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惊呼。
“好眼力,一眼便知画名!”
破烂候赞叹。
“画风、色彩、落款,无不吻合,这必是真迹!”
何雨柱惊叹。
“此画早已散佚民间,如今辗转至我手中,由父辈传下,世代相传。”
破烂候自豪地说。
“可惜家道中落,时代变迁,但我始终珍藏,纵使它价值连城,我也从未想过出售。”
他语气中带着些许伤感。
“这是我们家族的记忆,绝世珍宝,堪称镇宅之宝!”
\"相比这幅画,其他古玩都显得逊色。
若非你慧眼独具,一眼看出我家中珍藏颇丰,我也不会让你见到此画。
\"破烂候缓缓开口,\"能目睹此画,是许多古玩鉴定大师毕生的愿望,可惜他们无缘得见。
\"
何雨柱仔细欣赏了一番,随后示意破烂候将画卷收起。
毕竟,这样传世之作的价值已远超金钱,它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唐代璀璨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侯爷,这几瓶酒请您慢慢享用,若不够可再来取。
\"何雨柱似变魔术般拿出几瓶白酒。
这些酒经他精心调制,无论是口感还是香气,都是他现阶段的巅峰之作。
一旦流入市场,至少能炒至天价。
何雨柱一次拿出三瓶,足见他对破烂候的重视。
\"柱子,我有一事相询。
\"破烂候语气有些沉重。
\"侯爷有事请讲,但凡是我知晓的,必定直言。
\"何雨柱急忙回应。
\"那个住在同一院里的小孩,脸上有疤、鼻梁塌陷的那位,他叫什么名字?品行如何?\"破烂候问。
\"他叫棒梗,本性并不坏,只是奶奶过于溺爱,让他养成了一些毛病,偷鸡摸狗之事时有发生,还曾被送入少管所。
\"何雨柱答道,\"侯爷为何问及此子?莫非他曾闯入府中行窃?\"
破烂候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前几日我卖完废品回家,下着大雨,见棒梗倒在路旁。
\"
“我只是想把他带回家里,外面天寒地冻的,怕他在街上冻坏了。
带回来后给他口饭吃,帮他洗个澡。”
“我问他是否有家人,他说没有,看他可怜,就想着帮帮他。”
“后来让他跟我一起去捡废品,没想到这个叫棒梗的孩子居然这么狠心,在我睡着时偷走了我的全部家当。”
“那点钱倒不算什么,关键是我有一只杯子——哥窑八方杯,这是我一直舍不得丢的物件。
没了它,我总觉得生活少了些什么。”
破烂候说道。
“侯爷,您不了解棒梗家的情况,他奶奶脾气古怪,去了也是白费力气。
还不如直接报警,简单直接。
您也知道,就算去找他们讨东西,那老太太只会责备您。”
“棒梗之前进过少管所,全因他奶奶的放任不管,从小养成了偷窃的习惯。”
“哪怕失主找上门,他奶奶依旧矢口否认,这事院子里的人都清楚。”
“所以没人愿意帮忙,也没人敢跟那个老太太争论。”
何雨柱分析道。
第218-221章棒梗奶奶截肢!秦淮茹筹钱,破烂候无奈叹息!
破烂候听完何雨柱的话,心中忐忑不安。
毕竟自古以来,秀才遇到兵,道理讲不通。
听到何雨柱描述棒梗一家,破烂候意识到,
要回哥窑八方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那杯子确实陪了他许久。
破旧候对哥窑八方杯情有独钟。
“无论如何,我必须试试看。
这杯子虽不算贵重,却是我长久以来的伴。”
破旧候苦笑着说道。
棒梗家中,棒梗奶奶熬好了粥,只盛了一碗给棒梗。
槐花和小当只能在一旁观看。
秦淮茹在院子外洗衣裳,眼角挂着泪痕。
“以后不能再往危险的地方去了。
若有想去的地方,先告诉我一声,得到我的允许后再行动,别听秦淮茹的,明白吗?”
棒梗奶奶嘱咐道。
“知道了,奶奶。”
棒梗喝完粥后回应。
“我的活儿已经干完了,我还得去上班。”
秦淮茹向屋里说道。
“快去快回吧,一天到晚赚那么点钱,连孩子都照顾不好。”
棒梗奶奶语气不满。
槐花和小当未受棒梗奶奶过多约束,这是他们的幸运。
毕竟有这么一位奶奶,家里哪会太平?
秦淮茹晾好衣物,转身走出门。
她也想逃离这个家,但又放不下棒梗,毕竟是亲生骨肉。
自从秦淮茹的丑事传开后,一大爷便不再资助他们一家。
一大爷并非糊涂人,知道秦淮茹是什么样的女子。
这样资助他们实在太不值。
秦淮茹孤身走在街上,神色落寞。
此前,棒梗奶奶曾让她带自己去看病。
秦淮茹实在无力支付医药费,她已将所有积蓄用于一周的换药开销,如今仅剩一点吃饭钱。
即便加上棒梗偷来的不到五十元,也只能勉强维持日常温饱。
若用这笔钱为棒梗奶奶看病,家里恐怕又要面临断粮危机。
秦淮茹希望棒梗能归还这五十元,避免他误入歧途。
目前他是孩子,最多会被送去少管所;但若成年后仍如此行为,恐难逃牢狱之灾。
然而,棒梗奶奶坚决反对,秦淮茹无奈之下只好将钱暂时收起。