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被忽视的皇帝3(2 / 2)

坐下来后庄斯时第一时间偷觑玄离的神色,却正好撞进后者那冰冷的视线中。

玄离冷冷瞥他一眼,无声催促道:看本王做什么,还不快宣旨?

见状,庄斯时被吓得立刻收回眼神,硬着头皮让手捧圣旨的太监上前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昨夜贼人潜入宫中,幸赖瑨王进宫勤王,朕并无大碍。朕与瑨王乃一母同胞,又有此救驾之举,实为天下孝悌楷模。”

“今为瑨王加九锡、冕十旒,特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钦此。”

这道圣旨宣读完毕后,朝臣们瞬间炸开了锅。

谁知道昨晚是什么情况,陛下现在说是瑨王进宫救驾,可万一是瑨王逼宫呢?

丞相范志侪最先站出来,毅然决然地下拜道:“勤王乃为臣之本分,瑨王确该嘉奖,可若要加九锡未免有封赏过厚之嫌,还请陛下三思!”

一场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勤王就给了这么多特权,以后瑨王若是再立功,可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

届时陛下还能封赏什么,难不成要将皇位送给瑨王不成?

何况,历朝历代的教训就摆在眼前,谁不知道加九锡是权臣篡位的捷径。

再加上瑨王又是天潢贵胄,他若是想篡位天生就比权臣容易,名分上也勉强说得过去。

现在陛下又瑨王给了这么大的恩宠,陛下是生怕自己的皇位坐得太安稳啊。

范志侪为此深感忧虑,从前他觉得当今陛下有明君之相,假以时日定能带领他们缔造盛世。

可怎么猝不及防间,陛下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有丞相带头,其他大臣们纷纷下跪,“请陛下三思!”

庄斯时哪见过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向自己下跪,几乎当场就被吓得要跳起来了。

然而在玄离冰冷的眼神注视下,他硬是奇迹般地坐在原地不曾动弹,只是频频向玄离投去求救的目光。

玄离轻哼一声,对庄斯时的手足无措颇为不满。

伸手接过太监手中的圣旨,玄离转身看着跪了一地,进言请求泰安帝收回圣旨的诸多朝臣。

“诸位可是在质疑皇兄的决定?还是想逼迫皇兄按你们的想法行事?”

御史大夫邱鑫磊眼睁睁地看着玄离随手收下圣旨,丝毫没有向陛下行礼谢恩的意思,当场睁圆了眼睛愤怒不已。

“瑨王殿下,您纵使与陛下皆为先太后所出,可如今陛下为君王爷为臣,王爷断没有不敬君上的道理。”

“您方才接圣旨时不跪是何道理,莫不是您存了别的心思?”

正在看直播的后世人看到这里,再一联系后朝编纂的大干史书,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在泰安元年下半年的内容中,会有宁摄帝不敬泰安帝的记载。

【难怪史书上记载“泰安帝为上加九锡,上受而不拜”,合着这个时候的泰安帝不是本人啊,那知道真相的宁摄帝不行礼倒也说得过去】

【话不能这么说,那时候的皇帝是姜明旭,不管到底是不是他本人,在不知情的大臣们看来就是真正的泰安帝】

【宁摄帝这么做就是不敬,也难怪后朝史书写到这里,会暗戳戳说宁摄帝早有谋反之心】

庄斯时哪里敢让瑨王殿下向自己下跪,闻言连忙帮忙解释道,“这位大人想多了,我相信瑨王殿下,瑨王殿下绝对不是这种人。”

还没等底下的朝臣们对陛下今日的称呼提出质疑,玄离已经向庄斯时投去死亡视线。

明明兄长叮嘱过,让你除了宣读圣旨外其他事不要管。你倒好,非要插嘴不可。

能站在朝堂上的哪个不是人精,朝会时他人的举止稍有不对就足够他们探究下去了,你是生怕他们发现不了今日泰安帝的奇怪之处么。

接收到玄离的视线,庄斯时顿时就不敢说话了。他不敢对瑨王殿下不满,就在心里默默腹诽邱鑫磊。

瑨王殿下只是不跪你就接受不了了?那要是等你知道陛下有意传位给瑨王殿下,你该不会要以死明志吧?

成功让再说下去就要被人怀疑的庄斯时闭嘴,玄离转而看向邱鑫磊,冷笑道。

“御史大夫此言何意,莫不是想挑拨皇兄与本王的关系?”

邱鑫磊闻言一愣,心中瞬间生出后怕之情,赶忙向龙椅上的皇帝磕头请罪。

“陛下明鉴,臣万万不敢有此等想法呐!”

哪怕他已经坐到了三公的位置上,在其他人看来身份不凡,但也只不过是个臣子,怎么敢认下离间皇室骨肉的罪名。

玄离垂眸,淡淡安抚了邱鑫磊一句,“皇兄向来知道御史大夫的忠心,岂会因此等小事而怪罪于你。”

即使邱鑫磊疑惑,为什么会是瑨王出面安抚自己,而不是陛下宽宥自己的过失。

但在刚才说错话的前提下,有幸不被降罪的他也不敢再揪着这一点不放,只是谢恩道:“臣谢过陛下恩典!”

陛下还在这,他怎么可能越过陛下,直接去奉承瑨王。

好在玄离也不在意这种细节,而是环视仍旧跪着的大臣们一圈,淡淡道。

“皇兄金口玉言,圣旨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

方才圣旨宣读完毕后朝臣们就知道大局已定,只是抱着陛下或许会因为他们集体进谏而改变主意的想法,这才纷纷出列劝说。

现在知道陛下不会收回圣旨倒也在意料之中,朝臣们就算还心有忧虑,也只能劝说自己认下这既定事实。

“臣等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