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洛汐的指尖还停在岩缝边缘那道刻痕上,夜风从谷底爬升,吹得她袖口微动。就在方才,脑海深处那一丝震动尚未消散,像是一根细线轻轻拨了一下她的神识。她没有睁眼,而是将呼吸放得更缓,任那微弱的感应在意识里蔓延。
不是幻觉。
系统确实有了反应,哪怕只有一瞬。这足够了。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面前石面上那些刻下的符号——斜线是风向,圆圈是石柱,缺口代表光链断裂的位置。她盯着第三根石柱的方向,那里在刚才的风势中又一次迟亮半息,与前几次完全一致。
记忆忽然被撬开一道缝隙。
《天工隐录》卷三“机枢篇”里的字句浮现在脑海:“风起则脉动,光断即链崩。”当年系统开启技能传承时,曾让她通读这部失传已久的机关典籍。那时她只当是旁支杂学,未曾深记,如今再看眼前这环形石阵,竟与书中所载“九曜连珠阵”有七分相似。
不同的是,书中的阵法靠自然风力触发节点,一旦风停,机关自锁;而此处的石柱环每隔半个时辰就会被一道银焰打断节奏,像是强行重置。
她取出炭笔,在绢图背面画下九个圆圈,对应石柱排列。又标出每次风来时光链断裂的位置和持续时间。反复比对后发现,无论风势强弱,第三根柱子始终滞后最久。这不是偶然,是设计如此。
“风引光断……”她低声念着,手指轻点图纸,“可他们用焰火校准,是在防备有人摸清规律。”
影卫甲悄无声息地回到岩缝,身上沾着露水,眉角拂过三次,是约定的讯号:焰火频率未变,仍是每半个时辰一次,最近一次在酉时五刻。
“守卫换岗呢?”她问。
“依旧两刻钟一轮,交接时有七息空档。”影卫甲压低声音,“但东侧最后一队提前了半刻,动作整齐,不像临时调度,倒像是演练过的流程。”
颜洛汐眼神一凝。这不是单纯的巡逻,是嵌入了固定节拍的防御体系。对方不仅设了机关,还人为干预运行节奏,防止外人利用规律破阵。
她想起《天工隐录》中提到的一句话:“机关可测,人心难料。若遇‘逆节之制’,当以变应变。”
所谓“逆节之制”,便是人为打乱原本依循天时地利运转的机关节奏,使其无法被长期观测破解。眼下这焰火定时升起,正是此法。
但她也看出了一丝破绽。
焰火虽能重置节奏,却无法改变风的本质。北风自谷外吹入,途经山体遮挡,必有强弱起伏。只要抓住风势最强的那一瞬,光链断裂的时间会比平时延长一线——而这短暂的延宕,正是切入的机会。
问题在于,如何精准把握这一瞬?
她抬手摸了摸腕上的细绳,那是她绑在藤蔓末端的备用索。西坡的藤蔓粗韧,若能借力荡过前三根石柱之间的警戒区,便可避开地面符线。但她不能出错,十二息之内必须完成穿越,否则下一波守卫接防,或是焰火突起,都会暴露行迹。
“你去西坡。”她转向影卫甲,“测藤蔓承重极限,再找三处隐蔽落脚点,明日寅时前回报。”
影卫甲点头,正要离开,她又补了一句:“别碰藤蔓主干,只查侧枝韧性。若有松动痕迹,立刻退回。”
“明白。”
待影卫甲消失在夜色中,她重新闭目,脑中再次调出《天工隐录》的内容。这一次,她不再逐字背诵,而是将整段关于“九曜连珠阵”的记载拆解重组,结合眼前所见逐一对照。
相同之处:皆以风为引,光链为警,断则隙生。
不同之处:原阵无外力干预,运转全凭自然;此阵有人为校准,且守卫巡行轨迹与光链断裂形成双重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