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孩子长大了(1 / 2)

第238章孩子长大了

◎5K◎

到底是有了徒弟使唤着方便,林煜文轻轻松松替儿子白嫖了块实验田。

大概指挥卫雷二人把地开好,林煜文顺带着也让他俩把房后的小水沟清理出来。

房后本来垃圾就少,当时水沟搞得又精细,这次清理完枯枝烂叶,林煜文估摸着又有三五年不用清了。

一共也就开了不到三分的荒地,可卫雷程旭都是新手,忙忙碌碌小半晌,回家就累得直瘫沙发。

不过他们心里惦记着那些被清出来的枯枝烂叶,跟林煜文说还想再弄个自己的小堆肥池试验地,林煜文也一并答应了。

只是他俩今下午累得够呛,估计得歇两天才能再干。林煜文便让他们尽管歇,等休息好了把坑挖出来自己尝试去堆肥且遇到问题了,到时再跟他提问。

晚饭时,林煜文还专门跟儿子说了给他开一块专门自己种菜的小园地,原本想着是个好消息,结果却见锦书一脸纠结。

难得在三岁半的儿子脸上看到这么复杂的表情,林煜文还挺不理解。

于是,饭桌上锦书词不达意地表达了他此刻的真实想法:爸爸给他专门弄块田他很开心,但是他们的秘密基地接下来要搬家了。

林煜文这才恍然,难怪儿子这幅表情!

“爸爸可以帮你们搬家呀。”林煜文温和道。

结果妮妮突然大声:“叔叔笨笨!叔叔帮忙搬家就不是秘密基地了!”

“怎么说文叔叔呢。”明雅朝妮妮脑壳上,来了个并不响亮的脑瓜崩。

妮妮吐吐舌头,没再说话。

晚饭后,林煜文跟银朱在书房忙碌,照例进行每月月底的盘账工作。

林煜文这边的账只需大致理出来,剩下的交给银朱就行,她会转给贾婷细细做出来,林煜文只需要到时回头再翻一眼,瞧瞧有没有错误就成。

得益于银朱的新事业,贾婷那小姑娘现在也从会计所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小小工作室,成为一名独立会计。

银朱那边的账要比林煜文这更复杂些,林煜文算完他的,银朱还在用计算器加加减减。

等了一会儿,见银朱也算得差不多开始整理A4纸了,林煜文才敢开口说起今下午的事。

事情描述完,林煜文颇有感慨:“锦书也长大了呀,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隐私,并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

银朱收拾完一沓子纸,似笑非笑:“孩子是孩子,可怎么就不能有自己的隐私了?”

这话把林煜文问得一愣。

银朱却继续说道:“早就要有心理准备了,从他从咱们房间分出去住、从他自己独立洗漱穿衣、从他帮助咱们一起带妹妹、从他一起参与家务劳作开始,你得摆正自己态度,锦书是个小大人了。”

林煜文错愕,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喃喃:“怎么娃就长这么快呢。”

他用手比划个宽度:“想锦书刚生出来时,只有我鞋盒那么大点儿。”

被老婆不算劝慰的劝慰过后,林煜文仍旧有些不能释怀,他还挺不舍锦书忽然间的长大。

或许也不是忽然间长大吧,就像是银朱说的那样,从他当初分房睡觉、从他着带妹妹、从他一起参与做早餐……一切都有迹可循,只是自己没意识到而已。临睡前,林煜文如是想着。

老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真不假。

夜里林煜文就做了个梦,是锦书拿着他亲自种出来的番茄,小手儿高高举着,要献给爸爸妈妈吃的样子。

梦里,锦书高兴极了,也显摆极了,月牙儿似的眯笑着的双眼,问他们:我自己种出来的番茄,好吃吧!

一觉醒来,林煜文才觉出嘴里空落落的,哪儿还有梦中番茄酸酸甜甜的滋味儿?

林煜文坐直身子,环视屋里,发现自己这一觉睡得还挺沉,银朱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

摸摸她那边的床褥,几乎感觉不到她躺睡的温度,倒是元真还是老样子,睡得很香,还差点流口水。

林煜文怅然若失,叹了口气,起床开启新的一天。

-

自从上次在林煜文那儿搬回来两箱蜜蜂,施巧吉荣还真就对此上了心。

也实在是林煜文当初交代得太简略,二人猛不丁地接了这两箱蜜蜂挺手足无措,关键是到家第二周蜜蜂就出了些小问题。

两个阿姨赶紧联系林煜文,可一问具体情况,林煜文表示他也没遇到过。

挂了电话,俩阿姨就嘀嘀咕咕,怕不是林煜文没遇到过,很可能是遇到了但他没亲眼看到!

实在也是没辙,眼瞅着蜜蜂一天死的比一天多,这可是当初救施巧的大功臣们啊,施巧哪儿舍得看蜜蜂们这样死掉?

两人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就近找蜂农问了情况,可惜也没个什么结果。

看样子情况还挺严重,施巧又有些心虚,毕竟当初她还打包票跟林煜文说会好好儿养蜜蜂呢,结果刚接到手还不足仨月,就是这样结果。

实在没辙,两人干脆去找政府求助了。

倒也是丰隆镇上的政府领导们这两年给她们的印象太好,其实不光是施巧吉荣二人印象好,不少从外地来发展的年轻人们,都对政府官员赞不绝口。

原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政府办事员还真靠谱,帮他们问了隔壁乡镇一个更大规模的蜂农,得知他经验是远近更丰富的,便坐上施巧二人的房车,带着两箱蜜蜂一起过去。

路上办事员还给她俩介绍,说是这家大蜂农之前还曾去京城学习过呢,不光经验丰富,很可能林煜文当初也是打他那儿买来的。

到了地方,办事员帮衬着把施巧她俩目前遇到的困境详细说了一遍。

到底是大蜂农,到底是曾进京学习过的,人家经验就是丰富,蜜蜂们在他那儿观察了一天半,还真得出结论了!

“我看啊,就是这些蜜蜂之前生活环境太好,突然改变环境后落差可能太大,导致它们一时适应不过来。”蜂农道。

办事员听着总觉得不靠谱,连着追问:“是这样的原因?”

倒是施巧吉荣,她俩当初是亲手从林煜文家山上把这些小蜜蜂们接回家的,当时也实地感受到林煜文家的生存环境。

“老师傅这样说的话,我觉得真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吉荣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尖儿。

办事员默了片刻,决定不说话了。

施巧看他这幅表情,稍稍牵扯嘴角露出个礼貌性的微笑,解释:“林煜文家山上环境确实好,我之前有季节性过敏鼻炎,到镇上生活鼻炎稍稍好些,但当时到林煜文家山林子里,立马鼻子就通气儿不说,整个人头脑都感觉清爽了。”

办事员挠挠头,有些惊奇:“鼻炎还能用环境治疗?”

说起这个话题,老蜂农还挺得意:“我也觉得环境很重要,小蜜蜂们是个很敏.感的动物,环境好不好它们最先知道。就比如说鼻炎这个问题,不少亲自开车来我这买蜜蜂的城里人,都说到我这后鼻子通气了。”

办事员虽说有些惊愕,但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见小伙子见识少,老蜂农牛气哄哄的继续又深入介绍道:“不过也就是咱们本土品种的小蜜蜂对环境的敏.感度最高,只有保持高敏.感度,才能采到品质更好的蜂蜜。哪儿跟从国外引进的意蜂那些的大蜜蜂,采蜜效率是高,但采出来的蜂蜜品质不行,也就只能摆在超市里哄哄现在不识货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