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折扇
39.
樊际一个二十多岁,连女人的手都没摸过的愣头青,一看到这四个字脸就红透了。
好在他皮肤黑,看不出来什么,闷头闯进书铺,飞速朝老板说了书名。
书铺老板看他这人高马大,疑心他是来暗访的捕快,遮掩道:“我们这儿可是正经书铺,不卖这些的……”
哐当!樊际二话不说从袖口里掏出一把匕首拍在柜台上,一言不发地盯着他。
书铺老板吓得整个人一颤,举手告饶道:“有有有,壮士且等一等,我去给你拿,给你拿……”
马车里,沈让等了有一刻多钟,樊际才终于回来。
“公子,书买回来了。”
沈让推开车门,“拿来吧。”
他身上去接,不想樊际直接搬了一个书箱放到马车上,听声音,里面东西不少。
沈让疑道:“这是什么?”
樊际翻开箱盖,老实道:“最上面这本是公子指名要的,
沈让略略扫了一眼,总共有十几本之多,他蹙起眉,暗骂樊际蠢货,他拿起最上面那本,想叫他直接把剩下的都烧掉,想了想却又放了回去,“既如此,那就留下吧。”
-
清河长公主府。
不知是不是有了共同要保守的秘密,这几日姜毓宁和宣丛梦的关系越发亲近,除了睡觉几乎都要凑在一起。
这几日沈让不在,姜毓宁每日和宣丛梦同进同出,也不觉得太孤单。
这一日,姜毓宁正和宣丛梦在花园的凉亭里下期,忽然清河长公主身边的苏姑姑过来叫宣丛梦过去,“郡主,殿下说有客人请您去见。”
宣丛梦看了姜毓宁一眼,说:“那我过去一趟,你先回房吧。”
姜毓宁摇了摇头,说:“难得今天这么凉爽,我在这儿坐一会儿,顺便等你。”
夏日天气闷热,昨日一场瓢泼大雨浇灭了大半暑气,今日太阳也被遮住,天气的确舒爽。
宣丛梦点头,“也好。”
说完,她起身要走,又有些不放心地折回来,对一旁的竹叶嘱咐道:“看顾好你家姑娘。”
近来她和姜毓宁关系亲近,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可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原本就看不起姜毓宁的人,才会愈发地瞧她不顺眼。
可姜毓宁实在天真得不像话,仿佛不知道这世间还存在恶意似的,对于旁人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只有对她好,她就自然而然地也会回报给她,根本不考虑对方的目的。
因此,宣丛梦对她很有些不放心。
竹叶自然知道宣丛梦的意思,姑娘这些年被殿下护佑在身后,几乎没有经历过半点风浪。
自然,有殿下在,她们姑娘可以永远这么天真。
竹叶颔首应下,宣丛梦这才和苏姑姑离开。
姜毓宁坐在亭子里,没一会儿竟然又下起雨来,好在亭子够大,没有雨溅进来,她托腮往外看,细密的雨丝织成一片水雾,将她整个人笼罩在中间。
整个后花园都安静极了,除了雨落滴答,几乎再听不到第二种声音。
这样的氛围之下,好似全世界就只剩自己一人,姜毓宁看了一会儿,忽然想到小时候的事。
前些年,哥哥常是秋天离京,次年春月回来,然后整个夏天都陪着她。
因为每年待在一起的时间就只有那几个月,姜毓宁特别珍惜,每天都不离开沈让身边,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恨不得在他沐浴的时候都搬着绣凳守在廊下。
而大部分的时间,哥哥也是很忙的,一天下来,大半时间都在书房,姜毓宁也跟着去书房等他,或是坐在他怀里给他捣乱,或是在窗下的软榻上看书写字。
有时候窗外下雨,雨滴落在窗沿上,溅起一一朵朵的水花,她央求着哥哥想出门看雨,哥哥就牵着她的手,走到廊下。
他总是亲自给她撑着伞,然后看她一阶一阶地踩过积水。
他对她永远那么纵容。
有些想哥哥了。
原本以为,有郡主在身边,就不会再有孤身一人了,可现在她忽然明白,朋友是朋友,哥哥是哥哥。
这雨下得突然,停得也快,淅淅沥沥了一刻多钟,就忽然由阴转晴了。
只是忽然起了风,竹叶怕姜毓宁着凉,“姑娘,咱们先回去吧。”
姜毓宁却不想回去,“在房里一个人待着实在没意思,不如在花园里转转,还能赏花赏草。”
竹叶只好道:“那姑娘把披风披上。”
姜毓宁顺从地披上披风,和竹叶走出亭子,往花园深处走去。
公主府很大,花园也分好几处,姜毓宁这几日跟着宣丛梦东走西逛,却仍旧觉得陌生。
她漫无目的地乱走,最后走出一片掩映的竹林,看见一处古朴的角亭。
亭子里有人正坐在那喝茶,看侧脸有些像沈让,姜毓宁先是一怔,而后高兴地走过去,想要给他一个惊喜。
然而走近却发现,这人并不是沈让,只是身形和侧脸都有些相似罢了。
亭中的人听到动静,转过身看过来,姜毓宁才发现,他不知是侧脸和沈让有些像,就连正面眉目之间,也有三四分的相似。
不过,相较于沈让,眼前这人的眉眼更柔和些,气场也更像是内敛,像是游春的公子,温润如玉。
不过,他的脸色苍白,唇上几乎没有什么血色,微风一吹,他便掩唇咳嗽几声,看起来十分羸弱。
姜毓宁本不愿打扰,但听他咳嗽不停,忍不住关切道:“你没事吧?”
那人回道:“多谢姑娘关心,在下没事。”
他看一眼阴沉的天色,主动道:“今日天气不好,风也有些大,姑娘进来一道喝杯茶吧。”
若是平时,姜毓宁一定会拒绝,她并不喜欢和陌生人相处,可是此时看着他和沈让相似的眉眼,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她走进亭子,在他对面坐下。
竹叶阻拦无果,只好紧紧跟在姜毓宁的身边,她微垂着头,作出恭敬状,实际满心警惕。
那人主动自我介绍道:“在下沈议,请教姑娘如何称呼。”
沈议?
姜毓宁微微瞪大了眼睛,听名字,似乎和哥哥是亲戚,看他的年纪也不过三十岁的样子,难道和哥哥是兄弟。
难怪长得这么像。
也是,会出现在长公主府中的人,自然不会是寻常身份,他若是和哥哥真的是兄弟,那应当也是个王爷吧。
姜毓宁一边猜想,一边道:“我姓姜。”
至于名字,她自然不会告诉陌生人。
沈议也并不在意,微笑道:“姜姑娘。”
说完,他亲手给姜毓宁倒了杯茶,说:“今天有些冷,姜姑娘小心着凉。”
姜毓宁却并没有喝,而是将视线落在沈议手边的半开的折扇上。
沈议注意到她的视线,笑了笑,“姑娘喜欢这个?”
姜毓宁不好意思地说:“很精致,抱歉,是我失礼了。”
“这有什么?”沈议并不在意,他拿起折扇打开,扇骨是象牙骨雕,触手生津,扇面上是一副美人图,栩栩如生。
在大雍,通常只有女子的团扇上才会画仕女图,男子折扇多是山水花鸟,或是文人字画。
姜毓宁有一个小折扇,扇骨是湘妃竹制,扇面是沈让给他提的字,只有四个字:天下大才。
姜毓宁一直觉得沈让是讽刺她笨,所以不肯将那扇子带出门,此时看到这么好看的仕女画,不由得有些经验。
“沈公子,这是你自己画的吗?”
沈议笑着点点头,他看出她很喜欢,便合上扇子,推到她的手边,说:“今日能和姑娘相见,也是你我有缘,姑娘若是喜欢,这把扇子就送给姑娘了。”
“多谢公子,我不能要。”
姜毓宁立刻拒绝,她知道不能随便拿旁人的东西。
她将扇子推回给沈议,主动转开话题,问道:“这两天天气已经这么冷了,你为什么还要拿着扇子呢?”
沈议低头看一眼合拢的折扇,咳了两下,笑着道:“因为我身体不好,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咳出了血,有这扇子可以遮掩一番。”
听了他这话,姜毓宁忽然想到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