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对比,这里的居住条件还不如他在古丽镇的宿舍呢。
再与盘山村自家的农房相比,虽然自家也破旧,但比这里宽敞,比这里方便通透。进了这栋筒子楼,蒋进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周永华却很满意,说:“你看,这里有二十五平方米呢,要是结婚的话可以再隔个小间出来。”
也是,周永华以后结婚,估计真的只能住这里,因为他爸妈的房子虽然有六十多个平方米,但也只有两间小小的卧房。
结婚后如果不想和爸妈同住,又没有找同单位的女同事结婚拼凑,当然只能住这个筒子楼了。
蒋进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到哪天顾小晚和周永华好上了,结婚要跟周永华住这里,他还真有些不忍心。
更不忍心她像别人那样在楼道炒菜、做饭搞得浑身油腻,用公共卫生间那么窘迫不堪。
之前他打算和郝丽丽结婚时,还觉得只要郝丽丽不反对住筒子楼也没什么不可以。
可是现在见识了,他真的不想住筒子楼,更不希望顾小晚住筒子楼。
当然,他没有将这些想法说出来,以免打击到周永华。
但想到周永华要是有一天追到顾小晚,顾小晚将来要住在这个筒子楼,在这里度过她的春夏秋冬,在这里度过她的美好年华。
蒋进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他觉得,顾小晚配得上更舒适的生活。哪怕一直租住张婶家,也远远好过这里。
周永华又拿出了棋盘,蒋进自然要与他下几盘,晚上睡前又东南西北的乱聊了一通。
周永华是个直性子,心里想着谁,就喜欢聊谁。
他时常把话题聊到了顾小晚身上,蒋进心里发生了些许转变,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保持沉默。
周永华见蒋进一聊到顾小晚就沉默不语,也只好转移话题,从工作到兄弟朋友,再到之前的同学,直到十一点多才睡。
翌日。蒋进起了个大早,赶上班车来到沽县,才下车正好撞见弟弟蒋兵。
蒋兵也是来这里坐车回盘山村的。
哥俩正好一起坐班车回家。两人似乎许久没怎么说话了,之间每次见面都是寥寥几句。
“蒋兵,这回你又考了个全校第一,比你小晚姐还多考了十分,听起来很拼命的样子。”
蒋兵却慵懒地回道:“这很稀奇吗,我哪次不是第一?你以前也经常第一,估计也不太稀罕这个第一了。你稀罕的是……小晚姐?”
蒋进对这个弟弟也是无语,他总是把话戳在哥哥的心窝上。
他还未回话呢,蒋兵又问:“哥,你和小晚姐都在苏市,两人免不了常见面,不会又偷偷在一起了吧?”
蒋进瞪弟弟一眼,“瞎扯啥呢,我已经不在苏市了,现在被派到古丽镇办事处了。”
弟弟惊得张大了嘴巴,这个表情保持了好几秒。
“不会是你和小晚姐偷偷约会被抓了个正着吧,然后你就被打回原形,被派到一个镇子里去了?”
蒋进被弟弟气得够呛,白了他一眼,“你脑子里整天想啥呢,我没有和你小晚姐偷偷约会,这只是工作上的安排。”
弟弟却不相信,“那你告诉我,你和那个……那个郝大小姐分了没?不是听说要结婚吗,怎么没听到下文?”
蒋进干脆转过身,不理弟弟。
弟弟却不放过他,“我猜得没错吧,婚事准是黄了。”
蒋进又转回身来,没好气地说:“黄了也没你的事,你幸灾乐祸干嘛?”
弟弟还真是幸灾乐祸,这会子还笑了起来,“原来是真的黄了呀,挺好挺好。”
“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别打听大人的事。”
“我就爱打听怎么了?等期末考试时,我得好好逮着小晚姐,让他请我吃一顿。”
“你就知道吃!”蒋进看着这个弟弟,真是哭笑不得,从包里掏出一个包得紧实的东西,他细细解开,拿出几块饼干和奶糖递给弟弟。
别看蒋兵都十八岁了,看到这些吃的眼里也能冒光,接过来张嘴就吃。
到了盘山村,杨兰花见两个儿子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忙里忙外给儿子做好吃的。两个儿子也齐上阵,帮忙洗菜切菜。
当然,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过是糖水鸡蛋,然后米煮够,大白菜和土豆煮够。
杨兰花烧柴火时还是没忍住,问大儿子,“丽丽没再生你气吧?婚事到底该怎么办也还没说清楚,下午要不要去找你姐夫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