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12)(1 / 2)

任务三(12)

“陛下,后宫不得干政,您怎么可以让凤太后批阅奏折?”左相贵为三朝元老,现下年事已老,一般都不在朝中言语,可只要他说话了,那基本就是定调,便是先帝震怒之时,也是会听进去一二的。

就拿姜娓之事来说,既有右相杜岚山这种两面派,自然也有左相钟晚归这种纯臣。

姜娓行事作风虽雷厉风行,可一向将国民放在心上,不用说都知道会是个好君主,可后来种种,都让人措手不及。

眼前这位更是荒诞不羁,丧期大选、允男干政,日后怕是君权旁落,坤朝江山易主方能醒悟。

姜伊搭在龙椅上的手一紧,此举怎么会被钟晚归知道?

她,她明明是偷偷把奏折,交给凤太后处理的啊!

派的都是心腹,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至于父亲那边,他也不可能走漏风声。

到底是怎么回事?

眼下容不得她考虑太久,只见钟晚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得姜伊从龙椅上坐起了身,赶忙快步下来扶起这位老丞相。

“钟相,你……”没事别跪朕啊!

在她记忆里,这位左相一生只当众跪过两次。

一次是祖母离世,第二次是母皇驾崩,这第三次便是现在了。

年纪比母皇还大,眼看就要致仕了,她这一跪,自己都受不起。

当然,最主要是,怕!

现在日子滋润,她还没活够呢。

朝臣心头也如遭到一记重锤,咚咚直跳,左相都跪了,她们站着不好吧?

还没等她们想好,上首女子已经快步把老丞相搀扶起来,口中连连表示“朕明白了”。

是的,姜伊明白了。

要想人不知,必须一对一。

不能假手于人,她不能再让心腹送去取回,而是得把父亲请到勤政殿来。

如此,看前朝重臣从何知晓去。

钟晚归听到帝王此言,心下稍安,如此,倒还有得救。

君臣各有所思,互相颔首,却不在一条线上。

杜岚山垂眸,不置一言。

-

“父亲,日后还是得麻烦您,到勤政殿走一趟。”姜伊面露苦色,说出的话却不容反驳。

冯文珹无奈地轻叹:“钟相所言极是,陛下还是得……”

“朕知道了,还请父亲每日走上一趟。”姜伊直接打算了他后头未尽之言,不用听都是要她亲自理政之类的话。

坤朝现在各方安宁,既无外忧,也无内患,作为天下之主歇歇怎么了?一个两个都看不惯。

之前做皇女,凡事都听从父亲吩咐。

现在她成了皇帝,那便是自己说了算。

不听!她是一国之君,不容任何人质疑。

“左相年事已高,该好好颐养天年才是。”最后又添了一句,虽说是嘟囔,可出自帝王,那就是口谕。

冯文珹面上无可奈何,随即便让人把消息泄露出去,左相钟晚归闻言,当晚就请了御医来,次日起称病不出,没多久上书乞骸骨。

君要臣退,那便退吧!

总归陛下已经明白不得让大权旁落,她也该好好安享晚年了。

姜伊傻不愣登地以为左相真的是身子扛不住了,很快便允了她的请求。

原本该有三请三辞的佳话,这下险些成了笑话。

三朝元老上书乞骸骨,帝姜伊干脆利落地允了。

不得不说,寒了大片老臣心。

钟晚归离开京都前,日日有老臣来访,说些什么不得而知。

可接下来几年,一个又一个臣子请辞,明眼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情形,让冯文珹在梦里都笑醒好几次。

原本还担心自己一步步架空了姜伊,遭到左相等一干老臣坚决反对,这下好了,慢慢都走干净了,还真是天助他也。

听到左相告老还乡,帝欣然允之。

陆繁锦当即告假,把王舒心带进了镇南军营中,开始了随军生活。

不得不说,戍边的日子是很苦的,但有家人陪伴,那生活水平是直线飞升。

尤其是这个家属,还很有钱,怎么都花不完的那种。

要问士卒们,最想要成为谁的部下,那必定是陆参军的。

毫不藏私地教授本事、屡屡带着大伙立功长脸、隔三差五开小灶,没见高副将都喜欢往她们营地来吗?

说什么来看看军中将士有没有好好操练,实际就是来蹭吃蹭喝,来时东张西望、一本正经,走时肚溜圆、昂首挺胸。

“听说你们左前军,日日有好肉好饭?”大将军彭琦都听到风声了,可见军中将士们有多幽怨。

大伙一起苦,那叫同袍谊。

你们在享福,那叫吃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