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1 / 2)

第九十一章

“哎,你听说了吗?瓦子那边来了个新戏班子,听说火到不行,每场座都不等卖,就全被人托关系抢空了!”

“这事儿谁能没听说啊?前儿我们老爷想请同僚去看戏,结果提前半个月去订,愣是没订上!”

“哟!那你们没挨上一顿好歹的?”

“好悬呐,我们老爷当时生气啊,就想叫主人评理,结果一留神才发现,里面的客人都是这个!”仆人竖了竖大拇指,“哪敢上去跟人家碰啊?”

“听说他们演的戏,前所未有见所未见,里面的唱腔唱词又美。我听说啊,里面演的仙女儿就跟真的似的!能在天上飞呢!”

“就是不知道他们主子是谁,可有好多大人看上了里面的戏子,想赎身擡回家去!”

两个仆人凑在廊下说得起劲,忽然一人后面挨了一脚。

“贼囚根子!懒筋又犯了躲在这好聊!大人们要出来了,还不去叫马车来!”一个中年男子对着两人人喝骂。

他们二人也不敢回嘴,陪着小心往马厩去了。

中年男子见两人走得远了,冷笑一声:“就凭他们主子的狗样,还想去听史家班的戏呢。”他抖抖衣摆,哼着曲子走远了,“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

台上的女儿国国王,粉面朱唇,歌腔带有无限的缠绵悱恻之意,听得台下人如痴如醉,都不忍出声,恨不得以身替了唐僧才好。

前面一片形势大好,后台的傅惊梅和史班主却都愁眉不展。

开戏以来,除了开始几场有些爆冷,后面实在可以说是一飞冲天,现在京城谁不知道史家班的场子一票难求?

好多同行们气得眼睛都绿了,好不容易派人偷偷看了想要偷师,却发现这剧的表演方式实在是前所未有,学都没法学。

现在史家班的票价那是高到离谱,别说是傅惊梅他们进京的费用早就回了本,甚至还反手赚了一大笔。要是傅惊梅或是史家班的人真想在这个行当立足,说不定高兴地梦里都能笑出声来。

然而他们毕竟不是真的戏班子,演员们也大多不是真的伶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最重要的目的是引来京师中的第一名妓,天子枕边人——萼华娘子。

可等来等去,传闻中酷爱学习音乐舞蹈,欣赏戏曲的萼华娘子就是不现身。

史班主排的《西游记》和《梁祝》都来自于她整理的资料。故事情节原样照搬了电视剧,诗词和唱词也大多取自于原书,还专门说明了写《西游记》的是个叫吴承恩的人,也算是隔空为知识版权尽一份力了。

傅惊梅能把记忆中的东西誊抄下来,可架不住其中大多数都是现代审美,并不适用于大梁朝。

而她又对这个时代的乐曲一窍不通,连曲谱都看不懂。

好在还有一个六边形战士裴柔之。这妹子能把她唱的各种歌曲、哼出来的各种古典乐,全都加工整理,再润色成乐谱。现在大梁朝的点播金曲《梁祝》,就是她魔改后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