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看到唐玲身后的手绢,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下子变得异常兴奋起来,整个草坪都被他们的欢呼声和呐喊声淹没了。
“唐玲,来一个!唐玲,唱一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着,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旁边的大松树都掀翻似的。
唐玲显然被同学们的热情吓到了,她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显得有些害羞。不过,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她还是鼓起了勇气,微微一笑,然后走到了圆圈的中央。
唐玲站在中央,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接着便开始唱起了歌。她唱的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那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唐玲的歌声清脆悦耳,犹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她的每一句歌词都唱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仿佛是在诉说着我们青春的故事。
那时候,我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唱着这首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如今,虽然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这首歌依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青春赞歌,它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那时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能完整地把三段歌词唱下来的真是少之又少,而唐玲却唱得那么熟练,那么动听。
我那时对唐玲充满了羡慕之情,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我也能像她一样唱出如此美妙的歌词该有多好啊!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她面前,请求她将歌词写下来给我。
唐玲听了我的请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从书包里取出一张洁白的纸条。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她拿起笔,那笔尖在纸条上游走,仿佛在跳着一场优美的舞蹈。她的字迹娟秀而工整,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不一会儿,唐玲就将歌词写好了,她告诉我:“这是大文豪郭沫若写的歌词。”她轻轻地把纸条递给我,我满心欢喜地接过,仿佛手中握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
我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展开,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每一个字。那一行行娟秀的字体,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让我陶醉其中。
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把纸条夹在一个硬壳笔记本中,生怕它受到一点损伤。这个笔记本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它里面承载着我对唐玲的羡慕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如今的北陵公园依旧如往昔般美丽,那郁郁葱葱的树木,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都让人陶醉其中。
然而,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却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远去。每当我唱起那首老版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记忆的闸门就会被打开,唐玲的笑容便会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
那个六一儿童节,我们在北陵公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如今,物是人非,唐玲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但她的笑容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每当我唱起那首队歌,那些与她共度的时光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感慨万千。
我那时还不知道唐玲在哪里,也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但我知道,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而北陵公园,也将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每当我感到疲惫和迷茫时,我都会来到这里,寻找那份失落的纯真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