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 / 2)

心动对象 忽苋 2164 字 5个月前

“字斟句酌,非常肯定。”

姥姥笑了笑,“浣浣从小就不怎么会做饭,味道是差了点。”

池浣溪瘪着嘴,难吃总比没得吃好!

姥姥继续问:“小周,放假这么多天,也没见你家里人找过你,你跟家里报平安没有?”

“已经说了,我爸妈常年在国外,很少回来,回家也是自己一个人,还不如来西竹陪陪温苏南。”

温苏南无语,我需要你陪?

姥姥皱皱眉头,“新年也不回来吗?”

“是啊!往年的新年都是我飞去美国和他们过年,但今年不想去了,想留在国内。中国的年味比其他国家的年味更浓,也更有归属感。”

池浣溪心疼他三秒,问道:“过年的意义不在于团圆吗?不管在哪过年,只要重要的人在身边,年才会过得有意义。”

周子扬笑起来,盯着池浣溪看了几秒。

谁说今年的年会过得没有意义?重要的人,就在身边啊!

姥姥有点怜惜,忙说道:“小周,要不今年你就留在西竹,和浣浣一起过年算了。”

她余光瞥向自己的房间,“我和浣浣睡一间房,你就睡我的房间,好吗?”

温苏南说道:“姥姥,他在我家睡也行的。”

“不用,除夕那天我就回江城了。顺便给亲戚们拜拜年,爸妈虽然在国外,但国内还是有亲人的。不过姥姥,我以后还会常来西竹玩的。”

姥姥欢迎道:“想来就来,想吃什么菜告诉我,我跟你做。”

“谢谢姥姥!”周子扬夹了一块肉放姥姥碗里,“多吃点,您辛苦了。”

“好好好。”姥姥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她对池浣溪道:“浣浣,待会你和南南、小周一起去买点年货吧。这也快过年了,提前准备一下。姥姥下午还要去舅舅那里带童童。”

池浣溪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

——

西竹老街过年的气氛特别浓郁,特别是春节前几天,老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而他们仨又喜欢并排走,所以挤得不成样子。

老街有卖对联的,有卖衣服的,有卖鲜花的,还有卖工艺品的……

琳琅满目,使人应接不暇。

池浣溪停在了发饰店门前,她拿起一个红色的,上面带有飞龙图案的发箍戴在头上,她指了指自己的头顶问道:“可爱吗?”

周子扬点点头,“可爱。”

“那我们每人买一个?”

周子扬和温苏南顿时语噎。

池浣溪帮忙挑选,“我觉得老虎的适合温苏南,熊猫的适合周子扬。”

温苏南:“为什么老虎是我?”

“因为你霸气啊!”

周子扬:“那为什么我是熊猫?”

“因为你刚夸我可爱了,所以你也很可爱,适合熊猫。”

温苏南噗嗤笑了出来,“你可能误会他了,他说的可爱,指的是发箍。”

周子扬连忙否认,“没有没有,我明明说的是师妹可爱。”

池浣溪拍拍周子扬的肩膀,“识趣。”

最后两人都被迫戴上了池浣溪挑选的发箍,还别说,男生带这玩意儿,挺好看的。

这时,魏林越给池浣溪发了条信息:【小池,你在哪?】

池浣溪回了句,【西竹老街】,然后把手机揣衣服兜里。

“师妹,看这里。”

只见周子扬稍微蹲下身子和池浣溪一同高度,手里握着手机。

池浣溪配合着比了个耶的姿势。

温苏南就像个局外人一样,静悄悄待在他们身边。

池浣溪想:要是我有这种手机,我就马不停蹄地给魏林越拍一张过去。

可惜,她没有。

还是等下学期回校之后再努努力,赚钱买部新手机。

他们走走停停,停在了其中一家卖对联的摊位前。

池浣溪用胳膊肘撞了撞温苏南:“高低去露一手啊,我觉得你写的对联比那位大叔写的好看。”

“给你来个to签,祝你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池浣溪假装勉强道:“那也不是不行。”

周子扬:“我也要,我也要。”

温苏南看了他一眼,回复道:“你要个屁。”

池浣溪的手机一直在响,但响铃声被周边的歌声掩盖住了。

老街到处都是《财神到》《迎春花》《恭喜恭喜》之类的老歌,这已经成了西竹人过年的记忆了。

好像歌声越大,年味越浓。

池浣溪的手机铃声是《稻香》,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最后,还是周子扬提醒池浣溪手机响了。

她掏出手机,看了眼来电显示。

啊!是魏林越。

她快速按下接听键。

池浣溪不知道是自己这边的声音嘈杂还是魏林越那边太吵,她捂住一边耳朵,仔细听魏林越说话。

对方问:“还在老街吗?”

池浣溪分贝提高,“在的。”

“老街哪里?”

“我在看人家写对联呢!”池浣溪笑着,“魏林越,西竹可热闹了。”

“嗯!我知道。”

“你要是也在西竹,我就能和你一起逛老街了。你听,是不是很吵,很热闹?”

“是。”

“魏林越,我好想你啊!”

“我也想你。”

“我想现在就能见到你。”

“小池。”魏林越温柔地唤了她一声,接着说道:“转过身来。”

什么?池浣溪呼吸慢了半拍,她从手机里同样听到了喧闹声,而且和她在现场听到的歌曲一模一样。

她猛地转过身来。

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魏林越。

池浣溪直接抛下温苏南和周子扬,穿梭人群,跑到魏林越身边,激动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魏林越看了眼池浣溪身后不到五米处的两人,随后视线移到她的脸上,声音里仿佛有淡淡香甜和恰到好处的醋意,“我怕我不回来,你就和别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