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她举步维艰,却又不得不往外走。

而此刻已是正午,所有射猎的人都已经回帐用午膳。李太傅的大帐本就在正中,此刻他明晃晃地从帐子中丢出一个五花大绑的人来,自然大伙都瞧见了。

“那是谁呀?”

“肯定是得罪了李太傅的人。”

“瞧着穿戴,倒像是位夫人。”

“不知道,她那脑袋都要埋进土里了,谁能看清她的脸。”

不错,高氏唯恐丢人,此刻已经将头死死地贴在土上。她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给怀泽丢人,不能让那孩子以后走入官场的时候被人嘲笑。

从不远处走过来的高璃月显然也亦是到了这一点,她心疼难耐,却又只能硬着头皮佯装不认识,只等快步走到自己的帐子里,才终于能松了一口气找人道:“快,蒙着脸,去把夫人接回来。不要惊动别人,给夫人也准备一块蒙脸的帷帽。”

这主意倒还算不错。半炷香之后,吃了一嘴土的高氏终于稳稳当当地坐回了帐子里头。也幸而她的帐子距离中间很远,加之有不少人为了被晒伤都戴了帷帽,所以总算是没人发现那被太傅大人丢出来的人就是她。

“我这辈子都没这么丢人过!”高氏又惊又怕又觉得羞辱,此刻坐在自己的帐子里,四周的帷幔全被撂下后,终于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母亲别哭了,左右都是大帐,您再哭,就闹得所有人都知道了。”高璃月坐在她身边,拿手帕轻轻替她抹着眼泪道。

高氏咽了咽唾沫,努力把低嚎变成了啜泣,一双眼却渐渐肿得如金鱼一般。

“太傅大人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气呢?”高璃月从下人手上接过一个米色瓷莲盏,里面是碧绿的茶汤。

高氏吞了一口茶汤,往日都觉得挺甘甜的茶,此刻却觉得有些酸涩。她蹙了眉方才想起,原是因为在顾轻幼那喝了上好的绿茶的缘故。

一时心里更加愤恨,随手将那茶盏塞回给高璃月道:“想必是太傅大人不愿意在自己的帐子里见到外人的缘故。”

“难道不是因为太傅大人想给顾轻幼出气吗?”

“怎么可能。”提起这三个字,高氏就觉得气血上涌。“我毕竟是官眷太太,太傅大人怎么可能为了给她一个小丫头出气而得罪我呢?大约还是他今日心情不顺,看谁都不顺眼的缘故吧。”

说着话,她忍不住又呸了几下,以把刚才漱口却没漱干净的几粒沙土吐出去。

“可我倒是觉得,或许顾轻幼对太傅大人来说很重要呢。您想想,要是太傅大人不在意她的话,怎么可能这般给她花银子?要是太傅大人不在意她的话,之前渭北候为什么也要娶她呢?还有,我隐约听说,之前顾轻幼与小孟将军也来往过呢。”

“整日忙着看顾你弟弟,很多事我倒是看不明白了。”高氏沉吟半晌,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我这些日子打听打听吧。若真是这样的话……”

高氏越想越害怕,摆摆手道:“哎呀,不可能是这样的。要真是如此,她还跟你来往做什么?还不是图咱们的家世,图你弟弟的声名。好了,这件事别让你父亲知道了,要不然只怕又要和我吵起来的。至于你弟弟那,哎,再说吧。”

次日春狩结束,李绵澈忙完政务,便到了集福院。本以为会在正厅见到她,不曾想却遇上匆匆忙忙从内室走出来的晓夏,福了一福道:“大人您去瞧瞧吧,姑娘许是受了风寒了,奴婢这就去请医士来。”

李绵澈眉心一凝,脚步生风般进去,果然瞧见双腮微红的顾轻幼正懒懒歪在美人榻上。柔顺的秀发如云雾一般散在脖颈间,樱桃初绽般的粉唇正就着素玉的手喝着热茶。

漆黑的双眸星光点点,似乎含着许多种情绪。不知不觉间漾起一声幽微的叹息,他走过来,屏退了素玉后想说些什么,却莫名觉得语滞。

“小叔叔……”她病中的语气亦是轻盈的,甜甜笑道:“我自己就懂医术,还找什么医士呀。就是回来的路上吹了风,喝点姜汤就好了。”

似一剂让人心神熨帖的良药,李绵澈的笑意渐渐变得饱满起来。“真是吹了风?不是因为旁的?”

“还能是因为什么呢?”顾轻幼略显迷惑地看向李绵澈。

李绵澈反倒被看得眼神一闪,旋即黑曜石般的双眸溢出些许无奈道:“难道不是因为我赶走那高氏,你担忧高公子不高兴……”

站在外面的素玉听不清二人的对话,却能听见一道温和又细腻的男人声线,一句又一句。她觉得有些不解,不解为什么从不多话的太傅大人在姑娘面前能说出这么多话来。

“不是……”顾轻幼微微挣扎着想坐得直一些,却没注意到寝衣松垮,此刻已然露出大片的雪肌玉肤,脖颈前的锁骨上更是横陈着一块小小的如意玉坠,显出十足的精致明媚。

“别乱动。”李绵澈呼吸稍稍停了半拍,眼光亦是慌张移开。

而顾轻幼闻言则乖巧地又歪在那,才听眼前人声音比往日多了些淡哑道:“你也听见我今日问那高夫人的话了。”

“问什么了?”顾轻幼略略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

而李绵澈已经很耐心地解释着。“高公子是知道高夫人的来意的,但却没有阻拦,可见这位高公子不算良人。”

往日高高在上的李绵澈,此刻俊逸的脸庞上不见半点冷冽。相反,那一双微微上扬的凤眸目光格外柔和。

看着顾轻幼没开口,一双好看的杏眼涟漪层层,李绵澈手心微凉,淡淡道:“不过你若是喜欢,其实也没什么。有的是办法,让高夫人不敢招惹你。只不过那高公子……”

“轻幼觉得呢?”李绵澈的语气柔软却又谨慎。

这大约是大誉文武百官从未见过的李太傅,但却是顾轻幼最习以为常的小叔叔。

顾轻幼玉葱般的手指懒懒搅在碎发间。“我觉得吧……”

一丝难以觉察的警惕从李绵澈眼中迅速滑过。

“我不喜欢什么高公子……”顾轻幼微微噘嘴,又半低了声音,甜甜笑道:“他的诗做得也不怎么样呀。”

到底是贸然评价,顾轻幼觉得有些羞怯,如娇俏的小猫儿一般扯过一张薄毯轻轻掩住绯红的脸颊,只留一双水汪汪的鹿眸。

看着笑意在她的唇角跳跃,李绵澈忍不住随她而笑。“那谁的诗集好,你说。”

顾轻幼挑了眉,柔嫩的肌肤红意难褪。“我才不说呢,我又不会作诗,不敢胡乱评价你们这些大诗人。”

李绵澈看着她,眼神中也渐渐沾染了淡如轻雾的笑意,化尽往日狠厉。

次日清早,翰林院编修耿大人一早便入了轻车都尉署事。从前的轻车都尉不过是虚职,但到了大誉朝却赋了实权。此署事中有正副轻车都尉二人,下设骑都尉六人,分领誉州六营骑兵。每日上午,众人在轻车都尉署事点卯,之后方可领命各自行事。

这样的地界,通常少有文官往来。故而耿大人早上一到,几位武官都有些诧异。这小小编修官职虽小,但却能时常直接面圣,比起他们这些整日在外面奔忙的泥腿子倒是强了一些。

“今日是什么风,怎么把耿大人吹来了?来人呐,沏茶。”骑车都尉姜立成原本正在亲自核对兵器造册之数,见了来人,便撂下了手上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