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宁安(2 / 2)

娇养笨蛋美人 将欲晚 3555 字 5个月前

姜毓宁小声道:“我哪有那么胆子小,我不会被欺负的。”

宣丛梦却从未见过姜毓宁发脾气的样子,她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姜毓宁,“真的?”

“自……”姜毓宁想点头,可是刚说了半个字,就被外间的通传声打断。

“陛下驾到——”

“陛下驾到——”

尖细响亮的嗓音传进大殿,所有人都站起身,对着被搀扶进来的建昭帝行礼。

姜毓宁也跟着跪下去,口中喊着“参见陛下”,一双眼睛却在悄悄打量缓缓行过的建昭帝。

她被桌子挡着,又不能擡头,视线所及只有建昭帝的一双黑色绣着金龙的靴子,这让她想到了沈让。

沈让也有一双绣着金龙的靴子,只是那龙的图案好像不太一样。

但是,沈让穿着这靴子,是健步如飞,步步都坚定有力的,眼前的建昭帝却走得很慢,即便被人搀扶着,也仍旧像是要随时倒下似的,颤颤巍巍。

姜毓宁对他有些好奇,因为他是皇帝,是沈让的父亲。

等一声苍老年迈的“平身”响起之后,姜毓宁跟着众人一起站起身,偷偷地擡头,打量着最高位置上的那个男人。

如她所想的一样,建昭帝苍老无神,好似下一刻就会闭眼坐定。

而对面的沈让,年轻英武,俊朗无双,他锐利得如同一把刚刚出鞘的剑,即便是皇位上还压着一个人,也根本阻挡不了他的光芒。

哥哥是整个大殿上最英俊的男子。

姜毓宁这样想着,忍不住偷偷去看对面的沈让,正好沈让也在看她,两人视线再度交错,不约而同地勾起唇。

高台上,建昭帝宣布“开席”。

然后,他先一步举杯,一口饮尽,才对着座下众人道:“诸位尽兴。”

自从宿山之后,他的精神便越发不如从前,疲惫,劳累,有时候甚至黑天和白昼都分不清。

他自觉是中了毒,一定是沈让,沈让想要谋杀生父,起先他恨,最后他连恼恨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只想赶紧解脱。

可是沈让却连死都不让他死。

整个皇宫,太医院,都被他把控着,他便是想开一味安神的药,都根本没有权力。

如今,他只是沈让手里的傀儡,是他挡枪的盾牌,他又气又恨,却已经失去了再算计的资格。

吃了几口饭,建昭帝便觉得昏昏沉沉,他招呼了身边的内监一下,想要起身告辞,却见成王站了起来。

“父皇……”成王个子不高,还很瘦小,甚至还没有七皇子高大,坐在人群中十分不起眼。

此时,他主动站出来,建昭帝才把目光投向他,有些不耐烦地开口,“怎么了?”

“父皇,今日冬至佳节,是大家团圆的喜日,儿臣有一事,想求父皇的恩典。”成王道。

建昭帝迟缓地眨了眨眼,“何事?”

成王说:“儿臣想求取宁寿郡主为妻。”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包括清河长公主和宁寿本人。

虽然前一阵落水的事在上京几乎都传来了,可是这么久都没有传来订婚的消息,大家便以为这事要不了了之。

却不想这个一向唯唯诺诺的成王,敢在大殿上当众求娶。

有人佩服他的胆识,也有人看向宁寿郡主这边,想看她的反应。

出人意料的是,宣丛梦分外冷静,姜毓宁悄悄去拉她的手,宣丛梦对她摇了摇头,用口型说了一句,“我没事。”

建昭帝也有些没想到,他看向清河长公主,说:“皇姐,这……”

清河长公主尚未发话,成王已经扑通一下,跪倒在了清河跟前。

“姑姑。”成王道,“侄儿心悦宁寿多年,只是一直不敢高攀,明年就是侄儿及冠之年,一直未娶,又见宁寿表妹没有婚配良缘,这才大着胆子当众求娶,还望姑母看在小侄诚心的份上,多多考虑。”

他的语气诚恳郑重,任谁听了都要多思虑三分。

当日两人是一齐落水,最后吃亏的本是宁寿,可是今日他给足了清河长公主和宁寿的面子,这话说得实在很好听。

更何况,他们本就私下有了几次来往,本就是要订婚的,成王今日这番,已算得上是诚意了。

宁寿看着清河长公主,点点头。

清河长公主便代她开口,“倒是一份好姻缘。”

建昭帝并不知其中缘故,见她点头,也就没有什么不答应的了。

于是,便准允道:“的确是一桩良配。”

闻言,宣丛梦出列和成王一道谢恩,期间也根本瞧不出什么。

只是在回座位之后,被姜毓宁捕捉到了眼底的几分不自然,于是,姜毓宁主动道:“郡主,我陪你出去走走吧。”

宣丛梦本不想去,可是这话被清河听到,她立刻转头过来,说:“好孩子,你陪丛梦去走走吧。”

两人便一起走出大殿,往更衣的后殿去了,绕出长廊,前头是一方小花园,供宾客歇酒透气。

两人在花园里的一处石桌边坐下,姜毓宁想要安慰她,宣丛梦倒是先开了口,“别担心我,我没事。”

“本就是决定好了的事,我根本没打算反悔。”

姜毓宁道:“我……”

这时,一道不轻不重的脚步声走近,两人擡头去看,竟是成王。

成王虽然身量不算很高,倒是容貌俊秀,此时站直了,倒也彬彬有礼,一表人才。

他对着姜毓宁和宣丛梦一拱手,客气道:“姜姑娘,可否让我和郡主说几句话?”

姜毓宁去看宣丛梦,宣丛梦点点头,姜毓宁便道:“好,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擡步回了正殿。

出来的时候,是悄悄出来的,因此回来,她也是静悄悄地回,根本不愿被太多人看见。

却不想经过清河长公主身边,竟被她直接捉住手臂。

然后,清河对着高台上的建昭帝说:“陛下,这就是我说的姑娘。”

建昭帝昏花的老眼打量了一番姜毓宁,说:“是个好孩子。”

清河长公主道:“是景安侯府出来的,虽然出身不好,却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她可怜,自小无父无母,因为和丛梦投缘,才被我接到了公主府来住。”

建昭帝听出这话的意思,顺着道:“皇姐喜欢她,就是她的福气了。”

他的母亲是姜家女,因为性格强势,所以他们母子关系并不好。后来他登基之后,虽然把母亲封做太后,实际上却是把她移入冷宫,到死都没有去看她一眼。

如今,他自己也落入了当年和母亲几乎一样的境地,反而有些感念母亲在世的日子。

看着眼前的姜毓宁,他不自觉道:“是个好孩子,一看就聪慧,有慧贤太后的品格。”

这话可谓是极大的嘉奖了。

清河长公主顺势道:“既如此,臣替这孩子求个恩典,臣想收她为义女,日后就养在公主府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角落里一直不敢多言的景安侯。

自从他们知道沈让和姜毓宁关系不同寻常那一天,便私下猜测了无数遍的真相。

当日那架势,说太子把姜毓宁当成心尖肉也不为过,这般疼宠,就算不是侧妃,也得是个有品级的贵妾。

可奇怪的是,太子又全然没有动静,姜毓宁就这么没名没分的养在东宫,景安侯不免也觉得,太子殿下只是一时喜欢宠爱,实际上不过是把她当成掌心的玩物。

别说什么品级封号,只怕名分都没有,日后当个暖床的婢妾。

想到这,他们就是又忧又喜。喜得是,太子根本没把姜毓宁放在心里;忧的则是,姜毓宁搭上了东宫,却不能给家族带来半分好处。

可是没想到,她会跟在清河长公主身边一起出来,这样的擡举让他们惶恐不安。

而此时,清河长公主这话一出,他们彻底知道了太子的意思。

景安侯惨白着一张脸,对面的卓氏更是双膝酸软,后面的姜毓秋听了这话,几乎要从凳子上跌下来。

整个

大殿都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等着陛下的反应。

坐在右侧首位的沈让脊背挺拔如松,神色淡定,转了转拇指上的扳指。

半晌,只听建昭帝道:“既然皇姐喜欢,那就是这孩子跟你有缘。正巧刚给宁寿赐了婚,等过段日子,宁寿嫁了人,公主府空下来,皇姐难免寂寞,就让这孩子陪皇姐去做个伴吧。”

清河笑道:“陛下仁慈。”

建昭帝点点头,朝着姜毓宁看了一眼,道:“那就封个县主,封号……”

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沈让开了口,道:“父皇,不如叫宁安,如何?”

建昭帝听到他的声音,先是愣了愣,然后才迟缓地点头,“宁安,好,就封为宁安县主。”

咚得一声,景安侯手里的杯子摔了下去。

旁人以为太子只是随口一说,他却清清楚楚。

区区一个庶女,如今竟封为宁安县主。

难道,太子殿下这般步步筹划,是想迎娶她为太子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