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沉默两秒,再次启动“心灵洞察之镜”,看了对方一眼。她看到的是真实的担忧,不是急于出风头的冲动。
“可以发。”她说,“但内容只能写‘重要设施周边将实施临时管制’,不提具体位置,不解释原因。”
“那如果有人追问呢?”
“就说‘出于安全考虑,细节暂不公开’。重复这句话就够了。”
市场团队负责人点头离开。林晚重新坐回指挥席,双手放在战术平板两侧。沙盘上的红点越来越多,敌方车辆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包围趋势。
就在这时,前线画面突然中断。两分钟内,所有探员的实时传输全部黑屏。
林晚没有动。她知道这种情况迟早会发生。敌方启动了局部信号屏蔽,目的就是制造盲区。
她按下紧急联络键:“启用量子通信信道。”
“正在连接……”调查小组代表的声音有些紧绷。
三秒后,信号恢复。第一个传回的画面是那辆黑色厢式车的内部,一名穿灰色外套的男人正在操作设备。镜头一闪而过,随即切回外部视角。
“是谁拍的?”林晚问。
“是预先安装在路灯检修口的微型摄像头,自动触发录制。”
林晚盯着画面,注意到男人右手边放着一个黑色箱子,上面有数字倒计时。显示剩余时间:01:47:32。
这不是试探,是正式攻击的倒计时。
她立刻调出反击流程表,对照时间节点。黎明前两小时启动揭露程序的计划不变,但现在需要提前调动更多资源。
“通知各组,保持静默待命。”她说,“没有我的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沙盘上,代表己方力量的蓝点开始缓慢移动。B7号中转仓的装备已进入预热状态,地下管网的输送系统开始加压。无人机群完成一轮巡航,正在返航途中。
林晚的目光落在A-7枢纽的三维模型上。那里将是第一波交锋的核心。
她拿起战术平板,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攻击发起前,必须确认敌方指挥终端位置。”**
她抬头看向调查小组代表:“你们还有多少时间能锁定他们的临时指挥点?”
“根据刚才的IP回撤规律,最多十分钟。”
“好。”她说,“我要在七分钟内看到结果。”
男人点头,转身去调整分析程序。林晚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房间里很安静,只有设备运转的微弱声响。
外面的夜还很深。
她盯着沙盘,等待下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