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离合(1 / 2)

聚散离合

在山脚下的新建小山村里转悠了一圈,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将小狼崽也带来了,贺存看到了也没说什么,任由他们一人抱一截。

黄灿灿的玉米地里,村民们正在秋收。

很快玉米杆就被砍倒在地,看着满地的玉米稭秆,他倒是想起来,这玩意儿可以收割回来,拿来养猪、养牛那些,正好可以废物循环利用一番。

这里这么大一个庄园,能养不少东西,要是全靠粮食喂养家禽,那肯定是不行的,外面其他地方人都没有粮食吃,家禽却白白胖胖,吃得极好,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再者这猪、牛、羊的养多了,粮食的需求量也大得吓人。

稭秆嘛!当然还有其它用处,比如他知道的沼气池?他知道怎么做这个,以前在农村见到过,并不复杂,不过这件事要往后放放,毕竟眼下更重要的是,将这个山头开发出来。

山东边,以后可以当一个旅游观光基地,高档次一点儿的农家乐,也不是不行,垂钓、采摘、游园……

毕竟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摆在这里,人们的娱乐项目很多,兴趣高雅,若是好好运营,不愁没人来。

而且这里有温泉!这几个温泉,日后势必会成为北山项目的重中之重!

看着周围的环境,崎岖不平的山路,确实需要点儿时间搞这个,光是修正路面这一块,就要花费不少时间、精力,这件事可以从长计议。

村子里没什么人,很多人家都在屋檐下挂满了黄灿灿的玉米,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玉米的清香。

将四个小孩留下后,新上任的代理村长带着贺存在山里转悠。

青州城这边,完全是根据自己承包的地块产量来分配收益,当然贺存手下的都是高产粮食,粮食产量要求也比其它地方高不少。

“村里的事就麻烦你多多留心,书院那边的夫子找得如何了?”想到前面见到的一群小孩在参加秋收,贺存出声询问。

“之前倒是在城外的难民安置点里找了几个夫子,我还找了几个家里有困难,但识字的学生,可能是您的内容比较独特,他们目前对您给出的课本都有所保留……”

“有所保留……”贺存笑了笑,不只是有所保留这么简单,他毫不怀疑,要不是他们在贺存手下,这些人早都撂担子不干了。

目前他就只出了几本简单算术,有空找个时机,将剩下的那些书本都变个样子拿出来吧,先让村里这些老师学习一下再说。

“目前招生情况……”

转悠着回来看到院子里在剥玉米的几个孩子,安安静静的,这看上去并不活泼,怎么一点儿小孩子的朝气都没有?!

“目前就留了院子里的这些孩子,还有一些的年纪大了,我让他们去学木工、烧砖那些活儿。”

听到这话,贺存微微放下了紧锁的眉头,“做的不错。”

那些大一点儿的孩子,确实可以送去学些手艺、技术,以后有个一技之长也好傍身。

“这些孩子都是外面收留的?”贺存看了眼这个过分安静的孤儿安置点,心情有点沉重。

“嗯,这些是城外捡回来的了。”这个代理村长倒是见怪不怪了。

他瞧了一眼,至少得有二十多个孩子,大半数的女孩子,还不算那些已经送去学其他技术的人,真有这么多人?上次他去收留流民的时候,也没见这么多孩子。

“嗯,全都是这段时间收到了。”

贺存心里有点迟疑,男孩子也不少,真有人会舍得丢掉养了这么大的男孩?毕竟,他也亲眼见到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按道理说女孩子被丢弃是常事,这么多男娃倒是少有的事儿。

“你今明两天就将这些男孩全部送回,如果有人坚持丢弃的,找到附近的常驻村民当见证人,孩子卖给你也好,白白送给你也好,总要有一个凭证依据。”

可能是贺存的严肃,让他瞬间想到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男孩?不然我把女娃也带回去问问?”

“也行,问上一句总是好的,省得以后所谓的家人又跑出来捣乱。”贺存看了眼,“从村子里找个婆婆去给他们做饭吧。”

可能是养过一段时间了,这些孩子倒不是一开始那样面黄肌瘦、死气沉沉的样子。

停留一会儿后,看着院子里孩子,他缓缓说道:“以后收回来的孩子全都留下,先学习一年,之后学习任务考核不过关的,再送去学其他技术。”

总得选些听话、脑子比较灵光的,而且小孩大一点儿,也有大一点儿的好处。

“东家说得在理。”代理村长陈赞着点了点头。

两人走了一会儿,他也大概摸清了这个代理村长的为人处事,见他心态不错,顺便提点了几句,“你平时管这边,大胆些,放开手脚,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尽管说,一村之长要做表率,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我会努力,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见他这边实诚,贺存扬了扬眉,随意散漫道:“村子里有什么活儿,他们能干的,都可以叫出去帮忙,我不希望自己养着一群闲人。”

他看到有不少小孩帮着搬包谷,背稭秆,捡麦穗……脑袋一转,他是不是可以给孤儿院有划一块地,这样以后这块地,还可以供他们自给自足。

大部分活儿都很轻松,也不累人,而且地也不会有很大一块,将孤儿安置点改成一个大家庭,也不是不可以;他希望这个孤儿安置点能多一点儿温度,在教授这些人一个安身立命的本事时,也能完善他们的人格。

而是自己养殖、种植,满足自己,还能帮他解决一部分进项,何乐而不为?!

回到院子,贺存就开始写策划,现在写策划这事儿,真是越来越顺手了,说句信手拈来也不为过。

写完又回头看了看,有需要的地方,稍微改进一番。

等几个孩子带着完全蔫了的小狼崽回来,刚到院子,卷卷就从闷头冲向了自己的狗窝,然后摊在地板上,不再动弹,几个熊孩子,狼生艰难!!

洗漱一番后,还没擦手的贺子安,噔噔噔地跑过来贴着他,灰色衣服上留下了两只小手印,让人眉心直跳。

对此毫不知情的作案凶手,还咋咋呼呼的分享着刚才有意思的事儿。

看到站在边上的两个大崽,贺存将手中的策划书递了过去,别看贺修文、韩则两孩子小,自打贺存将他们带着身边以来,写策划、安排事儿不但不避开两人,还带着他们,遇到困惑的地方,会给两人认真剖析。

接过手,两人便在边上的坐着慢慢看。

“爹爹,刚才我去找那个小朋友了,他家在收玉米。”

“与人打过招呼了?喜不喜欢那个小朋友?”贺存将他的爪子捞出来,嗯,很好,已经在自己的衣服上擦干净了。

“喜欢。”贺子安点了点头,随即补充道:“但是最喜欢哥哥了!”

等他们在边上慢慢看,瞥见厨房里的菜,贺存洗手开始做饭,有几天没做饭了,做点好吃的。

有人帮着打下手,倒也轻松,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香味,原本还在看书、练字的几小孩丢下手里的书,就到厨房候着。

金黄金黄的酥脆虾球、番茄炒蛋以及两大碗的红烧排骨。

不等贺存喊人吃饭,几个孩子非常有眼色,迅速收拾好院子里的餐桌,拿着自己的碗筷摆放好,盛饭、添菜一站式服务。

原本在院子里消食的几个孩子,看着书直发困,不需要人提醒,一个人就回屋午休。

摇椅上的贺存,看着徐玉树传来的厚厚一封信,淡然打开。

得益于贺存的帮助,夏收结束后,西边将士们收获了第一批粮食,去年捎过去的冬麦有点产量,麦子——面粉,按照贺存的办法,磨成细面,做成臊子面,战士们吃了顿饱。

至于其它粮食,就要等到九、十月份以后,才能有所收获,贺存看着桌上一小袋灰扑扑的面粉,这算啥,千里送面粉,礼轻情意重。

棉花长势不错,结了不少棉铃,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徐玉树的喜悦。

想想也是,还有什么比掌握自己的命运还要幸福,毕竟当初的西北是真一穷二白,落后又闭塞;现在也算不上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但自己掌握了温饱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显得不重要。

如果能做到不依靠汴京城的粮草,徐家还担心什么?什么都不必担心了。

要是汴京那边给人逼急了,自己还要担心一番自己的处境。

洋洋洒洒的几页纸,什么养蜜蜂收蜂蜜、去势的猪崽……怎么每一项都和他自己的产业如此相似。

想到每次跟在屁股后面的徐一,完全想得通,感情在这儿偷师学艺呢!完完全全的第一手资料,即便做不到贺存这边这般细致周全,学个五六分也差不多了。

这个徐玉树真是一点不吃亏,一份钱就结两份工的工钱,难怪之前送地皮、送商铺这么大手笔,原来在这儿等着自己。

正大光明的在自己手下偷师学艺呢!不过他也没损失什么,见到这边干什么,徐一就写信传回去,省了自己上手教,这不还是给自己省麻烦!

西北瓜果产量高,可惜路途太过遥远,成熟的西瓜又脆又容易坏,不便运输,不然直接销到关中地区,又是一笔创收。

只能自己吃的徐玉树,想尽办法想要将西瓜卖出去。

这玩意儿要是送到汴京去,一两一个都不为过,他现在穷得发疯,让人试了又试,还真带着西瓜一路向东贩卖。

完全不担心人力物力,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能吃苦的人一抓一大把,贺存的信就是跟着西瓜车一路送来的。

“你们西瓜卖的如何?”贺存嘴角含着笑,问了对面的徐一。

徐一顿了顿,思索片刻后,“价格美丽,销量很好。”

“就是货源不够?”贺存笑着补充。

徐一带着点儿遗憾,“嗯,不好运输,有的送到半路就裂开了,路上耗损多,而且有的瓜送到关中都坏了。”

想到后世放鸡蛋的那个架子,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运输,不过这些个办法应该已经试过了。

贺存:“你们怎么运送的?”

徐一解释道:“将西瓜装在铺满稻草的车里,我们试了好几种方法,效果都差不多。”

果真如此,想来也只有这种办法可长途运输了。

不过徐玉树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种地的人,宽阔的地,所以这些瓜是卖出去一个算一个,“有钱赚就不算亏本,这事儿倒是可以干。”

“小将军也这么说,就算是费点儿时间精力,卖瓜的钱都可以换粮食,给战士们吃顿饱饭了。”

确实是这个理,西北如今最紧缺的就是粮食嘛!如何其他事儿,都可以往后缓缓,等到冬天来了,又缺衣服。

幸好今年种了棉花,可是收棉花也要等到十月份去了,更别说做成衣服了,看来西北战士们又得熬过一个冬了,不过今年至少可以吃饱肚子!

原先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当真难过,也难怪人家奋起反抗。

贺存看似无厘头的问了一句,“制冰会吗?”

虽不知道东家突然问这么一句,是个什么意思,徐一老实回答:“不会。”

这话是真是假哦?!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不会制冰的人;跟在自己身后,看着自己发家致富的人,怎么想都不像!heitui!

不老实的家伙!

“一会儿我给你些方子,算了,你直接去冷饮店里直接学吧,之后直接用厚厚的棉被裹上冰块,围在马车四周,这样做可以保鲜,回去以后,可以试一试。”

话题一转,他继续说道:“听说汴京城的瑕疵布便宜,你现在就可以收购点儿,带回西北。”

“伪装成商人,去收购汴京城里各大制衣店里的滞销货、无伤大雅的瑕疵品……这些都可以带回去加工一下,不然冬天那些受过伤的战士们有得熬。”

听他这么说,徐一这才想起来西北冬夜的寒冷,用了多年缝缝补补的被子,一点也不暖和,冬衣也单薄,脚要不停动,不然一会儿就冷了。

经贺存这么一提醒,徐一恍然大悟,这笔卖西瓜得到的钱,完完全全可以让部分战士度过一个寒冬。

扑通一声,徐一半跪在地上行礼,诚意十足:“多谢东家提点。”

他挥了挥手,“帮你们也是在帮我自己,下午休息吧,临走前过来一趟,我回封信,你带回去。”

“好。”话音刚落,人就消失在面前了。

信最末尾,先是写了徐玉树感谢,又絮絮叨叨写下了几个月后西北冬天的担忧。

哼!!这小算盘都快敲碎了!徐玉树这是赖上自己了吧!是吧!厚颜无耻的家伙!

西北?谁实话,他这里也没什么好建议,将士御寒的衣物、军中马匹的粮草,这都是大问题,想了又想,提笔在一边的纸上写着什么,火炕、稭秆、皮毛……

有了解决思路,贺存提笔刷刷刷的将脑海中的思路全都写了下来。

大不了修大通铺,时间、金钱,随便找个地儿烧点土砖,糊上一层胶泥,就完成了。

至于衣服的事儿,之前说的那些办法不刚刚好,而且徐玉树今年养了不少羊,那么多皮毛,学外族人做衣服也可解决一部分问题。

这么多士兵,要想一次性解决问题,再这样一个缺衣少食的大环境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

炭笔在米色的纸张上留下最后一笔,贺存甩了甩有点发酸的手,一口气将滞留在纸上的炭灰吹飞。

回头再看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将信纸收进信封之中,希望这些办法能帮到他吧。

次日,王允回梧州城,恰巧在城外的贺存送了他一程。

看着站在身边一个劲挥手的小孩,和自己家的有点像,想到自己离开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崽崽也是如此,有点小小的伤感和欣慰。

伸手挼来一把毛毛绒绒的小脑袋,见他擡头看着自己,眼里倒影出自己的身影,有点呆萌可爱!

边上的贺子文,乌拉~乌拉~立即拉响警报,危机感迎面而来,一个挪步,悄无声息挤到贺存身边,用头蹭了蹭贺存的大手,“爹爹?!”

看到自家傻儿子一双葡萄大眼看着他,也很可爱!

捏捏他的小奶膘,挼挼他细细软软的头发,嗯,不得不说,自家儿子确实好看,等再长大一点儿,自己就要慢慢看着他走远,这几个孩子以后的生活圈子,会越来越宽广。

嗯,所以得出了什么结论!小孩子还是小时候欺负好,长大了就不好欺负了。

一把被人抱起来,本来有点惊慌,紧紧抓着贺存衣服的贺子文见到自家爹爹噙着笑意的眼,顿时明白了这是故意的。

傲娇小家伙噘着嘴,看着他,势必要讨教一个说法。

吧唧一口,贺存直接亲在他的脑门上。

顿时眼神飘忽的贺子文摸了摸刚才那个桂圆味的小香啵,明明没有酒味,人却已经醉了,脸上也渡上了一层粉红。

“走喽!崽崽~”

边上的贺子安拉着刚才送人离开的小朋友,一个劲的凑到人面前,拉着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

刚才脸上还有一丝离愁别绪的小孩子,顿时被贺子安强势打散了。

有点小好奇的贺存走到他身后,正大光明的偷听一下。

贺子安:“你给我当弟弟,以后我照顾你。”

王慎:“不要,我有哥哥。”

贺子安:“我也有哥哥,我有三个,你看修文哥哥、哲哲、还有贺子文,他们都保护我。”

王慎……

贺子安:“如果我是你哥哥,你就有了我的哥哥,以后修文哥哥也是你哥哥,还有哲哲,你要不要他们当你哥哥?”

“我哥哥他们会读好多书,我也会,哥哥还会给我讲故事,你晚上要不要来玩家,我们一起看书,我家有好多书,你肯定没有看过。”

王慎:有点心动。

贺子安:“不然我们回去看书,一会儿就去。”

王慎:“好吧。”

贺子安喜形于色,保证道:“那你以后要叫我哥哥哟!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你的,弟弟。”

像是害怕别人反悔,贺子安立即承诺,“现在我们就去我家看书吧,我家有很多很多书,你肯定会喜欢的。”

三下五除二,就迅速给人订下了身份。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自家崽崽是如何诱哄其他人类幼崽的,贺存发现自己对一想看起来还算乖巧的幼崽,滤镜开得有点高。

嗯!以后就算是自己家的,三两句话给人定性子时,也要有所保留,刻板印象要不得,尤其是性格还在成长中的小孩子来说,合适的教导会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也无关紧要,却是贺存接近这个幼崽的途径,嗯,这还是一只相当别人哥哥的幼崽呢!

被他轻易带动的王慎,“那你家都有什么书?”

“有很多书,反正够你看了很久很久。”贺子安说完,看到边上的贺修文、韩则,“哥哥们都没有看完,以后你看不懂还可以问哥哥。”

“那我可以借回家看吗?”

贺子安抓了抓头发,“我也不知道,应该可以吧,爹爹说要爱惜书,没说不可以借书的……”

王慎低了低头,随即又浅笑道:“那我以后去你家看,我一定会爱惜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