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主屏上那张街拍照片,灰色工装背影的轮廓在放大后依旧模糊,但工具手柄上的L形刻痕清晰可辨。她刚下达完追踪指令,终端便震动起来。
是调查小组的加密回传信号。
画面切入现场影像:城东三号民用检修站外,一道黄色警戒带横拉在入口处,上面印着“市政应急封控”字样,盖有红章。两名身穿深蓝制服的安保人员站在门前,手持通讯器,面无表情。
林晚调出公章编码,输入政务系统比对。结果显示该编号未登记在任何现行备案库中。她立即接通调查小组负责人。
“你们现在的位置?”
“三号站正门,距离封控线五米。”
“有没有尝试交涉?”
“试过。对方出示了纸质封条,拒绝提供上级联络方式,也不接受身份核验请求。我们靠近时,他们直接举起阻拦牌。”
林晚暂停通话,启动“心灵洞察之镜”。她凝视终端中负责人的双眼,视野瞬间切换。记忆片段涌入——凌晨四点十八分,三辆无标识皮卡同时抵达三个目标站点,人员下车动作整齐,封锁流程精确到秒。其中一人在张贴公告时,左手小指有一道旧伤疤,与赵铭旧部档案中的某位技术主管特征吻合。
她收回能力,太阳穴传来一阵胀痛。这是今天第二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不能再用第三次。
她重新接入频道:“所有目标站点都一样?”
“是。一号和二号站也被封了,公告格式完全一致。我们想绕后查看,但周边监控全部离线,手机信号被屏蔽。”
林晚切断通讯,转而调取城市公共记录。她搜索便利店店主的名字,社保状态显示为“暂迁外地”,医疗档案同步冻结。这个操作需要二级权限审批,且必须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发起。
可这家店所属辖区并未提交相关流程。
她追查数据修改源头,路径最终指向一个已停用三年的旧版政务接口。这个接口曾用于跨区物资调配,在系统升级后理应作废。能访问它的人,要么掌握历史密钥,要么内部有人协助重启权限。
这意味着对方不仅行动迅速,还熟悉联盟的运作漏洞。
她再次联系调查小组。
“店主失联了吗?”
“电话打不通,家里没人,邻居说他昨天早上出门后再没回来。我们调了地铁站的监控,他在C口进站,之后就消失了。”
林晚将时间线串在一起。从她发现L形刻痕,到下令调查,再到封锁发生,不到十二小时。对方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多点布控、人员清除、信息抹除,说明她的指令一发出,就已经被截获或预判。
这不是巧合。
她立刻更新通讯暗码,并通知小组销毁外勤设备日志。刚发送完指令,终端弹出一条紧急汇报。
“三号站附近一家修车铺老板说,今早有辆皮卡来换轮胎,司机穿的是市政制服,但车牌是套牌。车上搬下来几个金属箱,贴着‘高压检测’标签。”
林晚放大修车铺提供的照片。箱子侧面有一个小孔,位置和角度与L型接口匹配。这类设备通常用于远程信号注入,配合特定频段触发隐藏程序。
她正要下令追查车辆去向,调查小组突然发来实时画面。
镜头晃动,显然是手持拍摄。一名队员低声说话:“我们刚绕到二号站后巷,发现围栏被人从内部剪开。里面……空了。”
画面推进。原本应存放检修工具和备用线路的库房如今只剩几把扫帚。墙角的地面上残留着胶带撕过的痕迹,像是设备被匆忙拆走后留下的底座印。
“有没有采集指纹或脚印?”
“来不及。刚靠近,就有巡逻车过来。不是市政的,也不是警方制式车辆。我们只能撤。”
林晚关闭视频,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三处站点同时封锁,关键设备转移,线人消失,数据篡改。这不是防御,是清理。
对方知道她在查什么,也清楚她的节奏。
她打开内网日志,检查自己下达指令时的权限路径。所有操作均通过生物密钥认证,理论上不可能被中途截取。除非……问题出在执行层。
她回忆起刚才读取的记忆片段。那个左手小指带疤的男人出现在封控现场,而此人早在半年前就被列入观察名单,因涉嫌参与非法数据交易被驱逐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