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浮华梦影 张霓 2792 字 5个月前

第十一章

深圳是一座年轻,美丽,充满着激情的大都市。

它的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有着悠长美丽的海岸线。在这山海之间,有一块东西向的狭长平原。这片不算太大的平原,便是这座城市的最繁华之处。这里高楼林立,无数的建筑奇迹矗立其中,代表着人类的欲望与雄心。

在这些数不清的擎天巨兽之中,有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它北面靠山,南面临街,二十楼一间南向的办公室内,一个男人正在用笔记本电脑与网络彼端的某个人聊天。

“我觉得,你就是我的一切。”对方如是说。

“:)”他熟练地敲出这个表情。

“下次过来,我们还要见面。”

“嗯。”

他结束对话,接着在心中默念:第四个。

那个在网络彼端与他聊天的女人,是他联系上的第四位前女友。和其他三位前女友一样,这第四位也是他当初甩掉的。他悄悄地与前女友们约会,享受着一种莫名的虚荣与刺激。

可是他需要的是这些吗?

他站起来走到办公室的一面玻璃墙前,以一种不可名状的心态看着墙外忙碌的员工。员工们几乎都是年轻男性,正在电脑前忙碌地敲着代码。他注视着他们,想起了自己——

他叫程明远,今年三十一岁。出生于某中部大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祖辈都是农民,一家子以种田为生。

由于基因的特性与营养的匮乏,姐弟三人的身高都没能超过一百六十厘米。可是两个姐姐虽然个子不高,但身体壮实。而程明远不但个子矮小,还分外瘦弱。由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又占据着出生顺序的优势,因而他特别任性,特别倔强。那股子拧劲一旦发作,天皇老子都劝不动。

这些远不是程明远童年经验中最精彩的部份。

程明远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农村妇女,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父亲则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暴躁,易怒,一点不痛快就大发雷霆。孩子是不太舍得打的,远嫁而来的妻子就是他最好的发泄对象。他有点不痛快就打她,丝毫不顾忌这种暴行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因为他完全没有家暴的概念。在那个落后的小山村,重男轻女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程明远是看着父亲殴打母亲长大的。开始,他也想阻止父亲的暴行。但当他看到姐姐们劝阻遭到父亲的殴打时,他退缩了。再加上母亲总是百般忍耐,他怒其不争,渐渐放弃了劝和的念头,最后变成冷眼旁观。

有一次,父亲又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程明远不堪其扰跑了出来。很快,姐姐们找到了他。可是无论姐姐们如何劝说他去阻止父亲,他就是不为所动。

姐姐们初中毕业时,父亲以照顾家庭为由,命令她们全部弃学回家务农。当姐姐们长到二十岁时,她们被父亲嫁到了或近或远的农村,她们的彩礼被用作程明远今后的上学费用。

程明远的想法是:“姐姐们不在家,以后我要干农活了。”

仅此而已。

重男轻女的风气,父亲对母亲长年累月的暴力,姐姐对弟弟的包容与忍让,使得程明远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得自私,冷酷,而且形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对女性的蔑视。

贫苦的出身,瘦小羸弱的身体,父母之间病态般不平等的关系——也许上天也不忍心太过苛待程明远,于是它仁慈地作出让步,给了程明远一个聪明的脑子。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程明远在学习上的天赋逐渐显露。优异的成绩与瘦小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容易激发人类的同情心。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照顾他。这让程明远有了一种错觉:他是众人的宠儿,所有人都爱他。

这种虚幻的自负一直持续到高中。

程明远的身体发育比同龄人落后一大截。尤其是到了高中,男同学的身高开始突飞猛进,他的身高却还在一百六十厘米原地踏步。不但矮,还极其瘦弱,怎么看都像一个营养不良的小学生。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对男性而言,一百六十厘米的瘦小躯体,算得上某种残疾了。上天何其残忍?给了他如此聪明的头脑,却配了一个如此瘦小的躯体。因此,他变得非常自卑。他往后人生中的所有重要选择,都是骨子里的自卑在行为上的投射。

在痛苦的焦虑中,程明远悟到了超越自卑的方法:“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他认为只有拥有足够的金钱和女人才能向世人证明,他虽然矮小瘦弱,但也是男人,而且是一个有本事的男人。

程明远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全国最高学府的人,是全家乃至全村的骄傲。然而在最高学府中,谁都是家乡的骄傲,这方面程明远不占优势。再加上一百六十厘米的瘦小躯体,按理说,他不应该有那么丰富的情史。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桃花不断。

程明远的桃花运归功于网络聊天软件的兴起。

程明远知道自己其貌不扬,在现实中追求漂亮女孩无难于登天,他便另辟蹊径,在网络上大量添加女性好友。他的目标人群很明确,都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学生。他知道这个年纪的女孩天真,善良,心软,很容易对一个忧郁内向又颇有文采的男孩动心。他先是用文字获得女孩们的好感,进而谋求见面。因为他知道,如果对方先爱上自己的才华,再接受自己的缺陷就相对容易了。

程明远以网络交友的方式,大面积撒网,掂量着补捞,和许多女孩同时保持着暖昧关系。他总是在得手之后对她们不冷不热,直到她们疲惫不堪,主动提出分手。

仔细观察程明远钓到的这些女孩,不难发现,她们要么体态丰满,要么个子高挑。丰满和高挑,正好弥补了程明远的瘦弱与矮小。

公允地说,那些女孩离开时的伤心模样,有时也会让程明远心生愧疚。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他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我没有强迫你们,都是你们自愿的。哪个男人不好色?人不风流枉少年……”

程明远就这样风流地上完了大学。整个大学期间,因为学业和爱情的双丰收,他从极其的自卑,转向极其的自负。

爬上了山顶,往往就意味着要下坡了。

毕业之后,程明远进入北京某民企做软件开发。他渐渐发现,他的薪水与他期待的生活相去甚远。这样下去,他永远是个打工仔。熬到三四十岁,体力大不如年轻人,随时面临裁员,彻底成为这浮华世界中一粒不为人知的尘埃。

更可怕的是,程明远发现自己对女人也没有办法了。是了,那些被现实打磨过的女孩远比在象牙塔时理智得多。她们不会轻易被几句酸诗俘虏,更不会把同情当爱情。

不但事业失意,情场失意,程明远的父亲还在这个时候生了重病。姐姐们已经出嫁,嫁的都是村子里的普通农民,根本负担不起医药费。这笔巨大的开销,当仁不让地落在他这个儿子的头上。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然而他一样也没有。再加上瘦小的身体,他开始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时候,他又从自负转向了自卑,而且自卑到了谷底。

就在这个时候,一缕阳光照进他阴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