后,宸王依旧勤勤恳恳的辅政荣孝帝三年,最后殉于明帝陵】
摄政王仅仅辅佐萧玥公主三年就薨逝了?
朝臣们再度被后世人放出了这个消息所惊到,突然间觉得不管摄政王上不上位,意义都不大了。
三年的时间能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的夸张点,可能一个政令持续下去还没有得到结果,龙椅上的皇帝就换人了。
其实就现在荣朝的生活水平,能活到四十几岁已经算是长寿了,大部分人甚至连这个岁数都活不到。
只不过相比起前三任皇帝动辄六七十岁的年纪,四十几岁就未免有点不够看了。
先帝魂儿连连叹息,怎么自己这两个嫡子都不长命呢,要是能活得再久一点就更好了。
如果换他的庶子来当皇帝会怎么样?或许能再多活几年也说不定。
想到此处,先帝魂儿骤然睁大了眼睛,心中升起希冀。
然而天幕上的人接下去的话,却是直接打破了他的希望。
【关于荣孝帝登基的缘由,这本日记本中也有所记载】
【首先,荣明帝膝下只有荣孝帝一女,此事经史书认证板上钉钉,绝对不会有假】
【荣明帝的发妻在生育荣孝帝时不幸难产而亡,除此之外,荣明帝没有其他妻妾,甚至在登基后也没有选妃】
【这点可以说荣明帝做的没有问题,毕竟心脏病嘛,还是节制的好】
乍然听天幕提起此事,在场所有朝臣全都战战兢兢地低下了头。
夭寿哦,听到这种宫廷密闱,他们不会被陛下灭口吗?
玄苍含笑看着朝臣们自以为隐秘的眼神,摆摆手不以为然道:“诸卿不必惊慌,此乃事实,朕自不会怪罪。”
陛下金口玉言不会迁怒于他们,底下的朝臣们顿时松了一口气,恭敬行礼道:“陛下圣明。”
【至于宸王,据史书记载,他终其一生没有娶妻生子】
【之前史学界有过争论,宸王为何会如此行事,然而直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原因,可以说是史学界的一大未解之谜】
【不过经过我们对这本疑似是荣孝帝所写的日记的研究,大概找到了荣孝帝坚持不娶妻真正的原因,那就是——】
【替荣孝帝登基扫除阻碍,让她不用受到来自其他继承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