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正是他修炼秘籍的大好时机(1 / 2)

“依我看,八成是装的。\"周远挠挠头,又追问,“可你为什么要这样?”

“我功力尚未恢复,怕被有心人算计,只能演几天戏。\"陈默坦然道。

经过今日之事,他已将周远视为心腹,自然无需隐瞒。

“唉,也不知怎么了,赵师兄最近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针对你!”周远叹气。

“很正常,我如今挡了他的路,只要我活着,他就不会安心。\"陈默语气轻松,似乎毫不在意。

周远点点头,又问:“大师兄,你的功力何时能恢复?”

“快了,最多两三个月,只是每日需大量鲜血,你得帮我。\"陈默直言。

眼下,他能信任的也只有周远。

“这……恐怕难办,咱们门派戒杀生,厨房从不沾荤腥。\"周远为难道。

陈默明白这对周远来说确实棘手。

这些修道之人有个通病:可以伤人,却不愿杀生,仿佛牲畜的命比人还金贵。

看来鲜血的事,只能自己解决。

他沉吟片刻,又开口:

“罢了,我自己想办法。

你替我寻个僻静之地,修炼时不想被打扰。”

周远思索道:“去映月潭吧!那里人迹罕至,最适合清修。”

陈默微微颔首,这名字听着耳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他虽是博闻强识之人,但之前并无过目不忘的本事。

如今继承了这具身体,记忆竟提升数倍,仿佛脑中藏了本书,但凡所见,皆能刻印其中。

李毅听闻有这样一个地方,觉得甚好。

午饭后便立即前往青莲池。

如今他迫切想要练成长生诀,返老还童只是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他厌倦了终日提心吊胆、随时可能被人暗算的日子。

趁着赵明远受伤,正是他修炼秘籍的大好时机。

王守仁看出李毅急迫的心情,见他出门便在前引路。

走到院门前,李毅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眼那些做木工活的工具。

王守仁会意一笑,转身回去将工具捆好背上,这才跟随李毅离开**观,往讲经台方向去。

李毅边走边问:

\"青莲池这名字听着耳熟,可怎么也想不起具**置?\"

王守仁微微一笑:\"师兄向来记忆超凡,竟也有疏忽之时。\"

\"不过是比常人记性好些,过目不忘都是谣传罢了。\"李毅无奈解释。

他只能如此说才合情理,总不能告诉王守仁自己从未去过青莲池。

\"师兄太过谦逊。

您潜心修道,对**秘籍自然过目成诵,这些山水景致未必留心。\"王守仁恭维道,又说:\"传说青莲池是庄子铸剑淬火所用,池畔草木丰茂、灵气充沛。

幼时常随师父去池边的栖真亭修行。\"

李毅点头。

他曾读过些典籍,知道陈抟真人的修行方式与众不同,主张云游四方、市井炼心,故而天下名胜多有足迹。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王守仁指着前方一座山门道:\"师兄请看,那是讲经台,青莲池就在西南边的山峰上。\"

李毅抬眼望去,见一处山口,钟鼓楼分立两侧,气势恢宏。

山门内殿堂隐约可见,还有几个年轻道士在打扫。

二人未入山门,而是绕行前往西南方向的青莲池。

正如柳青阳所言,此处果然有一池灵气充沛的清水,四周宁静祥和,绿树成荫。

最引人注目的是池畔那株古老的果树,粗壮的树干上沟壑纵横,暗红色的汁液从树皮的裂痕中缓缓渗出。

韩雨辰仔细端详片刻,开口问道:

\"这是何种树木?\"

\"听师尊提过,此乃赤血梅,据说与这碧波潭同岁。\"柳青阳答道。

\"千年的梅树,莫非已成精怪?\"韩雨辰感叹道。

\"师尊曾说,当年太虚祖师修建玄冥洞府时,此树曾开花结果,那梅汁殷红如血,入口却有暖意,可惜已是多年前的旧事,我们无缘得见。\"柳青阳继续解释。

韩雨辰心中升起一丝遗憾,如同错过那绝代佳人一般。

他绕着赤血梅转了几圈,突然灵光一现:既然果实汁液如血,那树汁想必亦然。

想到此处,他毫不犹豫地从柳青阳背后取下柴刀,对着树干就是一刀。

柳青阳失声惊呼:

\"掌门师兄,这是为何?\"

\"莫要惊慌。\"韩雨辰拾起削落的树皮放入口中咀嚼,顿时渗出大量汁液,味道苦涩中带着微甜,与鲜血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