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们就收钱煽动民怨?”她声音不高。
“起初只是请愿。”黑衣人抬头,“是有人主动送银上门,说‘只要闹大些,自有好处’。我们……一时糊涂。”
颜洛汐盯着他眼睛,悄然启动心灵洞察。
刹那间,脑海中闪过片段——
*昏暗屋内,数人围坐,一人拍案怒喝:“不能再让朝廷把人都带走!”另一人低语:“那就谈条件,换活路。”*
她收回感知,心跳略快,呼吸却稳。
“我可以答应前两条。”她说,“但第三条不行。”
黑衣人皱眉:“为何?”
“监督可以,但不能由你们指定人选。”她站起身,“我提议:六部轮流派遣巡查员,每旬轮换,不限身份,但须公示名单。如何?”
黑衣人沉默良久:“这……需回去禀报。”
“可以。”她递出一张回函,“三日内答复。逾期不复,视为拒绝和谈,后续一切后果自负。”
黑衣人接过,退出殿外。
她独自站在灯下,指尖轻抚袖口。密册又热了一下,像在回应什么。
***
次日午时,御书房。
轩辕凌翻阅着各地新报来的文书,眉头微锁。
“京兆义塾今日开学,报名人数翻倍。”他念了一句,“河内粮仓也开始放粮,百姓排队领米。”
“那是因为知道有人盯着。”颜洛汐坐在侧案前,正誊抄一份名单,“我让吏部把十年内被贬黜的清廉官员名录调了出来,准备启用几个。”
轩辕凌点头:“沈元康这几日闭门不出,倒是安静。”
“越安静越不对劲。”她停下笔,“昨夜黑衣人带回了我们的提议,对方还在争论。有一派主张接受,另一派坚持要拿到监督权。”
“你觉得他们会选哪个?”
“现在还不清楚。”她看向窗外,“但他们内部已有裂痕。有人只想保饭碗,有人还想掌权。”
轩辕凌沉吟:“若真能分化,倒是一步好棋。”
她没接话,而是从袖中取出那张素笺,放在阳光下细看。墨迹边缘有些许晕染,像是写时手抖过。
“这个人……”她低声,“写条陈的人,文化不高,但条理清楚,应该是管事的,不是打手。”
轩辕凌凑近看了看:“你能认出来?”
“不能。”她摇头,“但下次见面,我能试一次心灵洞察。只要他靠近。”
“小心些。”轩辕凌提醒,“上次你还头晕了好几天。”
“这次不会太久。”她把纸折好,“而且,我已经找到了最合适的时机。”
“什么时候?”
“等他们正式答复那天。”她说,“一定会派最重要的人来。我要看看,到底是谁在幕后开口。”
轩辕凌看着她,忽然道:“你变了。”
她一怔。
“从前你只想破局。”他说,“现在,你在织网。”
她没回答,只是轻轻摩挲着袖口那本密册的轮廓。
风穿堂而过,吹起了案角一张未及收起的舆图,边角飘落地上。
她弯腰去捡。
就在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袖中密册猛地一烫,蓝光透过织锦一闪而灭。
她动作一顿,缓缓抬头望向窗外。
宫道尽头,一队巡逻禁军正踏步而来,靴底敲击青石,节奏整齐。
她站直身体,将舆图叠好,放在原处。
然后,她拿起那份修改后的回函,走向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