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悬在通讯键上方,没有按下。她收回手,转而调出全市交通回溯系统,将三辆黑色货车的行驶轨迹重新排列。画面快速滚动,避开主干道、绕开监控节点的路线清晰显现。它们最终停靠在两个废弃物流中转站和一个地下停车场。
她立即接通调查小组队长的频道。在连接接通前,她凝视对方影像窗口中的双眼,短暂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对方脑海中浮现的是作战地图与人员部署推演,情绪稳定,判断未受干扰。确认无误后,她下达指令:“目标已锁定,分三组突入。活捉驾驶员,重点搜查车载设备中的数据存储模块。”
命令发出后,她同步通知技术组:“切断三地周边监控盲区的备用电源,逼他们启用自备能源。”只要对方开启独立供电系统,热源信号就会暴露位置。
东城区中转站内,调查员以消防检修名义进入外围区域。他们发现第一辆货车停在角落,车底加装了金属支架,藏有信号中继装置。两名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被当场控制。随行技术员迅速拆下存储模块封存,并检测到该装置曾向多个社交平台账号批量推送煽动信息。
南市桥地下停车场的行动同步展开。一名女调查员穿着送餐服靠近第二辆货车,耳机里传来指挥中心提示:“目标携带微型干扰器,启动后三十秒内可瘫痪本地通讯。”她在距离五米时停下,观察到车内人员正准备启动设备。
她从保温箱底部取出屏蔽袋,在对方按下按钮的瞬间掷出。袋子准确覆盖设备表面,频段被阻断。埋伏在外围的队员立刻冲入,制服三人。车内查获扩音设备,外壳印有境外编码,后备箱还有一叠伪造的“市民请愿书”,内容直指联盟放弃民生。
北区停车场的情况不同。第三辆货车已不在现场,地面只留下轮胎痕迹和轻微化学残留。调查员采样后送检,结果显示曾运输简易燃烧装置。他们扩大搜索范围,在附近楼宇顶层发现一处临时基站,正在拆除天线的一名通信员被当场抓获。
林晚坐在主控台前,实时查看三地传回的画面。她调出缴获物资清单,逐项核对编号。当看到扩音设备上的编码序列时,她暂停操作。这个编号格式她见过——三年前境外干预事件中,一批非法通信器材使用过相同标记方式。
她将信息输入数据库比对,匹配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二。这不是巧合。同一海外空壳公司,同样的战术模式,背后很可能是同一批人。
此时,市场团队负责人接入通讯:“社交媒体出现新动向,‘联盟暴力清场’的话题开始升温。部分视频剪辑了执法人员带离人员的画面,刻意省略对方反抗过程。”
林晚点头。“把审讯画面脱敏处理,挑出持有电击装置和干扰器的片段,配合警方联合通告一起发布。”她顿了顿,“再加一句:所有执法行为均有全程记录,欢迎公众监督。”
消息发布十分钟后,舆情热度开始回落。不少网民转发缴获设备的照片,质疑为何普通市民会携带攻击性器材。#相信云都#话题再次上升,有人上传街边巡逻队员帮老人修车的视频,评论区逐渐转向支持。
林晚调出资金流向分析图。那家海外空壳公司的注册资金来自一家离岸信托基金,经过三层转账后流入本地账户。最后一笔付款记录显示,三天前向三个不同身份号码支付了等额款项,时间集中在凌晨两点十七分。
她记下这三个号码,标记为高优先级追查对象。同时下令:“继续追踪通信链路,查清楚这三笔付款对应的执行人是谁。另外,深挖那家信托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调查小组回复:“正在调取银行流水和通信记录,需要时间交叉验证。”
“给他们二十四小时。”林晚说,“我要知道谁在发号施令。”
主控屏上,三地现场的画面仍在更新。东城中转站的技术员已被带回审讯室,正低头写下供词;南市桥的货车被拖走,技术人员在现场做最后扫描;北区楼宇顶层的基站彻底拆除,残留线路被封存送检。
林晚切换到城市全景地图。原先标记为高风险的三个红点已变灰,街头人群基本散去,交通信号恢复正常运行。实测场地那边传来消息,武器系统在脉冲释放后未再受到明显干扰,稳定性测试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