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主控屏中央闪烁的“ProjectR-7”标记,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数据流不断滚动,境外服务器跳转路径、南源仓储物流记录、滤波器采购曲线全部被调出,整合成一张多维关联图。她将这份资料同步推送到三大团队终端,随后按下加密频道接入键。
通讯界面逐一亮起,调查小组、科研团队、市场团队的负责人出现在分屏中。没有人开口,等待她的指令。
“我们找到了入口。”林晚声音平稳,“代号R-7,不是测试项目,是正式部署。他们的中转站已经暴露,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追踪货物去向,而是反过来布控。”
画面中的几人神情收紧。过去几天他们一直在被动追查,线索断了又接,接了又断。而现在,林晚要把节奏握回手里。
“从今天起,所有行动调整方向。”她说,“不再跟着他们走,我们要让他们走进我们设好的路。”
调查小组的负责人点头。“你说具体点。”
林晚调出城市地图,圈定南源仓储周边区域。“他们选这里做中转,是因为位置偏,监控少,靠近地下管网。但正因为这样,下一步转移必须依赖特定路线和工具。”她在三个交叉路口、两个检修井口、一家汽修厂的位置打上红点,“这六个节点,全部纳入监控范围。放弃对单一车辆的跟踪,改用分布式布控。”
“无人机呢?”
“启用民用巡检系统。”林晚说,“每天上午十点、下午三点低空飞行一次,采集出入记录。不要连续拍,避免引起注意。重点看有没有无牌车深夜进出,或者装卸时间异常的情况。”
对方记下要点。“如果发现目标动向,要不要跟?”
“不跟。”林晚回答得很快,“一旦发现可疑运输,立刻标记路线,但我们不拦截,也不上报。让他们以为安全,继续往下走。”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这是在赌对方的信任感,也是在赌他们不会中途更换方案。
另一边,科研团队的代表开了口:“干扰方法还在验证阶段。原型机材料申请提交了,但审批卡在第三级权限。”
林晚直接调出联盟资源调度面板,输入一串指令。“我已经开通二级应急通道,你们今晚就能拿到所需元件。记住,不要等完美模型,先做出能运行的装置。”
“可模拟环境还没搭好。”
“技术组会配合。”她说,“明天中午前必须完成基站波动场景复现。我要看到干扰信号是否能压制反向能量衰减波形。”
科研负责人皱眉。“万一失败……”
“我们没时间反复试错。”林晚打断他,“只要有一次有效反应,我们就具备反制能力。哪怕只能拖延几分钟,也能为后续行动争取窗口。”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对方的眼睛。启动“心灵洞察之镜”。一瞬间,她看到的是焦虑和压力,但也有一丝不甘心——那种不愿辜负前期突破的执拗。她收回视线。“你们已经有答案了,只是不敢相信它这么简单。去做就是。”
屏幕那头的人沉默几秒,最终点头。
最后,她转向市场团队。“你们捕获到‘ProjectR-7’的后台回传,说明他们的信息链并非完全封闭。接下来,我们要扩大数据捕捉面。”
“怎么做?”分析师问。
“建一个评分模型。”林晚调出一组参数,“资金流转频率、交易时间规律、IP登录特征、物流路径偏离度,每一项都打分。系统自动筛选得分超过阈值的企业,列为高风险对象。”
“现有的数据库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