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1 / 2)

尽人事

但现状,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他只需要尽最大努力,其他事顺其自然吧。

好在今年白云村的村民们的收成不错,有了存粮,有了闲钱,不少人走出去看了临安城的发展。

尤其是大家看到贺家人一个个都走出去,开了店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心里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看到别人都能混的风生水起的,尤其是贺家经常招工,让村里的年轻人有了走出去的想法。

于是,在和村民们聊天的时候,他也秉持着实用的想法。

将眼下最实在的利益搬上桌面,比如出去找工作,要认识字、为人要勤快、务实……

也不必多说,稍微透露一点,留点空白给这些人自己想。

于是,在贺家生意愈发好,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走到临安城挣钱后,不少人对读书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无外乎是,村子里的人走出去后,这些年轻人即便能挣着钱,也是干苦力活。

出了村子,见了世面,心里这才有了比较,毕竟那些会简单算数的,会写字的,一天到晚当个监工,就有比他们还高的工资,而他们却干着最累的活,拿着辛苦得来的工资。

入冬后,来学堂的人渐渐多了。

再次相聚时,不少人还在原来分班里。

有几个一直跟着贺修文、韩则学习,虽然磕磕绊绊的,但算是有毅力的了。

当中还有两个年龄比较大的女孩子,每天家里的活儿依旧干,回去后,在地上写字,遇到不会的,第二天再去学堂问。

白云村里并没有女先生,这也是个要紧事儿,虽然他一直记挂着,但女夫子确实不好找。

即便有识字的女子,他也不好叫人家到村子里来教书。

毕竟现在识字的女子非富即贵,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女子。

书院里只有陈旭、那个童生两个人教书,人确实少了点儿。

所学东西,也是贺存根据实际的用工需求,安排的课程,他一点儿都没遮掩这一点。

日后能在他家店里干活,其他店里随随便便足以应付。

当然,对于书院里那几个能坚持下来的学生,贺存也默默记了下来。

也要给她们一点儿彩头,时时激励一番,让她们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尤其是书院里为数不多能坚持下来的女子,有时候让她们见见一身干练的贺心怡,朱夫人,几个人就又有了新动力。

今天是拿贺心怡、朱夫人她们来做表率,日后就是这两位了。

走在去竹林的路上,贺存浑身轻松,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远远看见,赵家人在喂养家畜。

家禽养殖这一块,效果不错。

只是现在,还算不上有很大牌面排面,他考虑着要不要搞一个养殖场,以后就让赵家人管理这一块。

思虑再三,还是等翻过年再说,现在养这些倒没有费多少粮食。

赵家一大家子人每天出去割猪草,收割的红薯藤、包谷杆、稻壳都被这家人利用了个遍。

就连贺存自己都没想到他家鸡鸭鹅猪养这么好,却没费多少粮食。

细想也是,赵家人遭过难,那些粮食怎么舍得给猪吃,全都让他们自己收了下来。

但要开养殖场的话,恐怕需要不少粮食。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要再等等,明年再说。

明年他带来的高产粮食在临安城普及开,他再慢慢发展养殖场的事儿,就没那么显眼了。

那种别人都饿着肚子,他家粮食却拿来喂猪的事,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他不喜欢麻烦。

东家,您来了。见到人,赵连带着自家儿子赶来问好。

“嗯,最近怎么样?”

“西北送来的羊下了好几头小羊,再者就是之前养的鸡都开始下蛋了,鸡蛋我都给送到院子里去了。”

“送过去了?”

“嗯。”赵连回复。

贺存沉思了一下,“数量多吗?”

“一天十几个。”

“这么多!”贺存有点感慨,“你们几家人,你一家送一天的量,之后的存起来,一个礼拜往心怡酒楼里送一些。”

说完,见赵连看着他。

贺存轻唔了一声,看向他身边半大小的孩子,“这件事就交给你……二儿子吧。”

才见小孩不确定的看向他,赵连蒲扇般的大手就呼了上去,“还不快谢谢东家。”

来不及制止的贺存,看着被打了一下的小孩,面色喜悦的看向他,忙不叠道:“谢谢东家。”

倒也不至于。

看着满圈的飞跑的鸡,贺存在想要怎么将这些家禽提上餐桌。

“东家,要不再养一点儿鸡?”

“暂时不用,缓一缓,等我找好市场再说。”

这是什么魔鬼发言?!

现在这些,他都还没想好如何解决呢!

实在不行,烧鸡、烤鸭、烧鹅?太单一了,还是回去好好想想。

毕竟自己以后可是要开养殖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