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装置升级,科研突破难关(2 / 2)

“还没有,这只是理论设想。”

“现在就开始。”林晚立即调取量子噪声发生器接口权限,“把这个模块整合进信号底层,让干扰波自带随机扰动。”

陈锐皱眉:“如果噪声太强,会影响自身稳定性。”

“那就控制注入比例。”她说,“只在信号转换瞬间释放高强度噪声,形成‘隐身跃迁’效果。”

团队迅速重组流程。两名工程师负责搭建噪声注入通道,另外三人修改驱动程序,确保跃迁时机与频段切换完全同步。

时间一分一秒推进。

清晨五点零九分,最后一次压力测试开始。

虚拟攻击程序以最高强度发起连续冲击。第一波扫过,装置未响应;第二波触及敏感频段,干扰信号瞬间激活,同时底层爆发出一阵密集的随机波动。监测屏幕上,原本清晰可辨的能量峰值像被撕碎般散开,化作一片杂乱无章的背景噪点。

第三波攻击持续十分钟,未能锁定任何有效特征。

五点五十六分,系统弹出绿色认证标识:【“夜影-2型”干扰装置升级完成,具备完全抗逆向解析能力】。

实验室里响起轻微的欢呼声。有人靠在椅背上闭目喘息,有人低头记录最后几行数据。陈锐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林晚站在主控屏前,看着技术参数自动同步至联盟各作战单元。她输入指令,将新版固件推送至所有部署节点,并设置强制更新倒计时。

“接下来是市场部的时间。”她低声说。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震动。

一条来自情报系统的自动警报跳出:【检测到境外服务器集群频繁访问“诺亚资本关联企业”词条,搜索量两小时内增长三百倍】

她眼神微动,手指滑动屏幕,调出舆情监控面板。多家国际财经媒体账号已开始撰写相关稿件,发布时间集中在未来六小时内。

她没有迟疑,打开通讯列表,准备接通市场团队负责人。

电话尚未拨出,终端又跳出一条内部消息:

【科研组备注:新装置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唤醒延迟,建议补充保温措施】

林晚停下动作。

她回头看向实验室,陈锐正和几名工程师围在原型机旁,检查外壳密封性。一人提起保温材料样本,递给陈锐。

陈锐摇头。

“这种材料太厚,装进便携箱会超尺寸。”

“那就做双层壳体。”另一人提议,“外层隔热,内层加微型恒温模块。”

“电源怎么解决?现有电池撑不了八小时。”

林晚听着对话,目光落在终端上的全球部署地图。北境三个监测站位于极寒地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七度。

她拿起笔,在任务清单末尾添上一行字:

【优先处理低温适配问题,今日内提交解决方案】

然后她重新转向通讯界面,按下通话键。

“我是林晚。”她说,“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