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过了一会。
那人回来,在同僚耳边小声说着话,爷孙俩才被放行。
差役在前头带路,两人亦步亦趋,眼睛却不得闲,四下打量。
很快到了户簿登记处,压根没见着有品阶的官员,陆繁锦有些失望。
陆祥福强压下好奇心,一板一眼地回答书吏问话。
“打算落户到何处?”
“青山村。”陆祥福答。
书吏眉头一挑,青山村?
还真是个好地方。
在黄册上落笔写下:兴平府阳城县青山村……
陆繁锦挪了挪步子,偷瞄了一眼。
料她不识字,书吏没呵斥。
陆繁锦就大着胆子,看了又看。
洪昌三年?没听过!
事产:屋无;田三分。
诶?还分田了啊?
那接下来只需要起个房子。
以为会像现实一样,登记完给发户口本,老爷子很淡定的站在原地。
半柱香后,一切誊抄妥当,两人各得了一吊钱,落契画押后,书吏挥手示意离开。
傻不愣登地出了县衙,陆祥福扭头问:“不给我们一份吗?”
“应该是不给的,官府留存,里正知悉。”
“里正是谁?”
“里正相当于村长。”
“行吧。”
把钱揣兜里放好,陆繁锦说:
“爷爷,这个梦境很真实,应该很长。
您就当自己真正来到古代,慢慢适应现在的生活。”
和镯灵沟通确认后,陆繁锦还是希望,爷爷能愉悦地度过每一天。
“好,当旅游了。”陆祥福呵呵一笑。
“对!”陆繁锦咧嘴跟着乐。
作为熬过最艰难岁月的一代人,陆祥福适应环境的能力,超乎想象的强大。
捏着手里的铜板,已经完全进入状态。
“那我们到处逛逛,给你秦爷爷买点烟叶。”
“爷爷,是您烟瘾犯了吧?别抽了,正好戒了!”
“不……”
陆祥福摇头拒绝,可看着孙女可怜兮兮的模样,终究是妥协了。
“我们才两吊钱,您再抽烟就吃不上饭了,我还想扯块布,做两身衣裳呢!”
陆繁锦指了指两人身上的穿扮,长叹一声。
来到集市。
看到新鲜出炉的包子,成年男子巴掌大,里面馅料塞得足,一文钱一个。
陆繁锦摸了摸肚子:“爷爷,饿。”
“买!”
陆祥福大手一挥,要了两包子。
爷俩一人一个,吃得饱饱的。
路过杂货铺,祖孙俩买了锅碗、油盐酱醋、半麻袋粗粮、十斤陈米,一吊钱没了。
“锦锦,这钱也太不经花了。”
“是啊!爷爷,要不我们去酒楼卖菜谱试试?”
这可是古穿发家致富窍门诶,陆繁锦头一个想起这招。
“能在酒楼颠勺的,看看吃吃就能倒腾出七七八八。卖菜谱,不靠谱!”
陆祥福拧着眉思索片刻后,不赞同道。
陆繁锦:“……爷爷,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样,有这天赋的吧?万一呢?”
“行吧,来都来了。”
说话间,两人就已经到了天香楼,老爷子顺着孙女心意说。
“耶!”
瞥见两人一股穷酸相,伙计压根没上前相迎。
“哎,小二哥!我们找掌柜谈一笔买卖。”
“我们掌柜,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的。赶紧走开,别挡着我们天香楼做生意!”
伙计捏着鼻子轰人。
陆繁锦不顾形象的翻了个白眼:“行!”
下一刻,放下拿着的物件。
双手合在嘴边,做喇叭状,朝里大喊道:
“劳烦传话给掌柜,欲购陆氏菜谱,来青山村一见。”
“好了锦锦,我们先回村里找地方住下再说,反正爷爷不会饿着你。”
等她闹完,陆祥福才说。
陆繁锦吐气吹飞额发,朝楼里众人微微一笑,随即拎好东西跟着爷爷出了城。
天香楼的掌柜,正好在三楼阁间休憩,听到这动静,嘴角忍不住一抽。
哪来的愣头青?
谁会要无名之辈的菜谱,不怕吃坏了舌头?
真不知天高地厚!
便没当回事,继续坐交椅上闭目养神。
揣着大包小包,祖孙俩回了青山村,陆繁锦单方面累得头晕眼花。
“你这身子骨太虚,真得好好补补了!”
“嗯嗯嗯,爷爷你说得对。
待会放好东西,我去河里看看,能不能捞条鱼!”
商量好,两人直接朝破屋走去。
秦山父子远远打量着,随后快步走近。
“老陆,事办好了吗?和官爷说的是青山村吧?”
“我办事,你放心。今儿晚上到我家搓一顿,家伙什都备齐了。”
陆祥福擡起手掂了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