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的震动还在继续,三短一长,节奏稳定。颜洛汐单膝压在石板上,掌心贴着桥面,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她没有动,甚至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只靠指尖感知那股从地底传来的规律波动。
七息一轮,不多不少。
她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刚才蓝光闪烁的节奏——右、中、左,三亮为启。而此刻的震动,竟与之形成镜像对应:前三个短震对应“右中左”,长震则落在“启”位之后,如同回应。
这不是巧合。
她缓缓睁开眼,从袖中取出一枚乳白色的小珠。珠子轻若无物,表面流转着微弱的银光,是系统刚解锁不久的“轻尘珠”,专用于低扰探测。她没急着用,而是先低头看了眼腕间的印记。
红光仍在闪,热度未退。
小灵的预警还在持续,说明危险并未解除。可正因为如此,她才更要确认——这震动,究竟是阵法重启的征兆,还是某种可被利用的间隙。
她掐准时间,在最后一道长震结束的第七息,指尖轻轻一弹,将轻尘珠推出。
珠子滑过桥面中央那片凹痕区域时,桥底忽然透出一道暗红微光,一闪即逝。下一瞬,珠子轨迹骤然偏移,像是被无形的手拨开,直直坠入裂缝。就在它消失的刹那,空中残留一道极淡的符文痕迹,形似倒置的“井”字,却多了一道斜划,像是被强行改写的标记。
她瞳孔微缩。
那是“禁”字的古变体。
不是防御,是封锁。
她迅速翻开卷轴,在空白页上画下符号轮廓,又记下震动周期与符文闪现的时间差。笔尖顿了顿,写下一行小字:“破绽在第七息末,持续不足一瞬。”
真正能动手的,只有那一刹那。
她合上卷轴,手指抚过银簪尾端。若要在那短短瞬间注入反向能量,必须精准到毫厘,稍有偏差,便会触发全面警戒。她不能冒这个险,至少现在不能。
但可以再试一次。
她收回灵丝索,换上一根细如发丝的“灵引线”,末端系上一张含微量灵力的纸鸢符。线身几乎透明,搭在桥面上几乎看不出痕迹。她将引线另一头固定在对岸凸岩的缝隙里,自己则退回桥中段,蹲身伏低。
第六息半,她指尖轻扯引线。
纸鸢符微微晃动,像是一阵风拂过。
桥底红光猛地增强,持续两息后恢复平静。没有符文显现,也没有攻击降临,但那股原本紊乱的能量波动,明显变得凝实了几分。
阵法察觉了。
但她也得到了答案——假动作不会引爆杀局,只会让系统进入短暂警戒状态。真正的破绽,并不在干扰,而在同步。
唯有在破绽开启的瞬间,以特定频率注入反向能量,才能撬动节点。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缓缓凝聚一丝灵流。不是直接释放,而是先在掌心打了个回旋,模拟阵法运转的节奏。三短一长,第七息收束——她试着将灵流按此频率推送出去。
指尖微震。
一股微弱的排斥感传来,像是撞上了看不见的屏障。但就在第七息结束的刹那,那层阻力突然松动了一瞬。
成了。
她立刻收手,额头已渗出一层薄汗。精神力消耗不小,但她清楚,刚才那一试,已经摸到了门缝。
这阵法并非无懈可击。它的防御机制依赖周期性充能,在能量交接的瞬间会出现短暂真空。只要抓住那个点,就能送入干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