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那个夏末,清河电厂仿佛被一股热浪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消散的暑气。这股暑气与煤粉和蒸汽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感到有些闷热和不适。
厂区上空,这股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热气像一张巨大的温热之网,笼罩着整个清河电厂。这张网似乎将一切都包裹其中,使得人们无法逃脱它的束缚。
我们这四位老师,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却因为一次特殊的实习任务而相聚在一起。
耿直老师,他是锅炉专业的专家,对锅炉的运行和维护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总是能够准确地指出学生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详细的指导。
赵义学老师,则是汽机方面的行家。他对汽机的原理和操作了如指掌,能够将复杂的汽机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们轻松掌握。
邱友雄老师,电气领域的高手。他精通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对于各种电气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有着独特的技巧和方法。
而我,作为一名热控老师,不仅对锅炉和汽机有一定的了解,还擅长热控系统的监控和调节。我可以在学生们遇到与热控相关的问题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建议。
这次实习,我们将带领集控841班的学生们一同探索和实践。这个班级的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在实习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四位老师将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指导学生们完成实习任务。相信通过这次实习,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我曾经在年轻时担任过汽轮机司机一职,对于汽轮机的每一个阀门,我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然而,在整个厂区的中央,最高的建筑物是锅炉厂房,厂房里四台令人瞩目的坡型锅炉,它那高达65米的巨大身躯,宛如一尊钢铁巨人般屹立不倒。
这座锅炉的独特外形和雄伟气势总是吸引着我的目光,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当夜幕降临,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它飘荡在夜空里久久不愿散去,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每当我路过雄伟的锅炉厂房时,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冲动,想要凑近一些,去探索一下它内部的构造和奥秘。那火焰的热度、那钢铁的质感,都让我对这座锅炉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某天午休后,我找到耿老师,带着点试探说:“耿老师,能不能带我爬一次锅炉?我想实地看看那些受热面的布置。”
耿老师性子爽朗,闻言拍了拍我的肩:“没问题!这活儿我熟,就是苦点,你可得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