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程冯河同样出列反对,大军还没开拔,他就已经能预见这笔军费开支该有多庞大。
“如今百姓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是贸然开启战端,来年的赋税征收怕是要出问题。”
随后出列的其他文臣虽然没有明确表达态度,但话里话外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
眼看这些个文臣都不不同意自己的建议,郑寿河顿时急了。说的话没有过脑子,只凭一时气愤就脱口而出。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什么意思,说来说去不就是看武将以前手下有兵的时候威风,所以不想让我们这群武将再拿到权力嘛!”
以前打仗的时候不是没有过动用过十万兵马,怎么那时候派得出来,现在就派不出来呢。
奋武将军秦长勇同样的眼神凌厉的看向出列的文臣,冷哼出声。
“一统天下是我蔚朝历代帝王的愿望,如今有大好机会放在眼前却不去利用,你们该不会是其他几国派来的探子吧?”
兴平侯汤厚善看着两位同僚火气不小,脸上焦急的神色清晰可见,生怕他们说不过文臣会急眼。
但汤厚善素来比之其他武将要沉稳许多,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主动出列声援,只是向冷眼看着底下争吵的玄苍谢罪。
“陛下恕罪,郑秦两位将军心直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但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还请陛下明鉴。”
玄苍略略颔首,无可无不可道:“朕不会因口舌之过怪罪诸卿,兴平侯放心便是。”
分明一开始还是好好的朝堂争辩,现在却被这帮武夫欺到头上来。
文臣们暗暗咬牙,只觉得这群武将果然空有一身蛮力却没有脑子,根本不会结合实际去分析问题。
御史大夫钟识光深吸一口气,就想站出来弹劾振威将军郑寿河与奋武将军秦长勇挑拨群臣关系,却被其他人捷足先登。
鸿胪寺卿罗昌进沉思良久,赶在文武大臣开始吵架之前出列进言,“陛下,臣有本奏。”
玄苍略略颔首,声音不辨喜怒,仿佛完全没有被先前的氛围影响到,“准奏。”
“如今琅国唯一还在世的皇子,就是那被留在宫中的质子穆景和,他得知此事后定会想方设法回到琅国继位。”
“陛下何不主动派兵护送其回国,若是能扶持穆景和登上皇位,令琅国对我蔚朝称臣纳贡,岂不是美事一桩?”
罗昌进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调动官职的朝臣,而鸿胪寺主掌外宾之事,当初琅国送质子来蔚朝也是由他一手操办。
因此,罗昌进才能在其他朝臣回过神来之前,记起琅国还有一位皇子在蔚朝充当质子。
如今琅国有资格继承大统的皇子全都不在世上了,只剩下穆景和这么一根独苗苗。他若是能顺利回到琅国,皇位舍他其谁。
“好啊你,”郑寿河却是直接跳起来了,指着罗昌进就开始破口大骂。
“你脑子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玩意儿,放虎归山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明明可以带兵把琅国打下来,你却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这不是给琅国休养生息的机会嘛。”
钟识光脸色同样很不好看,他要不是顾及着现在还是早朝时间要谨言慎行,早就出声怼回去了。
但饶是如此,他还是一眼眼剜着罗昌进,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摆在脸上,就差没直接说出口了。
玄苍略带惊异地打量着罗昌进,他的想法不是说不行,只是和蔚朝一贯坚持的做法相去甚远,也难怪会遭到文臣和武将的一致反对。
罗昌进闻言顿时被气的不轻,他也是为了调整在场这些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这才想出了第三个法子,怎么这群人现在全都往他身上扣帽子了。
故此,他心中也有所不快,干脆站在原地硬邦邦道:“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总归先前出列的大臣这么多,不怕多他一个。
玄苍摆了摆手,淡淡道:“无妨,早朝奏事本就该畅所欲言,朕不会怪罪于你。”
环视底下若有所思的群臣一圈,玄苍接着道:“此事容后再议,诸卿回去写份奏折谈谈各自的想法,明日早朝递上来。”
见状,听懂了陛下言外之意的贵德立刻机灵的上前一步,扬声宣布今日早朝结束,“退朝!”
不管心中有什么想法,在场的所有朝臣们此刻整齐划一的恭敬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离儿,今日朝会上为兄收到急报,琅国皇帝去世,诸皇子在混战中尽数丧命,如今你顶的这具壳子是琅国唯一的血脉了。”
刚一进御书房,玄苍就匆匆将此事告知胞弟,并将那封急报拿给他看。
玄离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太过敏感,并没有和兄长一起去上朝,而是独自留在御书房内思索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他接过兄长递来的急报,展开后大致扫了一遍,随后便若有所思地开口。
“话说,在原小说剧情中,琅国该不会就是如此灭国的吧?”
红菱和贵德等服侍的宫人并没有进来,此刻御书房内只有兄弟二人,他们也不必顾及自己谈话的内容被旁人听去,可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闻言玄苍略略点头,肯定了胞弟的猜测。
“应是如此。不过就算琅国皇室没有因为内斗死伤殆尽,也逃不过今后接踵而至的天灾。”
小说意志告诉他们的其他几个国家覆灭的原因也就这么两个,跟顾辉渊扯不上关系。何况玄苍还尚未动手,更是跟蔚朝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去。
“如此不失为一件好事。”玄离含笑看向兄长,“倒是有了将穆景和名正言顺留在蔚朝的理由。”
玄苍略略颔首,笑意中带了点轻松,“离儿所言甚是。照剧情发展琅国本就会覆灭,此刻只不过是走上正轨而已。”
穆景和身为琅国嫡皇子,自然是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投向他国。偏偏顾辉渊是蔚朝皇帝,他们二者的身份生来对立。
若是两国相安无事之时还好,可一旦到战争之时,便是水火不相容,恨不得当即置对方于死地。
原先玄离还在担忧自己该如何才能和兄长一起留在蔚朝,如今可不是打瞌睡了送枕头。
蔚朝借着琅国内乱之际出兵吞并琅国,为了防止琅国有反抗之力不得不扣留仅存的皇子回国。
同时蔚朝皇帝顾辉渊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也为了安抚琅国百姓的情绪,特许穆景和入朝为官。
而穆景和为了照拂饱经战乱的琅国百姓,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接受母国被灭的事实,同时接受了蔚朝皇帝的封赏。
这理由虽然说是一块遮羞布,听上去就是不走心找的借口,但好歹堪堪保住了穆景和的形象,不至于让他在史书上被斥为叛徒。
不过这穆景和真可谓是炮灰,剧情刚开始不久就已经失去了母国,想来他在剧情中也逃脱不了早死的命运。
收好急报,玄离随口问了一句。
“兄长可有想好要命谁前往琅国,是振威将军郑寿河,还是奋武将军秦长勇,亦或者是兴平侯汤厚善?”
玄离一手主导了今日颁布的官员调动,对蔚朝有哪些官员都了然于心。
他提出的这三位候选人是蔚朝目前最能打的武将,绝大概率领军的人选会从他们中间挑选。
兵贵神速,琅国内乱已经发生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太多时间留给玄苍去遴选新的将领。
若是他想要收回兵权,今后还有的是时间慢慢安排,不必急于一时。
记起今日郑寿河和秦长勇在早朝上的表现,玄苍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哪有在早朝上一言不合就吵起来的臣子,这将天子威严置于何地,可不单单是性子急躁的问题。
略略沉吟后,玄苍果断敲定了人选。
“就派汤厚善去吧,他的性子比起另外二人而言要沉稳些,也不是嗜杀之人,想来他能对琅国百姓心存善意。”
一旦战争开启,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尽量避免对老百姓造成伤害才是皇帝应该做的事。
玄离此刻还不知道早朝上发生了些什么,只听兄长这么说他便极其自然的接了下去。
“兴平侯汤厚善也算是蔚朝是一名老将了,能征善战,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他的侯爷之位就是凭自己的军功挣来的。此等荣耀除了蔚朝立国之时,此后将近几百年可谓是从未出现过。”
分明玄苍刚才在早朝上还让诸位朝臣回去些奏折,明日朝会上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刻他却已经和胞弟二人定下了琅国今后的命运,完全没有要经过廷议商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