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六(11)(2 / 2)

“没问题。”社员们齐声道。

“那就来吧。”

首次听课的外队成员一脸懵,什么老规矩?你们才开课多久,就有老规矩了?

但既然到了别人的地盘,自然是多听多看少说。

于是乎,吴沛正等人就看到了,神奇的一幕。

只见陆繁锦靠边站,将小黑板露出来。

底下社员们严阵以待,随时做好冲刺的准备,就连一队长陆有华都摩拳擦掌,好像要干什么大事一般。

紧接着,陆繁锦发话,随口报出一个字。

十几个社员喊‘我来’,最后出来一位,从梁柱垂挂着的竹筒里,拿出一根粉笔头,在黑板上写就。

虽然歪歪扭扭,笔划顺序乱了,但成品,确实是陆繁锦念的那个字。

紧接着,第二个字、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第十个。

笔划越来越多,教的时间越来越早,出声说‘我来’的人越来越少。

最后救场的人,是小队长陆有华。

“差点我就写不出来了,看来练得不够。”

“还好小队长识字,不然又得等明天。”

“下次我也要上去露一手。”

......

别的不说,光是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胜过了大多数人。

回想起自己生产队那些叔伯们,让他们没事练练字,就像要了命一样,看看人家这态度。

人比人,气死人。

托社员们共同努力的福,听到大结局的吴沛正,思绪开始纷飞。

寓教于乐,他明白了。

可实践起来,自己真能做到吗?

又旁听了三天后,终于决定试试水,二队长没意见、社员们没意见,孩子们不乐意了。

故事还得从他们回去说起,因为听了个完整的故事,回到家里后,见妻儿都没睡,二队长便有了分享的心思。

虽然复述得七零八碎,可架不住新奇,一双儿女便央着次日带自己来。

想到反正得陪同知青,多带两人也没事,便允了。

这下好了,平淡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了乐子,一传二、二传十......晚上吃过饭,无事可做的孩子们直接往坑头跑。

左不过有小队长和吴知青看护着,长辈们便没管,只告诫了一句,之后没大人带着,不能再乱跑了。

所以,当吴沛正和二队长商量好,不再来听课后,孩子们炸毛了。

最后还是队长出马安抚:“吴知青也会讲故事,你们还不用跑远,不好吗?”

“真的吗?”

二队长看向吴沛正,吴沛正眼神略有闪躲。

“会的吧?吴知青你说呢?”

“嗯。”尽量吧。

实践下来,确实比先前更有点作用,认真识字的大人变多了,往坑头跑的孩子也变多了。

虽然两队离得近,可晚上黑灯瞎火的,路上出点事都找不见人。

七八岁的孩子人厌狗嫌,又不能将其绑在家里,长辈只能跟着护送。

自家孩子是带头的,自己还是促成这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二队长除了跟陆有华知会一声,还能怎么着?

陆有华只庆幸当时安排建大草棚时的先见之明,四面漏风,多些人也不会拥挤。

有一就有二。

数月后,成了胜奚生产大队学堂教师这个走向,是陆繁锦没有预料到的。

比起在生产队干活,搁学校教书育人,确实很不错。

但是,万一祖国的花朵,毁自己手里了怎么办?

镯灵仰天大笑:“哼!终于也有你怕的事了。”

“我怕的事情多了去了。”陆繁锦摇头轻叹。

镯灵的笑声戛然而止。

“唉,反正你冒泡了,来几本《教师的基本修养》、《第一次当老师必须要知道的三件事》、《如何才不毁了一个学生》这类书我看看。”

镯灵翻找了一通,都没寻到陆繁锦提及的书目。“你是不是记错名字了?”

“不可能记错,名字我现编的。”没有道理错,只可能不存在。

“......”

最后,以陆繁锦从镯灵处,得到《水稻等农作物高产种植》、《改良土肥》等教材结束此次对话。

反应过来的镯灵,又潜水了。

“姐,哪来的书?”

“镯灵给的。”

“它不是罢工了吗?”

“偶尔复工。”

“哦。”想到陆繁锦新学期,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教大人学习,陆繁荣吞吞吐吐把疑惑问出口。“姐。那个、你、准备好了吗?”

陆繁锦扬了扬手上的书:“喏,准备中。”

视线扫过,陆繁荣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