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小组深挖,外部势力渐清晰(1 / 2)

监控系统报警声响起的那一刻,林晚已经调出了发布终端的数据路径。她盯着屏幕上的跳转节点,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最后一次访问记录锁定在那个熟悉的服务器地址。

“还是它。”她低声说。

苏悦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平板,眉头皱紧:“这个账号十分钟内发了三条热搜帖,传播速度比上次快了一倍。”

林晚没有回应。她把C-429账户的关联网络重新展开,目光落在三次资金跳转前的注册信息上。两家空壳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字不同,但联系方式和身份编号都指向同一个境外机构——恒域资本。

她立刻打开保密终端,召集调查小组核心成员上线。

“顺着这家公司挖。”她在通讯频道里说,“查它过去六个月在云都的所有合作项目,重点看物流、信息传播类企业。”

一名组员很快回传消息:“恒域资本确实在三个月前注资过一家叫‘新源物流’的公司,金额不大,但占股百分之五十一。”

林晚让对方把资料同步到主屏。工商变更记录显示,注资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一名姓陈的男子。她记下这个名字,又调出近期谣言投诉信的寄送记录。

两组数据一对比,发现超过七成的投诉信都是通过新源物流的配送渠道发出,收件方全是本地媒体和监管部门。

“不是巧合。”她说。

苏悦凑近屏幕:“这家物流公司平时接的都是普通货运单,突然大量寄送文件类包裹,还集中在我们反击期间。”

林晚点头:“它是传声筒。”

调查小组继续深挖。他们绕开公开数据库,从非登记渠道调取恒域资本在境内的业务往来清单。一份去年签署的咨询服务协议引起注意——协议中提到,恒域曾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云都市场管理体系进行风险评估。

“他们在提前踩点。”林晚说。

更关键的是,那份协议的执行顾问名单里,有一个名字被多次标注为“紧急联络人”。这个人曾在金融局任职,半年前辞职,现在是一家私人咨询公司的合伙人。

“联系他。”林晚下令。

调查员尝试拨通对方电话,连续三次无人接听。发去的加密邮件也在两分钟后被退回,提示账户已注销。

当晚八点,该顾问名下的所有社交账号全部清空。他的家人向警方报案称其失联。

“对方察觉了。”苏悦走进指挥中心,声音压低,“我们查得太快,他们反应也快。”

林晚盯着主屏上那条完整的链条:恒域资本注资→控制新源物流→投放虚假投诉→制造舆论危机。每一步都避开了直接参与,但动机清晰——扰乱市场秩序,逼迫联盟疲于应对,从而为资本介入创造条件。

“他们想要话语权。”她说,“不是为了推翻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规则。”

苏悦坐下来:“可他们为什么要帮赵铭?按理说这种级别的资本不会轻易站队。”

“不是站队。”林晚摇头,“是借势。赵铭在内部有资源,他们在外围造势,一个拆台,一个收割。等市场乱到无法运转,自然会有‘稳定者’出现。”

话没说完,科研组长打来视频请求。

“你们刚才的查询操作被反向标记了。”他脸色不太好看,“有两个IP试图逆向追踪你们的终端位置,虽然被防火墙拦下,但说明他们已经有能力监测我们的活动范围。”

林晚立即下令:“停用当前查询通道,切换备用网络。所有调查数据重新加密归档,权限只保留我和苏悦。”

“还要继续查吗?”科研组长问。

“查。”她说,“但方式要变。”

她转向苏悦:“之前你说过有个退休审计师认识一位老同行,那人做过跨境投资合规审查?”

“对,李老师。”苏悦反应过来,“你是想让他帮忙?”

“不直接接触。”林晚说,“以第三方咨询公司名义发一份尽调邀请,内容围绕恒域资本的备案流程合规性。如果他们真的有问题,一定会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