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优秀企业(2 / 2)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林书记都在为修路这件事召开各种会议。

罗高华考虑问题只是从他本身出发,但林书记不能这样,他必须从整个乌山县的全局出发,所以,他不能顾此失彼,必须通盘考虑。

把各个乡镇的领导都汇聚起来,一起商量了三天,最后做出决定,先修三条路。

确切来说,是修一条新路,拓宽两条旧路。

新路是从山湾乡到青山乡的车路,而旧路则是县城到青山乡和莲叶乡的车路,原来都只是土路,现在要拓宽,并尽量硬化。

别看只有三条路,但因为都在山区,需要的资金可不小。

三条路加起来,达到了上亿的数额!

这还是各个路段都有摊派和各个村的任务,要不然,资金还要更多!

即便如此,修路的缺口也非常的大,县城里的大多数承包商都不敢承包,即便是国有的路桥公司也不敢接这样的项目,因为这种项目最容易导致烂账!

林书记不得不再次找到罗高华。

罗高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倒不是他愿意吃亏,也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他很清楚,修路势在必行!

而政府到时候就算是一笔糊涂账,他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其实修路亏不亏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还有一个就是领导对你的好感度!

罗高华很清楚,在华夏做事,关系很重要!

有些人害怕领导走了之后就不认了,又或者新领导来了之后,会因为你跟原来的领导关系好而不愿意跟你接触,这对于罗高华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他有各种办法让新领导喜欢他,从而投资他!

“林书记,能够为你分忧是我的荣幸,我们桃树湾的建筑公司愿意承担修路任务,只是我们公司好像不符合资质,不知道您可不可以帮我们一个小忙,给我们弄一个资质?”罗高华立即就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林书记当即表示可以,然后就开始打电话。

不到一天的时间,罗高华就帮李国胜弄到了修路修桥的资质。

然后,李国胜就开始招人,开始规划路线,开始寻找修路修桥的工匠……一切很快走上了正轨。

也就在三条路同时开工的时候,罗高华稍微“假公济私”了一点,就是把三湾乡通向青山乡的路故意经过老鹰山,然后从桃树湾村的边缘经过。

如此一来,他将来想要回老家,就再也不用从青山乡的后面绕路了,就可以直接走新路,至少缩短了一半的路程!

虽然他是假公济私,但这样的路线设计出来之后,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因为这条路确实比原来的老路要近得多!

与此同时,罗高华自己也开始招人重新修建老鹰山的那条机耕路,把它拓宽成两个车道。

这个工程也不小。

一时间,李国胜的建筑公司成了全县最忙碌的公司,也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公司!

年底,这家公司就成了全县表彰的优秀企业,标杆企业,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