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顾小晚见嫂子不逼自己了,心里终于舒坦一些,她就打算穿那身青白相间的格子呢外套配灯绒直筒裤。
顾小晚给云云扎了小高马尾,吴瑞秀给慧慧编了对麻花辫,顾小华则给阳阳换了身干净衣服。
吴瑞秀是个会做脸面的人,还准备了两斤糖和十颗鸡蛋,拎在了手上。
差不多准备好了,蒋进也上门来请了。去蒋家的路上,蒋进和顾小华、吴瑞秀三人有说有笑的,只有顾小晚带着三个娃百无聊赖地跟在他们的身后。
说真的,顾小晚是真不想见那些亲戚,她怕叫错了。这些日子在吴瑞秀的指点下,她虽然记住了一些,但难免不出错呀。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只好硬着头皮上。
一到蒋家,蒋兵就点了爆竹,可把没做好心理准备的顾小晚吓了一跳。
顾小晚先是朝自家亲戚甜甜地笑着,然后含含糊糊地叫着。叫完一圈,好像没人说她叫错,有惊无险。
紧接着就是认蒋进这边的亲戚了。在蒋进的介绍下,她倒是一一记下了,而且恭恭敬敬地一个一个叫着,往后见了面也要叫得出来,否则人家认为你瞧不起人。
顾小晚感觉这些亲戚好多长得差不多,大多有血缘关系嘛,她当时是记住了,估计没多久就会搞混,心里不由得有了压力。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层担忧,订了婚,在这些亲戚的眼里,她和蒋进就是焊死的一对了,如果往后她想退婚,这些人不会骂上门吧?
而大家关注的,则是顾小晚的这身穿着。
他们觉得一点儿都不好看,因为不喜庆,全身没带一点儿红,头上也没扎红头绳,关键也没编个麻花辫,而是扎了个不高也不低的马尾。
怎么说呢,大家就是感觉顾小晚明明是地地道道的盘山村人,却没有随风入俗,寻思着她肯定是在县里读书学了一身不正之气。
当然,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桌上的饭菜,要知道吃了这顿饭,等这对小年轻将来结婚时,他们可是要随一笔不小的礼咧。
蒋进满脸喜色,眉眼弯弯的,他拉着顾小晚坐在自己的身边,顺手给她夹了几块红烧肉。
“小晚,你多吃点。”
蒋进说话时,唇角都是一直往上的,感觉他随时都要笑出来。
他平时内敛得很,但顾小晚感觉他年前回来时就有些收不住,那小眼神那小表情,看着就是非常想和她谈恋爱。
初二那天,他过于兴奋,很反常地嬉皮笑脸,就像一个正经人想装油腻却很不熟练的样子。
而今天,他浑身都是那种欢喜得要溢出来的感觉。
今儿个早上,他给村里各家各户散订婚喜糖时,乡亲们也都笑他“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时不爱说话不爱笑的人,今天那张脸估计都要笑酸。
顾小晚明白,一个男人想得到一个女人,估计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只不过,顾小晚真的回应不了太多,只能微微带笑不说话。
她擡头间,瞧着坐在上方的哥嫂俩,觉得他们俩那表情可神气了,因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恭维他们俩,说什么“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话,还时不时有人过来给他们敬酒。
别看大家好似并没有一直盯着顾小晚和蒋进这对小年轻,其实每说几句话都会瞅他们俩一眼。
杨兰花也不停地过来嘱咐顾小晚要吃好吃饱,问她冷不冷,要不要喝糖水,简直关心备至。
她还当着所在亲戚的面,把那枚银戒指交给了顾小晚。顾小晚看似很欢喜地接受,其实内心尴尬得不行。
这枚银戒指,当初想送给郝丽丽没送出去,现在送到她这里,当着亲戚的面,顾小晚还得装得感激又感动。
蒋兵也过来给他哥和准嫂子敬酒,这回他可是清清楚楚地叫了声“嫂子”。他叫着羞涩,顾小晚听着也脸红。
在大家看来,这对确实般配,因为家境相当,长相登对,而且顾小晚很有可能也会像蒋进那样考上大学,走出盘山村。
按俗话来说,就是门当户对,谁也没有高攀谁。
毕竟是订婚席,大家吃了很久很久,最后菜吃得一丁点儿都不剩,酒也不剩一口,就连准备的花生、瓜子、糖块啥的都吃得一干二净。
就这样,大家还坚持坐在桌上聊了半个多小时。顾小晚为了装温婉,除了礼貌地点头,礼貌地微笑,还要礼貌地回答各种问题,声音也是柔柔的那种,叫人听了心里甜不滋滋的。
眼看着桌子底下的火盆都没啥火星了,大家才起身准备散。散之前,亲戚们又是一轮又一轮邀请蒋进和顾小晚去各家吃饭。
杨兰花和顾小华夫妇自然是帮他们俩婉拒,说顾小晚明天要去学校,蒋进也得去上班。
热热闹闹地拉拉扯扯一阵子,大家终于散场。蒋兵送顾小华夫妇和三个娃儿回家,蒋进则跟在后面送顾小晚。
蒋进将头靠过来,蹭在顾小晚的耳边,窃窃私语,“小晚,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未婚妻了。”
他说话时还伸手拉住了顾小晚的手。顾小晚侧脸看了看他,立马收回了目光,避开他那双似乎要冒出爱的小泡泡的眼神。
她还下意识地抽出手,“别闹,叫人瞧见多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