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完)(2 / 2)

老爷子饶有兴致看孙女玩闹,擡头看着夜空中的圆月,想到往年家里过中秋,自己都得烧上满满一桌子菜,和儿孙们庆祝佳节团圆,蓦地多了一丝愁绪。

关知府和胡通判同样来到夜市街,为了不打扰百姓,特地着常服,从小摊上卖了面具戴上。

见到陆繁锦招呼来客时的言行举止,心情很是微妙。

-

长定县和明江县不比兴平府动作慢,有了章程后,各项事宜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陆氏爷孙,已经在府城住了三月,看着外头屋檐瓦片上一日比一日厚的白霜,二人的衣物也从秋衫换成了冬袄。

早在一月前,关牧就收到下辖七县喜讯,和胡旭之商议过后,直接将陆繁锦的存在上达天听了,目的当然是为了请功。

不出意外的话,朝廷的旨意就要到了。

天气转寒,陆繁锦成日缩在被窝里不动弹,即便下地也裹成粽子一般,经常被爷爷取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特别冷。”露出一根手指试了试室温,感觉到炉火带来的暖意,陆繁锦才把拢在袖口的手伸出。

“最冷的时候还没到呢,到时候你得裹成什么样?”

牙齿止不住打颤,客栈打边炉的二人,不知道外头发生的变化。

长定县已经从人厌狗嫌的山旮旯,成了兴平府家喻户晓的木材之乡。

明江县世代打渔为生之人,大都成了明江河运的中流砥柱,兴平府谁要走水路运货,首选明江县来的船。

兴平府更不用说,补齐下头三个贫苦县短板,开通夜市、鼓励行脚商、跑码头,下辖七个县互利共赢,相邻的府城知府都来信叨扰了。

没等到府衙告知施策实效,等到了一道圣旨。

竟要求她即刻出发,赴国都面见皇帝,给出解陈国贫苦的对策。

行吧!她没有多意外。

只是这时限过于苛刻,冬天北上赶路,嫌她命长?吃得苦不够多?

再说去了国都,是个人都要跪拜,想想都糟心。

于是,她果断领旨谢恩,但一直磨磨蹭蹭。

奉旨前来的官员几番催促,都被她搪塞过去。

“都这时候了,该告诉我你干了什么了吧?”因为孙女有出息,他一出房门必有人吹捧,好脸面如陆祥福,都受不住了大伙这般热情。

“做完这个世界任务,我们就能回去了。”陆繁锦坦言。

“什么任务?你怎么做的?”停下收拾行囊的动作,老爷子问。

“扬名立万。我动嘴,他们动手,实现脱贫致富。”

“锦锦啊,为什么我们不自己脱贫致富?”

“没必要,带不走。”

“也是,那现在完成的怎么样了?”老爷子两眼放光。

“差不多了,毕竟皇帝都下旨了。”镯灵也提醒任务即将完成。虽然语气很古怪,但她依旧肆无忌惮。

年关将至,陆繁锦还在兴平府。

关牧和胡旭之无法坐视不理,只能上门过问何时启程?

面上还带着几分谄媚。

“快了。”陆繁锦如往常一般敷衍道。

“那……”关牧还想再说,被陆繁锦擡手动作打断。

“麻烦大人,把它送给当今陛下。”

“这是?”对策?眼神已经暴露未尽之言。

见女子点头,关牧木讷地看向手中未封的信件,这是允许拆开看的意思,可他怎么敢抢在陛下前头。

吩咐亲信快马加鞭送此信去国都后,关牧和胡旭之相顾无言。

好一会,胡旭之开口:“据查,此女有几分神通;此外,她们自称来自丰梗村,可陈国并无此地名,逃荒的身份怕也是假的。”

他已经翻看了好几遍下属在阳城县的调查报告,关于陆氏爷孙何时出现在青山村,又是如何收服的柳如生,所开办陆家食肆的情况……

关牧开口叹道:“陆繁锦,绝非池中之物。”其它,就看陛下如何定夺了。

信件一经送出,陆繁锦就从镯灵处获悉了。

看到客栈后院那一辆奢华马车,再想到越发不耐的官员,她去了隔壁屋。

“爷爷,我们明天就出发吧。”

陆祥福的行囊早就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我没问题,就是你身子扛得住吗?”看孙女裹得严严实实,老爷子忧心忡忡。

“车厢里暖和,我检查过,放心。”肯定是国都之人驾马车,她们只需要乖乖待在车厢里便是。

官兵们听说要出发了,个个喜极而泣。

再不回去复命,他们都要小命不保了,这趟差事,可真难办。

陈国国君收到信件时,一行人才刚刚离开兴平府。

掀开帘子看到密林,隐约间似有人影掠过,不知为什么,脑海中突然闪过山匪二字。

“此界任务扬名立万即将完成,可选择离开时点。”镯灵的声音,突然在耳边炸开。

陆繁锦勾唇轻笑,总算来了。

下一刻,山坳处蹲守半天的匪徒们,一声吆喝:“冲啊!”

为了保暖多披了一件裘衣,没想到被当作了富家大户出行,贼胆包天。

随行官兵们慌乱了一瞬,拿起刀剑奋力反抗。

冲到跟前的匪徒,发现劫的是官府,更是不要命了一般胡乱砍杀,到了这份上,缩头也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

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总比在寨子里饿死要强。

“爷爷,别怕,我们可以回去了。”陆繁锦拉着爷爷有些哆嗦的手安抚道。“镯灵,我们选择现在离开。”

镯灵看着任务进度,听到陆繁锦此言,一脸得逞的笑意。

下一刻,依言把人送离此界后,它笑不出来了。

竟然,真的完成了?

马车外护着的官兵,被一个个不要命的匪徒引开。

一匪徒用手里滴血的刀,劈开车厢门,往里一看,空无一人,只有两个装着吃食的小包袱,里头还有张银票。

收获不小,高大魁梧的络腮胡男人,一把拿起大跨步离开。

其它几辆装着口粮杂物的马车,同样被洗劫了一番,等官兵们清退这群匪徒,留下一地尸首,才想起到陆家二人。

为首之人抱着侥幸心理,颤颤巍巍去看车厢里的情景,没看到陆繁锦两人,车厢内也没有打斗痕迹,可劈碎的门框,预示着不幸。

国君这边,看完陆繁锦给出的对策后,狂喜不已,心心念念她的到来,以期在来年将文字所述变成现实场景。

奉旨接人把人接丢了,给受伤的同袍包扎好后,众人快马加鞭回到国都,把这个噩耗送达。

痛失良才的国君震怒,当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铲除陈国境内匪患。

另,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掘地三尺也得把陆繁锦找到!

随着隐匿林间峰际的匪徒窝被一个个端掉,陆繁锦的所作所为也被传扬开来,尤其在世人得知她命丧山匪之手后,但凡囚车经过,都会唾骂里头的山匪。

只拿了两个小包袱的匪徒:???

消息传到兴平府,关胡二人大惊失色,百姓义愤填膺。

可恶!原本还好好的,怎么就死在了山匪之手啊?

朝廷派来的差役,竟然护不住区区两个人,实在是太没用了!

听闻尸骨无存,阳城县的不少民众,与柳如生、马老大等人一道,在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为其立了牌位,每年都有人自发前来烧香祭拜。

青山村村民,时不时跑陆家宅子外瞧瞧看看,以期爷孙二人能归来。

秦山一家,哀恸不已,连日以泪洗面,哀叹惋惜之声未曾停歇。

后世得见《陈国荣嘉》载:“十一年,陆氏女,广献策,解阳城县贫苦,通兴平府境,引荣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