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9)(2 / 2)

也罢,吃一堑长一智,倒也不算坏事。

先让她休息一段时日,好好调整心态,再来负责陆氏集团的‘公益行’活动。

陆繁星在家日子快活极了,没几天就把先前遭遇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是李盛阳激动地告知,他接到通知,无需支付违约金,还给了他一笔补偿费用,甚至询问他是否愿意到别处支教。

最让他忧虑的事情解决了,激动的心情无处可诉,便与卢情和陆繁星表露。

「我听说痨龟山名存实亡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支教,有孩子的没办法,只能搬家了。」

「村长几人还被抓进去了。」

「名声都臭了。」

......

陆繁星咧嘴一乐,这可真是好消息。「太好了。」

卢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我都没关注那个地方了。」

李盛阳:「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我当然要搞清楚了。」

陆繁星:「那你现在怎么打算的?」

卢情:「我也想知道,还去支教吗?」

李盛阳:「去!这次是小镇上了,安全多了。」

卢情:「保持联系。」

陆繁星:「这么快?」

李盛阳:「放心。」

很快又回复陆繁星。「没办法,毕业后吃喝拉撒都要自己负责,不赶紧找地方落脚,晚上睡觉都不安生。」

无论是现世还是现在,陆繁星都没有为毕业后何去何从发愁。

对方的回答,不由地让她想到陆繁锦曾经面临的一切。

她的姐姐,吃了很多苦。

自己,很幸运了。

两月后,就在大众以为陆氏IPO夭折,所以‘曲线救国’之际,其通过证监会审核,将于年前挂牌上市的消息传出,引得房市巨震。

如此一来,只要能给予投资者信心,获得机构投资者认可、吸引散户,就能一举成功。

以林氏为首的各大房产巨头,都盯紧了陆氏的动作,没想到对方早就铺垫好了,背地里竟然早早向上‘投诚’。

有了政府的背书,投资者对陆氏可能破产的顾虑没了,甚至期待它破产,被国家全权接盘......认购的热度自然而然就起来了,员工持股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例行打新股的余程兵,在看到一则则报道后,果断下手,祈祷一定要中。

坐在工位上,双手合十,虔诚叩天。

身边同事看不下去,忍俊不禁:“你又在求什么?”

“在求老天保佑。”

“有用吗?”

“不灵。”

“......”

散户的敏锐度,远远低于机构投资者和行业内人士。

眼下这波认购潮,属实在林倾之意料之外。

但事情总有转机。

陆氏想要以此起死回生,何尝不是外界伺机掌握话语权的机遇。

收购一定比例的股份,就能进到董事会......改陆姓林,也是可以期盼一番的。

只是,按照如今势头,所需耗费的资金,太大了。

他得好好权衡一番,值不值得冒险。

父子二人深思熟虑过后,还是决定出手。

人算不如天算,到了陆氏地产上市的那一天,股价开盘疯涨,没有涨停板限制,价格犹如脱缰的野马直线跃升。

筹备好的资金,只买到了计划中五分之一股份,再追加投入也买不着了,因为,几乎无人抛售。

听完林倾之汇报,林父扼腕叹息,后悔没有采纳建议早日IPO,地产融资潮冲锋号已然吹响,林氏竟成了被裹挟着前行的一员。

再看陆氏地产,市值直接翻了几番,各路媒体纷纷断言,陆繁锦或成国内女首富。

哪怕办公室门窗紧闭,陆繁锦都能听见外头员工的欢呼呐喊声。

无论是高管还是底层员工,都乐疯了,再也没有人对持股计划有怨言了,而是由衷感谢。

毕业工作半年,身家直接百万起是什么体验?

曾姚玉表示:懵,很懵,像做梦一样。

一开始员工持股计划不被看好,她思来想去决定多认购些。

那会的念头是,就算亏了也无妨。

根本没指望其它,权当是报答陆董的赏识之恩,不然以她的条件,是断不可能成为董助的。

直到这会曾姚玉才领悟,陆繁锦批复申请时说出的那句‘恭喜’,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傻人有傻福吗?

犹记得同事们还嘲笑自己犯蠢来着,傻乎乎拿全部积蓄表忠心。

曾姚玉闻言,心下苦笑,就当她天真了吧,反正问心无愧。

“曾董助,你太有远见了吧?为什么当初不带我一起发财?”只按照公司给予比例认购的另一位助理,算完自己身家后,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

曾姚玉嘴角抽了抽,如果没记错,眼前这位是第一个笑她傻的。

“没错,大家都是陆氏人,应该有福同享才是。”另一位酸溜溜地接话。

人就是这样,明明自己得到挺多了,一比较就会不满足不甘心,难免懊恼悔恨。

可金银易得,后悔药难寻呐。

再怎样也回不到先前了,只能寄希望于往后,再推出一个员工持股计划,自己保管二话不说直接莽上。

曾姚玉笑而不语。

该说不说,她确实占大便宜了。

八百年不联系的同学,都开始打听她持有多少陆氏股票,能不能低价转让点。

还盛情邀请她出席毕业一周年同学会。

对此,曾姚玉只想说:世事难料,人心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